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首陽山,原來你的歷史這麼悠久

大夥肯定看或聽過豫劇墊戲《首陽山》,“昔日內有一個二大賢,弟兄們推位讓江山。兄讓弟來弟不做,弟讓兄來兄不擔。前宰門逃出了大太子,後宰門逃出了二英賢。首陽山上見了面,弟兄抱頭哭皇天。飢了吃些松柏籽,渴了澗下飲清泉。老天不住鵝毛片,鵝毛大片下得歡。下了七天零七晚,弟兄凍死首陽山。姜子牙帶來封神榜,封他和合二神仙。這是前朝一本古,一朝一帝往下傳。”老輩人唱戲,開戲前要來一段,這類戲叫“墊戲”,也叫“表古套子”。


故事講叨是:商末有個諸侯國叫孤竹國,孤竹君的兩個兒子伯夷、叔齊因父死互讓君位,二人同時離開孤竹國京城,伯夷、叔齊逃離孤竹國後,向西而行。聽說周文王行善積德,禮賢下士,於是決定去投奔周文王,當他們逃至西歧時,周文王姬昌卻死了,其子姬發(周武王)繼位,興兵伐紂時他們又反對。伯夷、叔齊叩馬勸阻,姬發不聽。後來姬發建立了周王朝,天下諸侯和百姓也都承認周武王的天子地位,而伯夷和叔齊卻深以為恥。他們作為殷商的遺民,隱居首陽山,並且不再吃周朝的糧食,每天僅以采薇來充飢,最後餓死山上。
奇怪叨是,瑪格“首陽山”,全國就有六處。一說遼西,原名陽山;二說河南偃師,原名首山;三說山西和順,原名陽區山;四說山西蒲坂河曲之中,原名雷首山或首山;五說陝西歧山之西,原名不詳;六說隴西首陽山(即今甘肅渭源縣境內的首陽山)。
再叨曹都不說,就說隴渭首陽山。
古代的渭源首陽山包括俗稱“蓮峰山”(馬鹿山)和夷齊古冢(今天埋葬伯夷叔齊的墓地)兩地。為方便祭祀, 明朝末年,將蓮峰山五臺灣夷齊廟遷於山外陽坡裡,後毀於兵火。從此, 首陽山與夷齊古冢分開成為兩個地方,也成為兩個名字了。大約在清初,始將夷齊廟遷修到現享堂溝位置,並更名為“清聖祠”。

首陽山圖片
美麗的首陽山,原來你的歷史這麼悠久

美麗的首陽山,原來你的歷史這麼悠久

美麗的首陽山,原來你的歷史這麼悠久

美麗的首陽山,原來你的歷史這麼悠久

美麗的首陽山,原來你的歷史這麼悠久

美麗的首陽山,原來你的歷史這麼悠久

美麗的首陽山,原來你的歷史這麼悠久

美麗的首陽山,原來你的歷史這麼悠久

美麗的首陽山,原來你的歷史這麼悠久

美麗的首陽山,原來你的歷史這麼悠久

美麗的首陽山,原來你的歷史這麼悠久

美麗的首陽山,原來你的歷史這麼悠久

美麗的首陽山,原來你的歷史這麼悠久

美麗的首陽山,原來你的歷史這麼悠久

《史記·伯夷傳》:“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采薇而食之。”這就是傳說中的薇,即蕨菜。

美麗的首陽山,原來你的歷史這麼悠久

美麗的首陽山,原來你的歷史這麼悠久

美麗的首陽山,原來你的歷史這麼悠久

美麗的首陽山,原來你的歷史這麼悠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