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讀歷史的時候到底在讀什麼?

歷史小白兔


歷史專業每年都是就業率最糟糕的專業之一。但是無論是從電視劇,還是從書籍中看,古代帝王、包括現在各個國家元首都是用大量的精力來學習歷史,而且他們覺得歷史非常有用。這是為什麼呢,是歷代的君王都是笨蛋麼?還是我們現代人比帝王的智慧還高?

其實不是歷史沒有用,是古人學習歷史的方法與現代人不一樣。古人學習歷史,在讀到書中一個重要的歷史人物,當這個人面對人生的一個重要關頭,需要一個重大決定的時候。古人會把書蓋上,去想象自己在這個情景下將如何決定,當自己想明白了之後,再繼續讀下去,看看書上的人是如何做的決定,為什麼做了這個決定,成功了還是失敗了,書上的人付出了什麼,還是得到了什麼。古人用這種方法來磨練自己,用書中的故事來檢驗自己。

為什麼現在的教育不用這種方法呢?因為現代教育的本質是以培養工匠為目標的教育,我們的現代教育是產生於工業革命以後,他的誕生是為了填補工業革命之後產生的大量工匠的空缺,所以這種教育重視的是技術和知識的傳授。他對人生的智慧如何傳授,對於人生的難題如何選擇基本上是不關心的。

古代要培養帝王精英,所以要用思辨學歷史。今天要培養各行工匠,所以要用背誦來學歷史。目的不一樣,方法也不一樣。古代帝王的教育與普通人的教育是不一樣的,在古代帝王家,國學是拿來用的,不是背誦的。

學歷史的目的是為了什麼?

瞭解人性:

因為歷史記載過去幾千年無數人面對時代的不同的選擇和人生,從歷史才能明白人生是什麼,我們該如何面對,如何選擇。

讀史可以啟發智慧,明白做人處事的道理:

歷史要用古人的智慧來啟發我的智慧,用古人的智慧這個磨刀石來磨我們腦子裡智慧的那把刀。磨刀石不能切東西,只有刀才能切東西,背誦那些東西是沒有用的。

當我們遇到人生難關的時候,我們絕對不是歷史上碰到這個問題的第一個人,歷史上古人在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用什麼心態去面對,用什麼方法解決問題。

人生沒有捷徑,但是古人的智慧確實何以幫我們走的更快更平穩,背誦歷史是沒有用的,學以致用,知行合一才是國學的真諦,也是歷史給我們留下的無限財富。

讀史可以明鑑、指導國家未來 :

歷史其實就是前人的經驗和教訓,加以處理為我所用,無論是個人、企業還是國家,都會受益無窮。人類日常生活中的耳聞目睹、言傳身教固然重要,但如果有人能夠加以整理、提煉和保存,然後將精華傳播於世,其效果將會大大的提高。通過了解歷史,我們常常會發現身邊遇到的很多問題,都可以從祖先的事蹟那裡找到答案,這有助於我們對事物做出正確的分析和判斷。

讀史可以增強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

從國家歷史的角度看,國家有必要向全體國民灌輸本國曆史,從而增強人們的自豪感、榮譽感、歸屬感和整體的凝聚力。我們應該為自己生在中國而感到驕傲。因為中國有幾千年的燦爛歷史,那是我們的先人創造的。如蜚譽世界的陶瓷、絲綢、四大發明、萬里長城、秦陵兵馬俑等直到今天還被世界各地人民交口稱讚。我們應該為有勤勞智慧的祖先感到驕傲,對於自己創造更加燦爛輝煌的明天充滿信心;為我們的國家感到驕傲,更加熱愛我們的國家。我們要保護和發掘歷史遺產,因為這些都是我們作為中國人所共同的歷史淵源,是維繫我們之間關係,增強彼此認同感的堅實根基。


戈爾吉吉


🌹
△先讀如何做人,再學怎樣做事!七分學習當人,三分閱讀知識!
△歷史不是文痞、史盲、混子們鬧著玩的;而是一門嚴肅的科學!是關於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
△讀史書要具備公元、世紀、年代、公元前後、古代、近代、現代、當代等起碼的基本常識,這都不知,還吵吵什麼?
△史書典籍中人物眾多,但都是直呼直寫其姓名,沒有一人帶有官職的,姓名前後根本沒有任何副詞。這點小常識都不明白,還叫喚什麼?
△讀史,要讀出唯物史觀——歷史是人民創造、人民書寫的!全地球傑出人物疊湧層出,不可能只有一個好人!他們是人,不是神!人為造出來的神,架空了神,脫離了人!糟蹋了形象,扭曲了人格,醜化了聲譽,開了倒車、幫了倒忙!
△學習歷史,不是裝飾嘴皮子,耍弄嘴茬子,而是入腦穿心學真知。不是喊叫口號,比個嗓門高低,而是讓史實說話,用事實發言,擺史實、講道理。
△地球不是為一個人而轉動的,史書不是為一個人而出版的。不懂歷史,還裝出個樣子去討論歷史,越討論越不是歷史,烏乎哀哉!可悲!


△讀真史,寫真文,做真人,這是學習歷史必須具備的——“三真”!
△什麼叫真文?只有敢於讓家人、讓兒女、讓兒媳、讓外婿、讓孫男、讓外女、讓子孫後代閱讀的文章,才是真文!除此之外,都不是真文!
△讀歷史:三分求知;七分做人!








笑看東籬


讀以權力等手段,以利益為根本爭權奪利的社會發展變化趨勢及規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