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濃墨重彩繪新圖——來自秀美荊河的系列報道之一

編者按:

荊河,被譽為滕州的母親河,她歷經滄桑,目前已成為滕州城市的生態長廊和發展主軸,是一條重要的經濟帶,也是連接西部歷史文化景點的紐帶。按照“生態優先、全面規劃、統籌兼顧、綜合治理”的原則,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科學決策、精心規劃,啟動了以“三廊一園”為主的“秀美荊河”建設,力爭打造成市委、市政府的重點工程、民生工程,為創建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奠定堅實的基礎。

“秀美荊河”啟動實施後,全市各有關部門和鎮街集中精力、落實責任,迅速行動、各司其職,沿岸幹部群眾顧全大局積極配合支持,眼前美景和美好願景逐漸深入人心,以荊河水系為軸心的“綠之城、水之鄉、文之邦”初現端倪,母親河華麗轉身,日益呈現出勃發生機。從即日起,本報推出來自秀美荊河的系列報道,以饗讀者。

歷史是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

滕州因荊河而名。《史記》記載:“黃帝第十子封於滕”。因荊河穿境而過,滕地泉流騰湧,故以“滕”為名。荊河綿長42公里,在滕州穿境而過後流入微山湖,向來被譽為滕州的“母親河”。

荊水湯湯孕育了滕州燦爛的文明,也是滕州人共同的鄉愁記憶。滕州籍書畫大家王學仲曾這樣賦詩懷鄉:“日日夢鄉關,荊河繞廓灣;風光何處好,還是舊家山。”

荊河,成為“天南地北滕州人”最親切的念想……

曾幾何時,隨著工業的發展,河岸沿線企業增多,荊河的生態環境遭到破壞,荊河蒙垢,一度被人們改稱“黑河”,昔日的清澈見底、細水長流不復存在,沿河人居環境堪憂,人們望河興嘆……

近年來,我市堅持以人為本、統籌安排、分步實施,啟動了荊河治理工程,從鐵腕治汙、改善河流水質出發,先後關停了沿河汙染企業10餘家,對全市69家重點排汙企業全部實施廢水深度處理,沿線20多家企業實施清潔生產,廢水綜合利用,減少了汙染物排放。目前,全市建成7座城鎮汙水處理廠,每天集中處理城市汙水27萬噸,達標後才排入河流。建設了白龍灣、七星湖等5處、5380畝人工溼地,河水經生物降解再處理,待水質進一步淨化後,方能緩緩出境流入微山湖,匯入南水北調大通道。

荊河,開始舊貌換新顏。

“水變清了”,對荊河來說,只是煥發青春的第一步。

如何讓荊河真正“秀美”起來,滕州的決策者們想得更遠。

2013年春節期間,當人們歡聚一堂、沉浸在其樂融融的喜慶氛圍之中時,滕州市委常委會正開得熱火朝天:常委們放棄休息時間,研究各項重點工作。在談到綠化工作時,決定按照“生態優先、全面規劃、統籌兼顧、綜合治理”的原則,集中精力、落實責任,迅速行動、各司其職,採取“三部曲”分步實施,在城市近郊全力打造一處大尺度的郊野公園,啟動上善公園建設,加快白龍灣至級西路段壩外的綠化,加強滕國故城的保護與利用,做好綠、水、文的結合文章,把以“三廊一園”建設為主的秀美荊河打造成本屆市委、市政府的重點工程、民生工程,為創建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奠定堅實的基礎。

隨後,在談到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時,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也分別提出明確要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是決定滕州未來發展的戰略舉措,要牢牢把握滕州發展‘綠之城、水之鄉、文之邦’的目標,因地制宜、堅持不懈、實事求是,逐步建立生態建設的長效機制,全力打造四季常綠、三季有花、生態宜居的美麗城鄉。” 市委書記董沂峰高瞻遠矚。他進一步指出,荊河是滕州的母親河,是滕州城市的生態長廊和發展主軸,也是一條涉及100多萬滕州人民的最重要的經濟帶,是連接西部歷史文化景點的紐帶,要整合林業、水利、交通、農業、城建、旅遊等項目資金,重點搞好“秀美荊河”建設。

為全力推進“秀美荊河”建設,市委副書記、市長遠義彬強調:注重“水綠交融”、“文綠交融”,做好荊河綠色生態休閒長廊綠、水、文結合文章,荊河上游多栽植樹木涵養水源,荊河城區段增加水畔休閒景觀,荊河下游實現景觀園林綠化,傾力打造具有滕州特色的濱河大道。

滕州濃墨重彩繪新圖——來自秀美荊河的系列報道之一

滕州濃墨重彩繪新圖——來自秀美荊河的系列報道之一

滕州濃墨重彩繪新圖——來自秀美荊河的系列報道之一

決心已下,怎樣實施?如何規劃?什麼樣的荊河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秀美荊河”?

荊河是滕州歷史文化的一個縮影,也是一道靚麗的生態景觀帶。荊河治理工程的實施,是提升滕州整體對外形象的需要,也是滿足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現實需求。治理荊河,讓荊河靚麗起來,必須樹立超前意識、精品意識和特色意識,突出規劃的前瞻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使荊河有歷史、有文化,成為一個親水的空間平臺和歷史文化流動的載體,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運籌需要大手筆。為做到高標準起步,我市委託了國內知名的杭州新澤園林設計有限公司,負責全面啟動秀美荊河的規劃設計。經過廣泛的論證,最終明確:搞好荊河定位,體現以人為本理念,完善功能分區,做足水的文章,注重節點塑造,體現人與自然的良性互動;協調空間佈局,堅持把荊河作為發展主軸,將生態保護理念與適度商業開發融合在一起,爭取實現生態效益及經濟效益的“多贏”;注重規劃銜接,在做好適度開發的同時,有效集聚人氣,遊購娛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確保景觀效果,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高水平施工的原則,將秀美荊河工程打造成群眾滿意的精品工程。

為摸清實情,真正做到科學決策,市委副書記邵士官等市領導,多次帶領相關部門的負責人沿荊河兩岸實地考察,經常徒步“丈量”,與沿線的居民廣泛交流,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對工程進展實行一天一調度,三天一通報。為做到科學規劃,專業技術人員深入荊河白龍灣大橋至滕城橋段進行實地勘察調研,結合荊河現狀,從功能定位、空間結構、用地佈局、產業發展、景觀植被及基礎配套等方面進行了規劃研究。在此基礎上,多次邀請設計單位專家來滕進行現狀調研,收集基礎資料、論證分析問題,形成了概念性規劃方案。

規劃方案終於塵埃落定:以城市建設、民生建設、提升形象為導向,以生態保護、城市休閒、遺址保護和溼地建設為目標,通過挖掘荊河自身及周邊自然、歷史、文化的內涵特色,將滕國故城、大鞏莊遺址文化及荊河自身文化串聯起來,把荊河從中心城到西部經濟區的過渡段,打造成“以人文為內涵、以生態為屏障、突顯區域特色”的城市濱水生態河道,形成“一廊兩區”的規劃佈局,“一廊”即荊河帶狀綠色生態走廊;“兩區”即城市濱水休閒區、歷史文化休閒區。城市濱水休閒區是集體育健身、親水廣場、野外露營、兒童遊樂、戶外訓練、婚紗攝影為一體的自然放鬆的遊憩運動空間,歷史文化休閒區則是以古蹟參觀、傳統居住、民俗休閒、藝術展示為主題的文化旅遊觀光區。

於是,“秀美荊河”的建設的大幕徐徐拉開……

————————————————

傳播正能量,採擷好新聞。滕州網絡廣播電視臺·滕國網期待您的關注。請在今日頭條訂閱“滕州網絡廣播電視臺”,新浪微博關注@滕州電視臺,或者在百度貼吧關注@揍嘛來,微信關注@滕國網,就可實時閱讀最新滕州資訊。有好新聞,記得直接和小編聯繫:微信zhangdameng 【如果您也是新聞達人、策劃強人,滕州網絡廣播電視臺期待您的加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