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就业,就是别考公务员!”这种话一定别信

本科去路有三种,考研、求职和考公。考研和求职,一直被认为是本科毕业后的正路,而关于考公,则充斥着太多的非议。

有人说,“你这么年轻就去养老?”;有人说,“考公务员干什么呢,有什么前途?”;有人说,“你这也太没出息了?”。而我想说的是,在当今社会,最不能当真的就是,“别考公务员”。

“考研、就业,就是别考公务员!”这种话一定别信

无论是“百家争鸣”的自媒体,还是“耀武扬威”的暴发户,亦或是“勤勤恳恳”的一线漂,都对公务员这个群体“嗤之以鼻”,自媒体说“公务员是年轻人的坟墓”;暴发户说,“每年赚个上百万,为什么要去考个公务员”;一线漂说“宁可在一线累死也不会回三四线城市去当个公务员”。甚至,网络上还大肆宣扬公务员辞职的故事,说他们放弃稳定,选择拼搏。

“考研、就业,就是别考公务员!”这种话一定别信

如果人云亦云,我们是没法得知真相,所以数据背后,就是事实的最好证明。我们以国考为例,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共有1395845人报名,共有1277219人通过审核,共招录24128人,平均竞争比为53∶1。2020年国考,同比2019年国考招录14537人相比增加66%,然而报名人数却与2019年的140万持平,可见国考报名总体上热衷有降。

我们再来看离职情况,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公务员队伍总体稳定,平均每年辞职人数只占公务员总数的0.1%。假设中国共有公务员1000万,那么每年辞职的也就只有一万人左右。由此可见,参加公务员考试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相反,辞去公务员职务倒是一件新鲜事。如果只拿着个例来吹毛求疵,那我相信任何一个行业都难逃一劫。

“考研、就业,就是别考公务员!”这种话一定别信

你听到的那些,类似“找对象不找公务员”,或是“无论如何也不考公务员”的言论,要么是说这些话的人“博人眼球”,要么就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这样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大有人在,我曾经就经历了这么一次。

​当时我去参加省选调生的面试,面试结束后立即公布面试成绩,然后我有幸排名第一,加之我笔试成绩也比较高,当时跟我一起参加面试的一个人,跟我说,“你肯定没问题了,但是每个月工资特别特别低,没什么太大意思”。听完之后我也只是微微一笑,跟我一起面试的其他人跟我说,“别听她瞎说,如果这不好那不好的,她为啥还来参加呢?”。

所以关于考公,我有两个观点想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能从中有所收获,不期待一些人一定摒弃对公务员的“特殊看法”,但希望这些人能更全面地认识考公务员的意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如果你是富家子弟,那么你“看不上”公务员我能理解,因为你其他的职业也“看不上”。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拥有的教育资源和发展条件都是十分有限的,所以到最后,可能用尽了所有力气才达到富家子弟随随便便就能获取的高度。所以摆在我们面前一个最大的现实就是,出国、创业并非轻而易举,否则谁会挤破脑袋去争一个普通科员的岗位呢?

“考研、就业,就是别考公务员!”这种话一定别信

对于普通人家的孩子来说,高考是改变命运的最佳契机,考公是提升阶层的康庄大道。虽然考上公务员,并不能彻底改变什么,也无法预知未来发展的高度。但是之于他个人,之于他的家族,乃至是子孙后代,可以料想到下限的位置。改变家族命运不是靠一代人的努力就够的,但是考公可以作为改变命运的起点。毕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考研、就业,就是别考公务员!”这种话一定别信


​方式简单,一往无前

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公务员还是一个很不错的工作,而且在实际生活中,公务员所享受的待遇还是要高出周边的一般人群的,公务员还具备得天独厚的稳定性优势。而且公务员的竞争方式相对简单,只要通过一轮考试,和一轮面试,就可以确定最终的结果,其实主要拼的是笔试,这一关是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考研、就业,就是别考公务员!”这种话一定别信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学习是最容易也是最平坦的道,不是所有人都有耀眼的经历,丰富的项目,大量的经验,更多人的现状是一直本本分分读书,学习,然后找工作。所以如果找工作能通过考试来解决,那么这将成为他们一往无前的动力所在。相对于求职,公考是你站稳脚跟、改变命运最容易的方式。

“考研、就业,就是别考公务员!”这种话一定别信

众说纷纭议考公,褒贬不一多嘲讽。背后真意鲜人见,改变命运在此中。

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评论、关注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