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戴口罩进教室与学生同上复学第一课

校长戴口罩进教室与学生同上复学第一课
校长戴口罩进教室与学生同上复学第一课

4月27日,广东首批逾187万名高三和初三学生返校复学了。

尽管学校在近一个月来已反复演练了无数遍复学的情景,但学生返校首日即实战。南都记者在广州市内兵 分几路探营复学现场。广州市教育系统精心组织开展“复学第一课”活动,各学校通过课堂教学、专题教育 、升旗仪式、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等多种形式,为同学们上了久违的新学期第一堂课。

为了体验学生戴口罩上课的感受,部分学校的校长还跟学生同在教室里同上第一节课。

学生手持健康卡有序进校园

鞋底消毒、洗手、书包行李喷洒酒精喷雾消毒,测量体温,这是不少学生返校第一天进入校门必经的程序。南都记者了解到,为了让学生第一天有序进入校园,不少学校错峰安排的返校时间从上午一直到下午,还在校门口为学生开辟了特殊通道,学生手持健康卡作为通行的有效凭证之一。广州中学首日共有1000多名初三学生返校,安排在上下午分两批进行。

而在荔湾区金道中学,进入校园,经历了测温、消毒等程序后,每位初三学生都收到一个学校送出的“爱心福袋”,里面装有免洗洗手液等防疫用品并配有《金道中学学生返校防疫要点流程图》。

学生进校面向国旗致敬

升旗仪式是学生返校的第一个活动。中大附属外国语实验中学根据实际情况实行错峰入学放学,从校门口警戒标识开始,跟随地面或指示牌明晰的指引,师生间隔有序排队入校。校长方胜昔表示,由于实施小班化教学,所以无需拆分班级,按照原有的班级上课。每间课室门口配备额温枪、免洗消毒洗手液、学生晨午晚检登记表。班主任、科任教师、值日教师提前候课提前到岗,无缝对接的形式保障教学区正常。每位学生进校门后,老师会引导学生在国旗下行注目礼,向国旗致敬,以此来代替原来集中的升旗仪式,不聚众。

当天早上7点50分,广州市荔湾区金道中学进行开学典礼,为避免扎堆,只允许一个班的同学前往操场参加升旗仪式,学生排队需保持一米间距,其他班级的同学在课室进行线上升旗礼。

错峰就餐,加大位置间隔

在午餐时间,摘下口罩的学生如何保障安全?南都记者在广州中学看到,该校就餐错峰进行,原本第五节课的时间预留出来,让学生分批就餐。11:10,学生排队有序进入食堂。食堂共有三层楼,每个学生有专属的座位,座位上贴上了班级学号和姓名。原本一张桌子可以坐四人,现在用隔板挡住,只能同时两人就餐,两人还是对角而坐。在就餐前,学生摘下口罩,卷好放起来。复课第一餐吃什么?鸡肉,瘦肉、黄瓜和大白菜,学生说,味道还不错,很久没吃饭堂菜了,有点想念。也有学生反映,可能是人数少了,而且排队有序,感觉整个就餐流程很快,“大约10分钟就可以吃完回到教室午休了。”

而在中大附属外国语实验中学学生用餐期间,目前确保九年级全体学生单人单座,分别在学生和教师餐厅用餐,餐具用品保证“一人一用一消毒”。宿舍区则坚守“逢进必查”原则,师生进出都需要及时体温监测和登记,为避免学生扎堆每个宿舍住四名学生。生活老师已经过多轮演练学习和防疫知识培训。学校内设置了两个“隔离室”,一个观察室,一个“临时备用教室”、一个“临时备用宿舍”,一个心理健康室。每个试室内都配足配齐防疫物品,随时应对处理突发应急事件。

“一生一策”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

在线上线下教育衔接方面,中大附属外国语实验中学在网络教学开展期间已经提前做好了针对学生返校后的教学计划和整体复习方案,并密切关注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不断调整完善。方胜昔校长表示,九年级学生在线上学习期间一直都坚持形成性评估与总结性评估相结合,平时老师会安排小测、课前测、周测等阶段性学习检测,在复学前全年级又整体安排了一次月度教学效果测量评估,对学生的线上学习的情况进行摸底和诊断。同时通过家长问卷调查,与学生深入沟通分析,详细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学习效果,科学制定复课衔接计划,做到“一生一策”,有针对性地教学。

在开展线上教学期间,学校一直都保持对学生的个性化辅导,在复课后针对居家学习效果不够理想的学生,学校会继续因材施教,个性化定制复习备考方案,不会让一个学生掉队。

精心设计“复学第一课”

为了帮助学生实现从在线学习到课堂的平稳过渡,中大附属外国语实验中学精心设计了“复学第一课”系列课程。课程包括由学生主导,班主任引导与协助,共同制定防疫期间的班级公约,策划日常学习生活环节的演练,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与全班同学分享新冠病毒防疫知识。

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也是老师关注的重点,为学生舒缓压力,调节好当前学习的紧张感。结合此次疫情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事迹引导孩子对于“成功”、“榜样”、“英雄”树立正确的理解,让孩子能够将这些理解迁移到学习成长中。通过疫情相关的报道,引导学生思考面对海量的信息如何辨别真伪,如何保持独立思考,如何保持理性判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信息素养。

“网友”见面分外激动

“很开心,在学校学习效率肯定会高些,感觉和大家一起奋斗,有动力了。”广州中学学生小邓告诉南都记者,过去几个月大家都是在网上见,现在终于可以面对面交流了,虽然仍然要保持距离,但大家都感觉有说不完的话。在课间,她与同学一起,一边弹跳一边开心地说着笑着。

金道中学初三学生黄炜妍回到学校,见到老师同学们就很激动,她说毕竟是过了那么长时间。老师也见到了,同学也见到了,虽然说没有办法长时间交流,但是至少是激动开心的。

疫情期间,金道中学采取小班教学,将原来的班级拆分为两个班,每个小班总人数不超过25人。黄炜妍告诉南都记者,以前大班上课,同学可以交流,现在疫情之下没有办法交流,所以下课可能也就只能是在自己的座位上复习。“但是这些都是为了我们的安全,也是为了别人的安全。”

现场直击

返校首日,校长与学生一起上下课、共进午餐

学生是否适应长时间戴口罩上课?在复课首日会有哪些疏忽的细节?南都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校长亲自到教室坐阵,与学生同上一节课。广州中学校长吴颖民一直站在初三(7)班的教室后面,聆听完开学的第一节思政课。“我们老师是演练过多次,但学生没有演练过,所以第一天返校尤其关键,我们要让学生清楚每一个流程是怎样的,如何才能保护自己保护他人。”吴颖民表示,复学第一天,基本是让学生掌握在校的日常规范。

除了把校园防控做得扎实严密,中大附属外国语实验中学的校长方胜昔从学生进入校园开始到放学离校,与学生一起上课下课,一起共进午餐,按照学校的课表和作息与学生们一起切身体验了复学第一天的生活。

“长时间地戴口罩上课,孩子们受得了吗?下课只有十分钟,去厕所同学之间要保持距离排队,时间来得及吗?作业该怎么布置?多少量才合适?这些看似细节,其实都是大事。我们的责任很重大!”方校长表示,此举是为了深入到师生中去,在这个特殊时期,通过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验和感受,设身处地替学生考虑学校的各项复课设计和安排,多听听学生的需求和想法,后续不断进行优化。

最美逆行者进课堂与学生面对面

第一天返校复课,在广州中学初三7班的教室里,班主任刘嘉亮老师组织了一堂非常特别的班会课,学校专门邀请了广州援助湖北一线的医疗队抗疫英雄、初三20班的家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护士长孙珂作为授课嘉宾,为同学们生动讲述医护人员一线抗疫的感人故事,为同学们送上了返校卫生防疫小贴士。孙珂告诉学生们什么是职责,什么是专业,什么是信念。“为什么平时一直在学习,现在还要进行学习训练呢?以我的经历来说,平时在医院我是裸着手给病人扎针的,但到了武汉,我要戴着三层手套扎针,手的灵活度肯定大打折扣,但我可以说,即使是闭着眼,我也能准确扎下去。”孙珂勉励学生,平时学好基本功,做好专业技能的训练非常重要。

金道中学也请来“最美逆行者”、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援鄂医疗队队员、护理小组组长曾庆兵来为全体师生分享援鄂经历。曾庆兵勉励同学们,在未来的日子里更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好好学习、锻炼身体,他还以自己的考研经历鼓励同学们,在备战中考时要有信心,做好防疫工作,及时疏解压力。

A06-07版

采写:南都记者 梁艳燕

叶斯茗 蒋臻 王瑜玲 敖银雪 实习生 张文丹

通讯员 黎伙珍 李勉聪

公交宣 交宣

摄影:南都记者 冯宙锋(除署名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