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欺凌他人的根源是什麼?試試心理學家解決孩子欺凌問題的方法

我的大兒子四歲半,在上幼兒園。他非常喜歡學校,也喜歡老師,並且渴望每天學習新事物。這周的某一天,他早上醒來告訴我,他不想再去上學了。當我問為什麼時,他只會告訴我他寧願待在家裡。在詢問了老師和作業之後,我終於問了我最害怕的問題:在學校有人欺負你嗎?是的,他說。學校裡有人推了他。想到另一個孩子欺負我兒子,我的心很痛,我知道這不是最後一次,這讓我感到非常痛苦。

孩子的攻擊性行為很早就開始了。打、踢、推和咬可能在孩子一歲半之前就開始(Tremblay等人,1999年)。隨著孩子的長大並開始說話,諸如開玩笑和叫人稱呼等口頭攻擊變得很普遍,始於學齡前(Coie&Dodge,1998)。 隨著他們進入童年和青春期,關係型攻擊(例如秘密講故事,謠言傳播和社會排斥)也成為孩子們互相折磨的一種流行方式(Crick,Casas,&Mosher,1997)。


孩子欺凌他人的根源是什麼?試試心理學家解決孩子欺凌問題的方法

為什麼有些孩子會好鬥,是什麼使他們表現得如此? 剛開始時,嬰幼兒在生氣或恐懼時就開始做擊打和咬人之類的事情,並且沒有其他任何方式來表達自己或控制自己的情緒反應。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開始口頭交流,並能在悲傷或沮喪時變得更好地控制自己。 當孩子開始能夠對他人的思想進行推理時(研究人員稱之為心理理論),他們就能更好地預測他們的行為會如何影響到其他人,這就是關係攻擊可能形成的時候。儘管孩子們通常在5歲以後才能對別人的思想進行推理,但關係攻擊在早些時候已經以一些非常簡單的形式被記錄下來,比如說“除非你給我那個玩具,否則我不會和你玩”(Crick,Casas,&Mosher,1997;McNeilly-Choque等人,1996年)。

關係攻擊也是欺凌行為的開始。欺凌行為是一種傾向於對同一個人重複的侵犯行為,它涉及到一種“權力”動力,其中欺凌者對受害者有一定的優勢。它可以發生在學校、操場上、甚至互聯網上。事實上,隨著青少年開始接觸短信、社交媒體和網絡遊戲,他們越來越容易受到網絡欺凌或在互聯網上發佈關於他人的有害內容(Feinberg&Robey,2009)。雖然很難評估有多少孩子會被欺負(因為大多數人不願意報告),但有10%到33%的孩子承認自己是受害者。儘管身體欺凌的發生率在過去20年中有所下降,但網絡欺凌現象卻變得越來越普遍(Hymel&Sweener,2015)

你可能會想,經常欺負別人的孩子,這個孩子肯定有心理上的問題,事實上,在過去,欺凌者被認為可能有心理問題或者行為障礙。但情況通常並非如此。根據調查顯示,許多欺凌者往往很受歡迎,並且具有很好的情感理解能力(Wolke&Lereya,2015)。實際上,儘管對他人做出積極行為會降低情感理解能力,但積極行為(或發起攻擊行為)卻會提高情感理解能力(Renouf等人)。2010年)。

真正善於情感理解的孩子們可能會意識到,身體上的攻擊很可能會引起人們的注意,並導致懲罰。雖然有更多的隱蔽形式的攻擊,如秘密講述或傳播謠言,這是更有效地造成對另一個人的傷害,而不導致受到老師或家長的懲罰。就像電影“壞女孩”中的惡霸一樣,攻擊性並不總是身體上的,有時對他人造成傷害的最巧妙的方法是心理上的。研究表明,男孩在身體和語言上更有攻擊性,而女孩在人際關係上則更具攻擊性(Ostrov&Kinging,2004)。

有些孩子表現出很有侵略性,因為他們從以前的經驗中學到,人們普遍充滿敵意並打算傷害他們。這被研究人員稱為敵意歸因偏見,或傾向於以為別人的意圖本質上是對自己有害的(敵對的)。假設同伴的意圖是對自己有害(卑鄙)的,那麼有這種偏見的孩子可能會對涉及事件的社會互動反應過度(Crick&Dodge,1994)。經歷過體罰的孩子們(比如打屁股)也會變得更好鬥(Gershoff&Grogan-Kaylor,2016),因為他們瞭解到攻擊性行為是不道德行為的合理解決方案。 也許出於同樣的原因,欺負他人的孩子常常自己也是被欺負的。

採取措施防止欺凌或幫助兒童應對欺凌行為是很重要的,因為被欺負的兒童在各種情緒問題上有較大的風險,例如焦慮症和抑鬱症,或在學習上表現更差(Wolke&Lereya,2015年)。重要的是,在絕大多數欺凌事件中,還有其他人在場,觀看欺凌事件的發生。不幸的是,許多人並沒有阻止這種行為,反而鼓勵了他們的攻擊性行為(瑞典人和海梅爾出版社,2015)。此外,當教師對沖突的反應不恰當或師生關係不佳時,欺凌現象更常見。因此,要從根本上解決欺凌問題,必須要在改變學校環境的源頭下手,比如改變關於欺凌的規範的干預措施,和針對旁觀者的干預措施(教他們干預)已被證明是有效的(Bradshaw,2015)。

因此,要解決孩子被欺凌問題。在個人層面上,與孩子談論”欺負行為“很重要(Bradshaw,2015),尤其是鼓勵他們如果看到欺凌行為發生在同齡人身上,如何介入和處理尤為重要。提高和促進孩子的同理心也有所幫助,因為同情心與欺負行為負相關,表現出更多同情心的孩子更不會欺負同齡人(Mitsopoulou&&Giovazolias,2015),甚至當他們看到別人被欺負時,更有可能干預(Nickerson,Mele,&Princotta,2008)。與孩子經常交流情緒相關的父母,孩子的移情能力、同理心更強,表現得更親社會。另外通過模擬自己同理心也是教導孩子如何表現出同理心的一種方式(Eisenberg,VanSchnydel,&Hofer,2015)。最後,教導孩子們要彼此友善,對於那些欺負者和被欺負者來說,讓社會互動變得更加積極可能會有很大的幫助。

在個人層面上,與孩子談論欺負行為很重要(Bradshaw,2015年),尤其是在鼓勵他們介入時,如果他們看到對同伴的欺凌行為,就尤為重要。促進同理心也可以有所幫助,因為同情心與欺負行為負相關,表現出更多同情心的孩子更不會欺負同齡人(Mitsopoulou&&Giovazolias,2015),當他們看到別人被欺負時更可能干預(Nickerson) ,Mele和Princiotta,2008年)。與孩子談論自己的情緒的父母的孩子具有較高的共情能力和較親切的行為(Brownell,Svetlova,Anderson,Nichols和Drummmond,2013年; Garner,Dunsmore和Southam-Gerrow,2008年),並可以自己模擬同情也是教孩子如何善解人意的行為的一種方式(Eisenberg,VanSchnydel和Hofer,2015年)。

最後,教導孩子們彼此友善,可能會有助於孩子社會交往更加積極,無論是對欺負者還是被欺負者。

中文作者:大沈 | 心理學說首發,歡迎轉載,請保留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