楊博光:美元週期能否拉動外循環-新變數下的投資機會(中篇)

楊博光:美元週期能否拉動外循環-新變數下的投資機會(中篇)

上篇美元變數系列文章,我們從歷史原因、歐元區和美國經濟復甦等維度來剖析在四季度跌深的美元可能出現不貶值、區間、反轉趨勢的變數。此篇,我們將延續美元新變數的假定條件,討論美元變數如何影響國內經濟和A股市場。

十一長假過後,消費者回歸工作,商品和服務消費將暫時迴歸理性。通常,踏入四季度工廠和企業都會加緊生產和刺激銷售額,以力爭交出一張滿意的年末成績單。疫情一直是海外各式藉口,保護主義各種限制華為5G和芯片出口,雖然部分屬於再加工出口,應合理細算,但種種跡象已影響全球產業鏈變化。因此,自主供應疊加著力內循環,例如,海南自由貿易港區的大力建設、前面文章提及的逐步復甦的影視市場。然而經貿在今年四季度,依據存在看點,即外循環。

首先,從9月國內PMI 數據來看,製造業PMI為51.5%,連續七個月站上榮枯線。庫存方面,原材料和產成品庫存PMI分別提高1.2百分點、1.3百分點,採購量提高1.9百分點至53.6%,反映企業上半年庫存積壓情況已有所好轉,開始主動採購和補庫。值得注意的是,新出口訂單PMI提高1.7個百分點至50.80%,是今年以來首次突破榮枯線。海外訂單回暖,一方面是海外疫情出現反彈,防疫類物資需求保持旺盛,另一方面,或許反映著歐美地區即將到來的傳統節日帶來的消費反彈。

楊博光:美元週期能否拉動外循環-新變數下的投資機會(中篇)

數據來源:Wind

出口表現強勁也同樣體現在航運方面,截至10月16日,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CCFI)漲至1,053.80,自9月以來一直呈現懸崖式增長。再細分不同航線,發現多條美國航線、澳新航線、南非航線以及南美航線,較日本航線、東南亞航線、韓國航線的升幅較大。按理,日本、大部分東南亞和韓國的經濟活動相對回暖較快。但是,美洲等航線運價反向而升,相對亞太國家,美國、加拿大等反映的西方國家慶祝年末聖誕節的傳統習俗。

楊博光:美元週期能否拉動外循環-新變數下的投資機會(中篇)

數據來源:Wind

在美國,每年10-12月零售和食品服務銷售都呈現陡峭上升,即使在2007年金融危機,經濟嚴重下行,也不影響美國人席不暇暖地準備一年一度的感恩節和聖誕節。雖然今年開頭不太順利,但10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為81.20,繼7月以來信心指數曲線一直呈現上揚,一方面反映新一輪財政方案的刺激,另一方面反映消費者願意為年末的節日備貨的意願。從數據來看,美國企業自有庫存仍然未達到榮枯線,說明庫存仍然不足。況且,由於本地生產成本高,這波年末消費的一部分是由進口而來的勞動密集型產品,例如,紡織品、裝飾品等,因此,美國進口也同樣出現四季度走高的情況,9月PMI進口指數為54.0%,較去年同期增長3.9百分點。

楊博光:美元週期能否拉動外循環-新變數下的投資機會(中篇)

數據來源:Wind

楊博光:美元週期能否拉動外循環-新變數下的投資機會(中篇)

數據來源:Wind

當前,以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的新興市場國家疫情依然嚴峻,例如,印度媒體此前曾預測,印度確診總數或超美國,成全球確診數最多的國家。9月份以來,中國已經承接多個本來在印度生產的紡織訂單。今年1-6月,印度絲綢出口額出現同比下降35.34%。

說完這些,貌似外圍主要經濟體的經濟已完全恢復中,但是,當細看製造業的新增訂單分項時,卻提示著全球經濟復甦尚不可過分樂觀。近來,全球主要經濟體制造新訂單曲線已出現拐頭。在美國,10月PMI新訂單為60.20%,環比下降7.4個百分點,回落至7月前的水平;澳大利亞10月新訂單指數為45.10%,環比下降1.5個百分點,仍未回到擴張區間且環比小幅下滑;加拿大的9月新訂單也出現環比下降3.43%。韓國和德國的新訂單指數則出現增速收窄現象。全球新訂單的減弱反映著全球供給端的景氣度不明朗。

歐美國家供需缺口擴大、其他新興國家的出口供應減少,全球補庫存仍依賴中國出口,中國新出口訂單指數的增長似乎就說得通了。出口訂單增加,利好外循環為主的外貿型企業。但是,上篇文章提到自5月起,美元指數走弱,人民幣匯率受此一部分的影響,被動走高,勞動密集型的出口型企業的低成本優勢將弱化,外貿競爭力下降。此外,由於內地銀行對客戶的交易裡,外匯衍生品交易佔比非常小,將近80%還是現貨交易,所以,企業結售匯的及時性,悠關受益於出口訂單程度、弱勢美元匯損產生對利潤的衝擊。近日,央行宣佈將遠期售匯業務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下調為0,鼓勵企業使用遠期售匯業務,利用衍生品來降低匯率風險。

總結來看,雖然中國經濟基本面回暖支撐人民幣走強,但是美元變數與央行調控並存,人民幣匯率再度大幅升值空間不大,以平穩區間運行為主,企業外貿競爭力恢復,出口型企業有望走出“嚴冬”,年末或許能交出較好的成績單,但是,當統計四個季度總數時,佔比量最大的季度,是否是匯率升值最多的季度,需要仔細比對。對於投資者而言,除了考慮不同行業間企業對外匯的需求和匯率的敏感性,並隨之產生相應的傳導效應的差異性;第二,還需考慮海外新增訂單速度放緩,而內地企業積極補庫,是否會造成供需錯配;接著,若是人民幣不再大幅升值的情況下,人民幣計價的資產價值和收益率是否會影響海外資金快速入場意願。最後,當PMI值優異和實體經濟恢復迅速,疊加資金在Shibor走高情況,具利差優勢的板塊即為關注焦點。

楊博光:美元週期能否拉動外循環-新變數下的投資機會(中篇)

數據來源:Wind

楊博光:美元週期能否拉動外循環-新變數下的投資機會(中篇)

數據來源:Wind


本文僅記載楊博光的觀點與心得,不代表所任職機構的立場,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本文所發佈的觀點和陳述不構成對任何人或任何組織的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此取代自己的獨立判斷。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執業證號:S0340619060008

楊博光:美元週期能否拉動外循環-新變數下的投資機會(中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