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衡陽”網評」乘風破浪十五載 繼往開來新衡陽

衡陽新聞網訊 評論員祝敏 11月8日,是新聞工作者的節日。在這一天,中國衡陽新聞網同步推出了學習強國號、“新衡陽號”平臺,在全省率先推進媒體融合矩陣平臺建設,在融合創新中走出了重要一步。自2005年建制以來,中國衡陽新聞網站走過十五載風雨,這是一本厚重的“衡陽日記”,承載著無數讀者對雁城衡陽的特殊關注。

“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開展新聞宣傳和網媒服務工作。”這句話開宗明義標註出中國衡陽新聞網的屬性,講好衡陽故事,傳播衡陽聲音,為謳歌新時代搖旗吶喊。從《三伏天的晌午》到《民營經濟有力量》的衡陽脈搏;從《全景省運》到《殘運最前線》的活力展現;從《最美扶貧人》到《脫貧攻堅看衡陽》的脫貧故事......一路走來,我們初心不變,中國衡陽新聞網底色依舊。

駐足回望時,一路櫛風沐雨我們信心滿懷

作為衡陽市委、市政府的黨網、門戶網站,衡陽市三大主流新聞媒體之一,2010年晉升為湖南省重點新聞網站,同年9月晉升為國家一類新聞網站,也是全國第6家地市級獲一類新聞資質的網站,這份沉甸甸的榮譽,讓我們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猶記當年,當湘江洪峰過境衡陽城,中國衡陽新聞網迅速投入記者,第一時間趕赴前線,“拿筆的戰士”們用他們採寫的稿件構築起抵禦滔滔江水的“精神大堤”;庚子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肆虐神州大地,為打好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主動擔當,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精心策劃的抗疫宣傳贏來讀者的肯定,熬夜是我們的常態,辦公室角落裡的方便麵是我們並肩作戰的戰友。在各交通卡口、在小區、在醫院、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線......哪裡情況最危急,哪裡就有中國衡陽新聞網眾記者們“逆行”的身影。回首十五載,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

奮進新時代,更大的輝煌需要我們去書寫

在網站建制十五週年之際,我們承勢而上、主動作為,融入全國最權威、最全面的信息平臺,和全國黨員幹部及群眾一起學習、共同進步。衡陽首個學習強國號——“中國衡陽新聞網”強國號順勢而生,標誌著衡陽融媒體事業更上一層樓。全方位、立體化、多渠道展現大城衡陽的風采魅力,挖掘衡陽故事,凝聚奮進力量,為全國9100多萬名黨員提供權威、準確、豐富、新穎的學習內容,向全國人民群眾傳播更多有溫度、有情懷的衡陽好聲音。

在網站建制十五週年之際,我們守正創新、融合發展,創建“新衡陽號”平臺,成為著力建設的“數據衡陽”融合服務的重要抓手和舉措。利用平臺大數據和大用戶基數優勢,擴大受眾面、提升宣傳效果,讓更多的人看到豐富的衡陽本土原創作品,使黨和政府的聲音傳播更能“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加快了媒體深度融合的步伐,成為踐行“四力”的“排頭兵”。

邁步新徵程,更大的事業需要我們去創造

作為衡陽新聞事業的中流砥柱,從創站之初的啟蒙姿態到如今融合發展的新聞鐵軍,從單獨一個網站到如今的媒體矩陣,從一臺相機的“單兵作戰”到全方位融媒體系構建,中國衡陽新聞網的平臺越建越大;優秀的領導班子,高效的採編力量陣營,專業的技術運維人員,強大的後備保障團隊......他們是衡陽新聞輿論陣地上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優良、能打勝仗的主力軍。

奮進十五年,跨越新徵程。我們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我們風雨兼程、夙夜在公,我們披荊斬棘、砥礪前行。把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的重要工作來抓,在打造“三個高地”、擔當“四新”使命、落實五項重點任務的指示精神中貢獻自己的力量,此刻,我們信心百倍。

十五載波瀾壯闊,歲月留痕,大地留印;在新的起點上,我們定不負黨的重託,定不負雁城父老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