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不求連城璧,但求殺人劍

文/花與

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幾千年前,一句鏗鏘有力的吶喊刺破蒼穹,從此,華夏史冊上多了一位異常絢爛的名字——霍去病。

百度百科上是這麼介紹霍去病的:

霍去病:不求連城璧,但求殺人劍


霍去病,西漢名將、軍事家,官至大司馬驃騎將軍,封冠軍侯。

霍去病是名將衛青的外甥,善騎射,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斷,善於長途奔襲、閃電戰和大迂迴、大穿插作戰。

初次征戰即率領800驍騎深入敵境數百里,把匈奴兵殺得四散逃竄。在兩次河西之戰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獲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連山。在漠北之戰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歸。

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僅24歲(虛歲)。武帝很悲傷,從長安到茂陵排列成陣,給霍去病修的墳墓外形象祈連山的樣子,追諡為景桓侯。

說到名將衛青,這裡我們來扯扯八卦,談談衛青之母,即霍去病的外婆——衛媼。

衛媼,跟不知名衛姓男子生了三女一子,長女衛君孺,嫁九卿之一的太僕公孫賀;次女衛少兒,即霍去病之母;三女衛子夫,是西漢孝武帝之皇后,有相關電視劇《衛子夫》。一子是長子衛長子(字衛長君)。衛媼和平陽小吏鄭季生了西漢名將衛青,後來又生了另兩個兒子衛步和衛廣。

“媼”(ǎo)是老婦的意思。“衛媼”就是衛家老太太的意思。她是平陽侯府的僕人,姓名史書未載,因為嫁了個不知名的衛姓男子,所以稱為衛媼,就像今天稱呼張嬸嬸李婆婆一樣。

她的兒子和外孫都是西漢時期著名將領,鑑於衛青和霍去病以及衛子夫後來的發展,我們說,如果要評選漢朝最偉大的女人,不是呂后,亦不是竇太后,更不是什麼張太后李太后三皇后四皇后,而是衛媼!因為她一不留神便生出了半個漢朝!

可惜史書關於他的記載寥寥無幾。倘若放在今天,大抵明日便會上頭條——

“震驚!女兒嫁豪門、登後位,兒子外孫戰功累累,這位母親憑什麼?”

試想,能生出如此厲害的兒女,這位婦人亦必是有許多的過人之處。

話題扯遠了,再回談霍去病——

十八歲便封侯者,縱觀歷史,千古史冊唯霍去病一人矣!

史書《漢書.霍去病傳》記載了霍去病“封狼居胥”的故事:

“驃騎將軍去病率師躬將所獲葷允之士,約輕齎,絕大幕,涉獲單于章渠,以誅北車耆,轉系左大將雙,獲旗鼓,歷度難侯,濟弓盧,獲屯頭王、韓王等三人,將軍、相國、當戶、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禪於姑衍,登臨翰海。”

霍去病是封禪啊!

什麼是封禪?

我們要知道,只有中國歷史上的帝王才能擁有這樣一項活動的舉辦權利。

甚至一般帝王還沒有資格。歷史上去泰山封禪的帝王僅有秦始皇、漢武帝、光武帝、唐玄宗、唐高宗、宋真宗六位。

可作為一名臣子,為何霍去病“封狼居胥”後,得到的卻是褒獎?

不妨一起來看看這段歷史背景,當時漢武帝發動了規模空前的漠北之戰。此戰中,霍去病以損失一萬漢軍的代價斬首虜七萬多,俘虜匈奴王爺三人,且經此一戰,“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

霍去病:不求連城璧,但求殺人劍


大勝後,霍去病在這裡進行了祭天封禮,表達為大漢開疆拓土,奮戰沙場的決心。

因此,霍去病的這一行為無任何不妥,無愧世人讚揚。並且在幾千年後的今天,依舊讓我們津津樂道,心生敬仰!

幾年前有一部電視劇叫《風中奇緣》,是根據桐華的小說《大漠謠》改編的,裡面彭于晏飾演的男主角原型就是霍去病,劇中塑造的愛情纏綿悱惻。

霍去病:不求連城璧,但求殺人劍


霍去病:不求連城璧,但求殺人劍


然而史書上其實並沒有記載他的感情經歷,據傳他有兩個兒子。這便通常意味著他的感情經歷就是正常的娶妻生子。

其中爭議良多,但這樣的少年英雄誰不愛呢?可以說是一個十分完美的偶像劇男主角人設了。

哪怕放在今天,他也會成為無數少女的夢。

幾千年後的今天,我在這裡寫著他的故事,在一個個久遠的史實裡,看著他的經歷戰績,我不由心湖為之盪漾。

霍去病:不求連城璧,但求殺人劍


我想,“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壯志豪情不僅折射出一代名將為國為民的風姿氣魄,在今天的社會亦具有啟示意義。

我們不應該沉湎於玩樂的虛幻世界,玩物喪志,而是應該努力把自己培養成一個有價值的人!

當然,不是說我們一定要如霍去病那般“贏得生前身後名”,亦不一定要“留取丹心照汗青”,而是需要我們努力奮鬥,實現自我價值,不做社會毒瘤。

霍去病,讓人敬佩的驃騎將軍,讓我以平凡的文字向您致敬,您那傳奇的一生無法以我之凡塵筆調來敘述。

霍去病:不求連城璧,但求殺人劍


謹以此拙作,獻上我之敬仰,但願您之豪情,您之氣魄,在生生不息的傳承之路上,能擁有更多的追隨者,信仰者,踐行者!

(注:史實資料及素材、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即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