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黨民間社火

上黨民間社火

上黨地區山川雄奇,人傑地靈,千百年積澱了 豐富的民間文化底蘊。勤勞睿智的上黨人民創造了 豐富多彩、獨具特色、韻味綿長、妙趣橫生的上黨民間社火,主要有平順四景車、扛妝、晃槓、武鄉頂燈、跑旱船等。每一種社火都是一個故事。讓我們走進民間,在百姓口口相傳的記憶裡,在老人泛黃的故事中,去探尋上黨民間社火的文化脈絡。


上黨民間社火

平順四景車

四景車是平順縣北社鄉九天聖母廟傳統廟會——獨轅四景車賽會的主要內容之一,延續了近千年的歷史。賽會上,除了有四景車外,還有晃槓、扛妝、社鼓等民間社火表演。

四景車所謂的“四景”,並不是車本身的四種景緻,而是指車身結構的四處巧妙設計 :一是一根獨木車轅套兩頭大犍牛 ;二是轅頭設置的牛肩杆,用三個特製的榆木套犋連環套在一起,隨意活動不脫轅 ;三是不開卯榫,只用麻繩捆綁固定車廂與車盆主架,看似危險,卻很安全 ;四是用麻繩捆綁8根木杆,連接盆主架頂端與樓主架下端。車由兩頭轅牛、兩頭梢牛拉套,同時有近百名壯勞力拉拽車前兩條一把粗的麻繩,車體兩側由四人牽引兩條牽繩。

四景車通體木質構架,平面方形,總高約13米,寬1.7米。全車分三節:第一節為車廂,高1.5米,沒有工藝裝飾;第二節為盆,平面方形,高3.6米;第三節為樓,高6.8米,裝飾雉翎高1.5米。第二節和第三節全部用彩色絲綢、布帶、花牙、玻璃、絹花等手工紮成,色彩絢麗美觀,頂部桅杆雉翎高插,氣勢恢宏。


上黨民間社火

扛妝

扛妝也叫走故事,在晉中一帶又叫背棍,就是在男青年身上綁上鐵架,架上綁紮一個身穿戲裝、手拿道具,扮演成戲劇人物的五六歲男女兒童。孩子們頭戴花冠,做各種表演,手中彩綢也隨鼓點伴奏而飛舞,令人眼花繚亂。襄垣常隆古廟會、潞城東邑古廟會、潞城賈村每年四月四迎神賽社廟會或其他重大節日都要表演扛妝。


上黨民間社火

晃槓

晃槓,也叫抬槓或闖鈴,是用一條槓子中間編一小綵樓,頂部插三根羽翎,中間的要長,樓上多安鈴鐺,兩人抬著一進一退,一晃一搖,鈴聲叮噹,壯觀異常。


上黨民間社火

武鄉頂燈

武鄉頂燈是流行於武鄉縣境內西部的一種民間社火形式,所用的道具就是日常吃飯用的碗,裡面裝上沙土,中間插上蠟燭,再把彩色的紙剪出圖案粘貼到碗上,表演時舞者頭頂點燃燈碗,雙臂在兩側上下襬動,或手插腰間雙肩擺動,在打擊樂器的伴奏下翩翩起舞。


上黨民間社火

跑旱船

“旱船”是依照船的外觀形狀製成的木架子,在這種船形木架周圍圍綴上繪有水紋的棉布裙或是海藍色的棉布裙,在船的上面裝飾以紅綢、紙花,有的時候還裝有彩燈、明鏡和其它裝飾物。跑時,表演者中有一名“艄公”划槳引船,在前面帶路,做出各種各樣的划船動作,而乘船者在表演中往往是走快速碎步,這

樣能使船身保持平穩的狀態前進,猶如在水面上漂動的船那樣,頗為形象地塑造出水面行船的情景。


上黨民間社火

鐵禮花

鐵花是一種別緻的焰火,俗名鐵犁鏵、鐵禮花或鐵驪花。打鐵花,源於長治縣(今上黨區)蔭城鎮,這裡是著名的鐵業生產區。據史料記載,上黨區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冶鐵業就開始興起,秦漢時期得到廣泛發展,到清乾隆嘉慶年間達到鼎盛。當時,以上黨區蔭城鎮為中心的上百個村莊,幾乎村村有鐵爐,戶戶有鐵鋪,人人會打鐵。

當夜幕降臨,打鐵花的師傅們就開始忙碌了。只見他們先把熔爐和風箱準備好,把爐火點燃,鼓動風箱,把廢舊的鐵、鋁、銅等金屬材料熔化。經過約 20 分鐘,鐵水便流了出來,打鐵花師傅將鐵水倒入一個土製容器內帶到表演場地。由於鐵水的溫度可高達 1300 多攝氏度,所以為防止被飛濺出來的鐵花燙傷,打鐵花的師傅們都穿著專業防火的衣服,以保證安全,手裡拿的勺子也是用木頭做的,並且需要在水裡浸泡一天,才能不會燃燒。表演開始時,只見打鐵花的師傅們把溶化的鐵水用木勺舀到帶有凹槽的木板上,手持短木棒,擊打木板,迅速將鐵水往上空打去,伴隨著嘭嘭啪啪的打擊聲和人們的喝彩聲,一簇簇“金花”凌空綻開,萬珠鐵屑形成五彩斑斕的火花,耀眼奪目。更多的時候要把鐵水打在槐樹枝上,師傅們雙手緊握木板,各自舀起鐵水朝樹頂部猛力擊打出去,流星般的鐵水在樹枝的“阻擊”下迸散開來。只見朵朵“金菊”凌空綻放,猶如一道道金色的瀑布從半空中飛瀉下來,把夜空點綴得更加璀璨奪目。


上黨民間社火

八掛秋

八掛秋是一種裝飾華麗的亭式鞦韆,因懸吊八掛鞦韆而得名。它的主體骨架是一根可以轉動的木樁,也叫老杆。老杆下端不固定,是轉軸,推杆與老杆綁結為一體,推動推杆使老杆轉動。同時,以老杆為中心搭設圓形木臺,中間設置樞紐,臺沿搭兩架木梯供上下,老杆頂端搭成一個八角亭式的傘形,複雜一些的是搭成八角樓閣,其裝飾方法與裝簷臺相同,頂面多以藍白條布交錯組成,簷下裝飾各色彩綢和玻璃鏡,八個簷角高高挑起,每角懸吊一掛鞦韆,玩者登臺上秋,人力推動推杆,八掛鞦韆便同時旋蕩起來。八掛秋常在某些節日和廟會上搭設,供人們娛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