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1976,永遠無法忘卻的記憶

唐山1976,永遠無法忘卻的記憶


1976年7月28日,唐山發生大地震,毛主席在病中仍堅持親自處理文件,中央對唐山地震的報告、請示、通報等文件,均由毛主席親自圈閱後付諸實施。次月18日,中共中央《關於唐山豐南一帶抗震救災的通報》(中發〔1976〕13號文件)起草後報送,毛主席當即圈閱,是為毛主席生前圈閱的最後一份中共中央文件。


毛主席的醫療組成員、神經病學和老年醫學專家王新德回憶說:


“送來的地震情況彙報,主席不顧個人病重,都要親自過問。這場地震死亡達24萬多人,其他的損失難以估量。當秘書報告地震造成極其慘重的損失後,主席哭了,我第一次親見主席嚎啕大哭……”


讀來真是令人萬分感慨,輾轉反側。無情未必真豪傑,憐民如何不丈夫。毛主席一生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強調組織群眾和教育群眾,與廣大人民群眾保持著天然深厚的感情,見不得人民受苦受罪,況復如此罕見之大地震?大地動,蒼生痛,民生多艱,國運起伏,嚎啕大哭,乃為國殤。


從讀古籍“老淚縱橫、泣不成聲”,到看電影“禁不住老淚縱橫,電影也因此被迫中斷”,乃至聞大震痛蒼生而“嚎啕大哭”,毛主席胸懷四海風雲,心繫天下蒼生的博大情懷溢於言表,後人直至千載以下,亦必有感念而唏噓者也。


以上內容摘自: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作者:韓劍飛,原題為《毛澤東暮年三哭》

唐山1976,永遠無法忘卻的記憶


紅色電波飛向北京 張頌南 插圖


唐山1976,永遠無法忘卻的記憶


以華國鋒總理為總團長的中央慰問團到達受災地區。這是華國鋒總理在開灤煤礦親切慰問受災群眾。


唐山1976,永遠無法忘卻的記憶


八月一日,當中央慰問團所乘的飛機到達河北省豐南機場時, 豐南縣人民無比激動, 熱烈歡呼:“ 偉大領袖毛主席萬歲!”“ 感謝毛主席、黨中央的親切關懷!”

唐山1976,永遠無法忘卻的記憶


中央慰問團到達地震災區— — 唐山, 災區人民激動地高呼:“ 偉大領袖毛主席萬歲!” “ 中國共產黨萬歲!”


唐山1976,永遠無法忘卻的記憶


人民解放軍某部副部隊長、特等功臣、二級戰鬥英雄徐恆祿率領部隊指戰員迅速奔赴唐山市,投入抗震救災鬥爭。


唐山1976,永遠無法忘卻的記憶


毛主席、黨中央對災區人民極為關懷,地震發生後,從全國各地派出醫療隊到地震災區。這是山東醫療隊的同志乘飛機去重災區進行救護工作。


唐山1976,永遠無法忘卻的記憶


一方有困難, 八方來支援。大量的藥物、食品、衣物、建築材料等救災物資, 從祖國各地源源運往災區。


唐山1976,永遠無法忘卻的記憶


唐山、豐南災區各級領導幹部親臨現場, 指揮戰鬥, 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圖為開灤煤礦黨委書記肖寒( 右二) 、副書記趙成彬( 右五) 等領導幹部在一起研究抗震救災和迅速恢復生產的措施。


唐山1976,永遠無法忘卻的記憶


毛主席和黨中央對災區人民的親切關懷, 給災區人民以極大的鼓舞。開灤煤礦唐山礦的幹部、工人在一起深入學習黨中央慰問電, 決心以搞好抗震救災的實際行動報答毛主席、黨中央的親切關懷。


唐山1976,永遠無法忘卻的記憶


醫務工作人員來到災區, 為受傷的群眾及時進行治療。 


唐山1976,永遠無法忘卻的記憶


各級黨組織千方百計安排好群眾生活, 依靠集體力量戰勝自然災害。這是豐南縣稻地公社橋東大隊第三生產隊的社員在食堂就餐。


唐山1976,永遠無法忘卻的記憶


小靳莊社員在地震之後,認真管理秋收作物,奪取秋季農業豐收。


唐山1976,永遠無法忘卻的記憶


唐山市自行車總廠的工人們, 以大無畏的革命精神, 在強烈地震過後, 迅速地恢復了生產。


唐山1976,永遠無法忘卻的記憶


山東濰坊市糕點加工廠廣大職工滿懷深厚的無產階級感情, 夜以繼日地生產大批餅乾、麵包、點心,支援災區人民。


唐山1976,永遠無法忘卻的記憶


一顆顆紅心在激烈地跳動, 一陣陣掌聲在煤海深處迴響, 一張張笑臉洋溢著無限豪情, 一車車原煤運向最需要的地方。開灤煤礦馬家溝礦部分恢復了生產, 這是人定勝天的一曲凱歌。英雄的工人階級前進的步伐, 誰也無法阻擋!


唐山1976,永遠無法忘卻的記憶


開灤煤礦廣大工人和幹部, 奮戰礦井下, 奪取抗震救災鬥爭的勝利。這是馬家溝礦一採區於八月七日恢復生產時, 工人和幹部喜迎第一車煤。


唐山1976,永遠無法忘卻的記憶


唐山發電廠職工,奮勇搶修發電設備。《河北日報》稿


唐山1976,永遠無法忘卻的記憶


唐山市屈莊煤礦的工人和幹部, 在人民解放軍的支援下,以人定勝天的革命精神, 迅速修復被強烈地震破壞的礦井設備,恢復和發展生產, 於八月九日投產後, 至八月底已超過震前的月產水平, 並連續奪得穩產高產。 


唐山1976,永遠無法忘卻的記憶


解放軍某部三連指戰員和唐山災區人民一起認真學習毛主席的一系列重要指示。


唐山1976,永遠無法忘卻的記憶


軍愛民, 民擁軍。災區群眾把家中僅有的十四個雞蛋送給日夜奮戰的人民子弟兵, 指戰員又把雞蛋煮熟後送給受傷群眾。這是解放軍和群眾一起, 在照顧災區兒童。

唐山1976,永遠無法忘卻的記憶


在遼南抗震救災鬥爭中榮獲“ 抗震救災模範連” 光榮稱號的人民解放軍某部偵察連指戰員, 懷著深厚的無產階級感情, 搶救唐山地震災區群眾。這是連長陳曉東在給被搶救出來的受傷群眾喂水。


唐山1976,永遠無法忘卻的記憶


人民解放軍北京部隊251醫院的同志,在遭受嚴重地震災害的開灤煤礦唐山礦,為了搶救階級兄弟,廢寢忘食,忘我戰鬥。


唐山1976,永遠無法忘卻的記憶


人民解放軍的醫務人員在奮力搶救受傷群眾的同時, 開展防疫工作, 保障人民健康。


唐山1976,永遠無法忘卻的記憶


解放軍某部報務員吳東亮( 中) 和戰友一起來到唐山礦和李玉林( 左一) 親切交談, 互相學習。他們決心在恢復唐山建設中作出新的貢獻。


唐山1976,永遠無法忘卻的記憶

唐山1976,永遠無法忘卻的記憶


英雄的唐山鋼鐵公司鍊鋼工人,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全國各方的大力支援下,已經部分恢復生產。圖為煉出的第一爐“抗震志氣鋼”出鋼時的情景。


唐山1976,永遠無法忘卻的記憶


中共河北省豐南縣委領導各級黨組織和全縣人民英勇抗震救災, 發揮了堅強的戰鬥堡壘作用。豐南縣委書記彭硯章( 左二) 、縣委常委王秀雲( 右二) 深入到高莊子公社嶺上大隊, 同幹部、社員一起總結抗震救災的經驗, 表彰抗震救災鬥爭中的先進人物。

唐山1976,永遠無法忘卻的記憶


人民解放軍瀋陽部隊某部“ 解放錦州尖刀連” 的指戰員在地震之後, 星夜奔赴唐山災區, 同英雄的唐山人民在一起投入抗震救災鬥爭, 表現得十分英勇, 受到唐山市街道居民的熱烈讚揚。


唐山1976,永遠無法忘卻的記憶


地震發生後, 在井下奮戰十五天的五名趙各莊礦煤礦工人, 自左至右:毛東儉、王文友、陳樹海、王樹禮和李寶興。


唐山1976,永遠無法忘卻的記憶


唐山發電廠廣大工人和幹部以人定勝天的革命精神抗震救災, 在地震之後不久即部分恢復了生產。工人們堅守崗位, 保證供電。


唐山1976,永遠無法忘卻的記憶


唐山市自行車總廠已部分恢復生產, 廠黨總支書記張彭周( 前左) 和工人在一起組裝自行車。


唐山1976,永遠無法忘卻的記憶


唐山市汽車製造廠廣大工人和幹部團結戰鬥, 抗震救災, 迅速恢復生產, 於八月十八日生產出第一批抗震牌汽車。

抗震牌汽車,不知道現在還能不能見到一輛這樣的老汽車,爭氣鋼、抗震車,這應該是唐山人民的傳家寶。


唐山1976,永遠無法忘卻的記憶


唐山陶瓷公司第三陶瓷廠在地震之後迅速恢復生產, 為災區人民生產了一批日用瓷器。

唐山1976,永遠無法忘卻的記憶


唐山市制藥廠的廣大工人和幹部在人民解放軍的幫助下, 迅速恢復了生產, 為災區人民生產抗震救災藥品。

唐山1976,永遠無法忘卻的記憶


涼鞋, 贈送給正在進行抗震救災鬥爭的向陽院居民。唐山市模具塑料廠的工人把地震後生產的一批塑料


唐山1976,永遠無法忘卻的記憶


強烈地震發生之後,中共唐山市委一刻也沒有停止戰鬥。市委第一書記許家信(中)被人們從倒塌的房屋裡救出後,立即和脫險的常委們奔赴市中心,組成指揮部,指揮全市的抗震救災鬥爭。


唐山1976,永遠無法忘卻的記憶


黨和國家領導人親切接見來自唐山、天津、北京抗震救災第一線的先進單位和模範人物代表。


唐山1976,永遠無法忘卻的記憶


九月一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了唐山豐南地震抗震救災先進單位和模範人物代表會議。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國務院總理華國鋒在會上作重要講話。


唐山1976,永遠無法忘卻的記憶


聚集在北京車站廣場的首都工農兵群眾揮舞花束和綵帶, 跳起歡樂的舞蹈, 向來自抗震救災第一線的英雄們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敬意。

唐山1976,永遠無法忘卻的記憶


中共河北省委第一書記劉子厚向大會彙報唐山人民抗震救災鬥爭所取得的巨大成績, 以及鬥爭中湧現出來的先進單位和模範人物的動人事蹟。

唐山1976,永遠無法忘卻的記憶


中共天津市委書記徐信向大會彙報天津人民抗震救災鬥爭所取得的巨大成績, 以及鬥爭中湧現出來的先進單位和模範人物的動人事蹟。


唐山1976,永遠無法忘卻的記憶


中共北京市委書記黃作珍向大會彙報北京人民抗震救災鬥爭所取得的巨大成績, 以及鬥爭中湧現出來的先進單位和模範人物的動人事蹟。

唐山1976,永遠無法忘卻的記憶


來自唐山、天津、北京抗震救災第一線的先進單位和模範人物代表們, 在大會上一致通過給偉大領袖毛主席的致敬信時, 一遍又一遍地高呼:“ 偉大領袖毛主席萬歲!” “ 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萬歲!” “ 感謝毛主席、黨中央的親切關懷!”


唐山,一座永不屈服的城市,一座充滿希望的城市,今天,我們向唐山致敬!


根據中國新聞網、人民日報、新華社等相關資料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