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特股份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

瑞特股份(300600)2019年年度董事會經營評述內容如下:

一、概述

2019年,我國船舶工業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斷推動行業向高質量發展轉變。在全行業共同努力下,我國船舶工業穩中有進,船型結構升級優化,企業效益企穩回升,三大船舶央企重組穩步推進,修船行業盈利水平明顯提高,海洋工程裝備“去庫存”取得進展,智能化轉型加快推進。但受世界經濟貿易增長放緩、地緣政治衝突不斷增多、新船需求大幅下降的不利影響,用工難、融資難、接單難等深層次問題未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船舶工業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

2019年是公司成立以來最不平靜的一年,外部環境不穩定給公司經營帶來極大困擾,面對不利的外部環境,公司上下一心,圍繞年初制定的各項目標,把“做好自己的產品和服務,突顯公司的競爭優勢”作為努力的方向,苦練內功,克難攻堅,在全體員工的努力下取得了不錯的業績。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8613.31萬元,淨利潤8616.99萬元。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公司總資產為204115.03萬元,同比上升57.5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淨資產為112521.05萬元,同比上升2.30%。

報告期內,公司主要經營情況概述如下:

1、市場開拓

2019年,我們在市場開拓上展現了不俗的實力,民品方面,船舶中壓市場找到突破,先後得到上海中遠船塢浦江號,華西村海工船,中遠海特(600428)5萬噸半潛船中壓配電項目,成為國內船舶配套企業第一家中標中壓配電項目,打破了國外知名企業的行業壟斷。新業務脫硫塔項目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先後共簽署了35套脫硫塔項目,年內交付了11套,攻克了大量技術難題,鍛鍊了自動化隊伍,為後續項目的承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軍品方面,中標602所無人直升機系統配套項目,開拓航空工業集團市場,2019年下半年與清華大學、同方工業等單位設計的冷卻綜控系統項目獲得客戶肯定,在開發新產品的同時,與28所、804所單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通過前期項目設計合作獲得客戶認可,開拓了中標602所、清華大學、同方工業等一批新客戶。

2、技術創新

公司所提供的船用電氣設備為非標準設備,需要根據客戶不同船型和各自不同的使用要求予以定製,因此產品設計開發能力和為客戶提供技術解決方案的能力尤為重要。與目前行業中被動接受客戶需求、為客戶提供簡單設備製造類型的企業相比,公司在前端客戶需求分析與提供整體解決方案方面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為保持這種核心競爭力,公司需持續保持強大的技術創新活力和產品設計開發能力,報告期內,公司新增發明專利1項、國防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外觀專利1項、軟件著作權9項,均是原始取得。另有6項專利申請正在審查過程中。截至目前,公司累計擁有軟件著作權48項;專利55項,包括13項發明專利、22項實用新型專利、9項外觀設計專利和11項國防專利。

2019年,公司技術創新再結碩果,“統合共用、自主可控、智能交互、人機諧調、安全可靠”跨代特徵的三代臺項目將在所有岸艦大力推廣,該項目已於2019年12月配合客戶單位完成所有試驗,計劃2020年1月中旬完成竟優;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和船舶監測報警控制系統相繼取得多家船級社認證,為民品市場的開拓提供了前提條件;“雪龍2”號正式交付一年後獲得中國船級社頒發智能機艙標識,成為首艘獲得智能機艙標識的破冰船;設計開發低壓新型配電櫃,新櫃型採用拼裝結構,電參數性能指標高於市場上主流廠家,已通過CQC的工廠審查,取得了3C產品證書和型式試驗報告,為今後做陸用產品奠定了基礎。中壓方面,西門子授權櫃已經完成了樣櫃的型式試驗,取得了相應的型式試驗報告。高壓岸電系統在4月份完成了整套系統的調試和交付船廠,這也是我公司第一次整套系統打包供貨和系統設計。小型化中壓主配電板在4月份已完成全部鑑定試驗。完成全系列塑殼、框架產品的3C證書;補全了所有開關產品的CCS證書;薄膜電容方面,設計開發了7款電容新產品,開拓了中國中車(601766)、四川成都九院五所、711等目標客戶;計算機團隊自主設計開發能力不斷增強,在某型通用國產計算機研製中,通用密集計算刀片完全自主設計與生產,並通過客戶測試認可,AK項目計算機也通過了各項測試,滿足應用需求,同時與山東超越達成代理協議,共同開拓市場。持續的技術創新是公司面臨激烈市場競爭的底氣所在。

3、生產工藝

2019年,公司啟用“噴塑流水生產線”,推行生產車間MES系統,打通了數字化管理最後一個環節,公司船舶機艙自動化系統機加工車間被評為2019年江蘇省示範智能車間,為公司數字化工廠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4、質量控制

2019年,公司始終把質量控制作為工作重點,先後策劃組織開展了《電氣成套裝備工藝標準化修訂方案》、《關於低層次質量問題“生產過程質量控制16條”的要求》、《“百條問題、百日解決質量問題”》等質量活動,從預防和持續改進方面對質量問題進行梳理,有針對性的進行解決,從源頭上防控質量問題。

參見“經營情況討論與分析”中的“一、概述”相關內容。

二、核心競爭力分析

(一)技術及研發設計優勢

1、研發和技術優勢

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專注於船舶及海洋工程電氣、自動化設備及其系統集成等技術的研發,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掌握了多項核心技術工藝,積累了豐富的技術研發經驗,形成了一支能夠快速響應客戶各類需求、創新能力強的設計團隊,較同行業其他企業具備一定優勢。

報告期內,公司新增發明專利1項、國防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外觀專利1項、軟件著作權9項,均是原始取得。

另有6項專利申請正在審查過程中。截至目前,公司累計擁有軟件著作權48項;專利55項,包括13項發明專利、22項實用新型專利、9項外觀設計專利和11項國防專利。

公司擁有眾多業內領先的核心技術,包括寬頻可控整流技術、DSP數字控制技術、模塊化框架技術、電池管理技術、總線技術、PMS功率管理系統技術、船舶環境適應技術、硬件熱備技術、直流網絡多路絕緣檢測技術及電機智能控制技術、抗衝振技術、小體積高分斷技術等,廣泛應用於國內公務、軍用和民用船舶電氣系統、自動化系統等產品之中,是行業內為數不多的擁有自主核心技術的國內船用電氣設備供應商。

2、完善的技術解決方案及設計能力

公司所提供的船用電氣設備為非標準設備,能根據客戶不同船型和各自不同的使用要求予以定製,與目前行業中被動接受客戶需求、為客戶提供簡單設備製造類型的企業相比,公司在前端客戶需求分析與提供整體解決方案方面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

通過多年的發展,公司已經形成了成熟的售前服務流程,包括客戶需求信息收集、技術諮詢和確定產品實施路徑及設計方案。通過對客戶需求的蒐集、分析與整理,以及與客戶(包括船廠、船東、設計院)的不斷溝通,公司的產品更能貼近客戶的需要,增加了產品的附加值,提升了客戶滿意度和忠誠度。

(二)下游客戶優勢

公司依靠豐富的行業經驗、成熟的設計能力與工藝水平以及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在為客戶提供質量過硬、性能優良的各類產品的同時,還能夠幫助客戶解決技術方案及實施路徑等工藝設計方面的疑難問題,提供優質的專業化綜合服務,積累了大量的優質客戶。已成為國家海洋局、中國海事局、中國漁政、航道局及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部隊等政府部門及機構的船舶電氣與自動化系統的主要供應商之一。此外,公司還與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旗下的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外高橋(600648)造船有限公司、廣船國際有限公司、廣州中船黃埔造船有限公司(現中船黃埔文衝船舶有限公司),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旗下的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天津新港船舶重工有限責任公司、七O一研究所、七O四研究所、七O八研究所、七一一研究所、七一九研究所等,以及南通中遠船務工程有限公司、中國遠洋運輸(集團)公司等國內主流大型船廠建立了良好穩定的長期合作關係,成為這些中高端客戶群體認可的船用電氣與自動化系統供應商。

(三)系統配套集成優勢

《船舶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了“配套能力和水平大幅提高”的發展目標。在“十二五”期間,主要船用設備製造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平均裝船率達到80%以上,在船舶自動化和系統集成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公司專業從事船舶及海洋工程電氣、自動化系統及其系統集成的研發、生產、銷售和專業化綜合服務,並向電氣系統業務模塊發展。公司產品種類豐富,主要包括:低壓配電系列、中壓配電系列、船舶自動化設備及控制裝置系列、船用電源系列、船舶自動化管理系統。豐富的產品構成能夠極大地促進公司產品系統集成發展模式的形成,目前公司在系統配套集成方面已具備船舶配電系統集成、船舶機艙自動化系統集成等能力。

(四)產品質量控制優勢

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貫徹以質量為生命的經營管理原則,以全面質量管理為理念,以質量零缺陷為目標,以管理精細化為原則,建立了完備的質量管理和質量控制體系,獲得了總裝備部的認證和全球一流的電氣供貨商西門子的認可。

公司於1998年通過中國船級社ISO9002質量體系的第三方認證,於2003年通過中國新時代公司GJB9001質量體系的第三方認證,擁有涵蓋軍品及民品兩大領域的質量管理認證證書。此外,公司產品還通過了“CCS(中國船級社)”、“LR(英國勞氏船級社)”、“DNVGL(挪威德國船級社)”、“ABS(美國船級社)”、“BV(法國船級社)”、“NK(日本海事協會)”等中外船級社的檢驗。

三、公司未來發展的展望

1、公司戰略規劃及發展目標

公司作為船舶電氣與自動化系統專業供應商,將牢牢把握“為客戶提供最有價值的產品與服務,為員工構建持續穩定的發展平臺,為股東創造最大的投資回報”的使命,始終堅持“中高端客戶+高質量產品+專業化綜合服務”的經營策略,豐富產品種類、完善產品鏈,在現有船舶電氣系統集成、自動化系統集成的基礎上提升船舶配套系統大集成的實力,鞏固現有的中高端客戶、開拓海外優質客戶,進一步優化現有的“售前技術方案、設計服務+售後服務”體系,拓展全球服務體系,奉行技術高起點、質量高要求、服務高標準的原則,擬通過本次發行上市迅速增強公司研發、設計、生產及服務能力,緊緊抓住國內船舶配套產業優化發展的良好機遇,為“國輪國造”貢獻力量,創建受社會尊敬、讓員工自豪、中國最具競爭力的船舶及海洋工程電氣、自動化系統及相關技術服務專業供應商。

2、公司為保障發展規劃的實現而擬採取的戰略舉措

(1)產品縱深化措施

公司目前的產品主要包括船舶配電系統及船舶機艙自動化系統等。目前公司已著手開展船用開關、兩舷電源快速轉換裝置、能量回饋系統等新產品的研發試製工作,而各類新型的船舶機艙自動化系統也將不斷開發、生產並投放市場。公司新產品的研製生產,不僅能夠延伸公司現有產品鏈、豐富現有產品種類,而且能夠幫助公司提升產品的系統集成能力,提高產品銷售規模與市場佔有率。

(2)技術縱深化措施

隨著各種技術的不斷深度滲透和融合使得船舶向智能化方向發展,如智能船舶、無人船等,這必將給船舶配套產業帶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公司將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同時,公司通過加強與高等院校、專業研究所等外部科研機構開展產學研合作,不斷探索、創新,提升技術研發水平,從而提高公司產品的技術含量、優化性能指標與產品結構,提升公司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3)產品系統集成措施

從行業發展趨勢來看,我國船舶電氣、自動化系統等細分行業中具有競爭力的大型企業正開始由船舶配套設備加工商向系統集成商轉變,強大的產品系統集成能力已成為市場競爭力的集中體現。隨著公司產品鏈的延伸及產品種類的豐富,公司的產品系統集成能力將得以大幅增強,進而促進公司系統集成商地位的確立與鞏固。

(4)人才吸納與培養措施

一直以來,公司推行以完善的制度與先進的企業文化為基礎的精細化管理體制,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在公司經營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加強公司管理制度的建設及優化。以發行上市為契機,公司計劃吸引優秀管理與技術人才加盟,實現公司綜合競爭力的全面提升。同時,公司未來將繼續完善質量管理、績效管理、薪酬管理等激勵約束機制,形成職業化的管理體系。

公司還將根據發展規劃及新項目建設的要求,堅持內部培養與外部引進相結合的指導方針,以培養和吸引優秀技術人員為核心人才戰略,優化現有員工的專業結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