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將兒媳另嫁他人,兒子思念之下寫了一首詞,最後三句最經典

古人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沒有父母不愛孩子,可是,在宋代,有這樣一位父親,在兒子生病後,作主將兒媳另嫁,卻成為一段佳話。兒子思念妻子後,寫下一首名作,最後一句最經典。

這位父親就是北宋的改革家王安石,兒子就是王安石的長子王雱【pāng,音滂】。

王安石將兒媳另嫁他人,兒子思念之下寫了一首詞,最後三句最經典

圖片來源於網絡

另嫁兒媳,卻成為佳話,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故事還要從王雱說起。

王雱是王安石的長子,字元澤,自幼聰敏,《夢溪筆談》裡曾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王雱幾歲時,有一個客人送給他家一頭獐和一頭鹿,它們同在一個籠子。客人問王雱:哪隻是獐?哪隻是鹿?

王雱想了一會,回答說:鹿旁邊的是獐,獐旁邊的是鹿。這麼機智的回答,讓客人連聲誇讚。

王安石將兒媳另嫁他人,兒子思念之下寫了一首詞,最後三句最經典

圖片來源於網絡

《宋史·王安石傳》中記載:性敏甚,未冠,已著書數萬言。

意思是,年少聰敏的王雱還未及冠,就已經著書立說數萬言了。古人以男子二十歲為成年,叫作冠。

十三歲的時候,聽到軍人談論西北邊境之事,曾說:“此地應採用安撫的辦法去保有,如果讓西夏得到此地,則敵強而邊患不止矣。”後朝廷派王韶開熙河,安石也力主同意其策略,就是聽了兒子的這番話。

王安石對於兒子的才華,也十分認同,王雱早逝後,王安石寫有《題雱祠堂》詩,其中有“斯文實有奇,天豈偶生材”句,盛讚兒子的才華。

王安石將兒媳另嫁他人,兒子思念之下寫了一首詞,最後三句最經典

圖片來源於網絡

按道理說,這樣的兒子,王安石應該備感安慰才是。可是,王雱後來卻得了心病,頗有些類似於現在的抑鬱症、失心瘋。

《聞見雜錄》中記載了這樣一段故事。

王雱娶妻龐氏,生了一個兒子。這個孩子相貌可能更像母親而不像父親,常人都說:“生兒像娘,生女似父。”

其實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但王雱由此產生了偏執的妄想,執意認為兒子不是自己生的,竟然千方百計的想殺了孩子,平時自然也免不了跟妻子吵架,孩子哪禁得住這樣折騰,不僅便驚悸夭折。

可憐龐氏要一邊承擔喪子之痛,一邊還要承受丈夫無理的指責。王安石同情媳婦的遭遇,知道王雱的精神疾病無法治療,不能耽誤無辜女子的終身,於是做主讓他們離異。

王安石又擔心媳婦遭受被休棄的名聲不好嫁人,乾脆替她選了一個夫婿,讓她順利出嫁。

因為嫁兒媳,當時京城還流傳著“王太祝生前嫁婦”

的歌謠。

王安石將兒媳另嫁他人,兒子思念之下寫了一首詞,最後三句最經典

圖片來源於網絡

《古今詞話》中提到王雱在妻子改嫁後,思念不已,於是寫了這首《眼兒媚》:

楊柳絲絲弄輕柔,煙縷織成愁。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難重省,歸夢繞秦樓。

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頭。


仲春時節,楊柳絲絲在在風中擺弄,無限輕柔,那煙縷中似織進了萬千春愁。海棠尚未經細雨溼潤,梨花卻已盛開似雪,真可惜春天已過去一半。

而今往事實在難以重憶,夢魂歸繞你住過的閨樓。刻骨的相思如今只在,那芬芳的丁香枝上,那美麗的豆蔻梢頭。

“而今往事難重省,歸夢繞秦樓”這一句,可知詩人原來有一段值得留戀、值得追懷的往事。但是年光不能倒流,歷史無法重演,舊地又不能再到,則只有憑藉迴歸的魂夢,圍繞於女子所居的值得懷念的地方了。

王安石將兒媳另嫁他人,兒子思念之下寫了一首詞,最後三句最經典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首詞中流傳最廣的當屬最後一句: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頭。

詞人的相思之情,只有借丁香和豆蔻才能充分表達。這分明就是在感嘆自己心底的深情正像丁香一般憂鬱而未吐,但又是非常希望能和自己心愛的人像豆蔻一般共結連理。

這首詞寫得如此深情,想必詞人的心中亦有一腔深情吧!王雱33歲就因病去世,一代神童,英年早逝,留給王安石無盡的悲傷。

王安石將兒媳另嫁他人,兒子思念之下寫了一首詞,最後三句最經典

圖片來源於網絡

作為現代人,回頭再看王安石的做法,我們都忍不住為他點贊。得知兒子生病,兒媳備受折磨,他果斷地讓他們離婚,給兒媳找了一個好的歸宿,怪不得當時的人也要誇王安石這是高義之舉了。

【免責聲明】文章來源為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刪除內容!特別說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屬於商業類別宣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