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為什麼突然崛起?

很多人都誤認為,人工智能

是近幾年才被創造出來的新概念。


人工智能為什麼突然崛起?

最早提出“人工智能”這個概念是在1956年美國達特茅斯學院的一次學術會議上。雖然當時這個會議只進行了一個月,也沒有取得什麼實質性的進展,但是這個會議首次正式提出“人工智能”一詞,並且沿用至今。


人工智能為什麼突然崛起?


儘管在當時,對於人工智能的研究進展非常緩慢,但是經典的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遊》還是表達了當時的人們對人工智能的美好幻想。又經過了近50年的發展,人工智能從電影的幻想逐漸走進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並且成為了各個領域的得力助手。這個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上世紀80年代前後,日本人研究了一種能夠模擬人類專家決策能力的計算機系統,稱為專家系統。這個專家系統實際上就是一個巨大的知識庫,再通過一些推理規則讓這個系統能夠根據提問找到答案。可以預見的是,專家系統取得的成功是有限的,因為它無法自我學習並更新知識庫,維護成本極高。就像以前沒有聯網的車載導航系統一樣,每年都需要更新地圖否則這個系統一年以後就廢掉了,無法給出正確的指引。專家系統的失敗,也讓人們對於人工智能的信任產生了巨大的危機,硬件市場的潰敗和理論研究的迷茫,加上各國政府和機構紛紛停止向人工智能研究領域投入資金,導致了數年的低谷。


人工智能為什麼突然崛起?


好在資本不再關注人工智能的時候,人工智能的理論研究還在緩慢進行中。1988年,美國科學家Judea Pearl將概率統計方法引入人工智能的推理過程中,這對後來人工智能的發展起到了重大影響。1989年,AT&T貝爾實驗室的Yann LeCun和團隊使用卷積神經網絡技術,實現了人工智能識別手寫的郵政編碼數字圖像。在此後近二十年,人工智能技術逐漸與計算機技術、互聯網進行深入融合。得益於大規模並行計算、大數據、深度學習算法和人腦芯片這四大催化劑的發展,以及計算成本的降低,使得人工智能技術突飛猛進。它利用計算機和互聯網的發展機遇,化名為商業智能、數據分析、信息化、自動化等等,滲透到社會發展的每個角落。一方面,互聯網的推廣為人工智能創造了很多落地應用的場景,體現出真正的價值;另一方面,計算機軟硬件的升級為人工智能提供了強大的運算力,以前在理論上才能實現的算法得以落地,讓人工智能在越來越多賽事上創造奇蹟,甚至超越人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