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七年級語文(下冊)第10課《老王》筆記全

知識點

楊絳,生於1911年,原名楊季康,江蘇無錫人,中國著名女作家、翻譯家。劇本有《稱心如意》《風絮》等;小說有《倒影集》《洗澡》;散文集有《將飲茶》《幹校六記》等;譯作有《小癩子》《吉爾·布拉斯》《堂吉訶德》等;回憶錄有《我們仨》。


二、文體知識

散文以個人抒情為主,也使用記敘、議論等表達方式,常常是將抒情、記敘、議論綜合起來,形成一種夾敘夾議的筆法。散文往往從細處落筆,小中見大。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其中對父親過鐵道、上下月臺買橘子情景的描寫,無限的父愛以及作者對這父愛的深刻感悟,盡在其中了。


三、理解詞義

1.取締:明令取消或禁止。

2.落伍:比喻人或事物跟不上時代。

3.惶恐:驚慌害怕。

4.荒僻:荒涼偏僻。

5.塌敗:塌陷破敗。

6.滯笨:呆滯笨拙。

7.侮辱:使對方人格或名譽受到損害,蒙受恥辱。

8.愧怍:慚愧。


四、課文結構

第一部分(1—4):介紹老王的基本情況,表現出他生活上的“苦”。

第二部分(5—7):作者回憶了與老王交往的三個片段。

第三部分(8—22):詳寫老王臨終前贈送香油和雞蛋,既表現了老王的深厚情意,又抒發了作者的感念和愧疚之情。


五、問題歸納

1.“我常坐老王的三輪,他蹬,我坐,一路上我們說著閒話。”說說這段文字在內容和結構上的作用。

交代老王的職業及“我”與老王的關係。


2. “他也許是從小營養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許是 得了惡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後者該是更深的不幸。”分析這句話的含義。

從側面再現了老王生活的艱辛,有病 沒錢治,只能承受眼瞎的痛苦,也表現了“我”善良的性格。


3. “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價相等。”此處將老王和他的“前任”對比,有什麼作用?

老王送冰,冰量多一倍、冰價相等,體現了老王為人忠厚老實、心地善良,體現其“善”。


4. “開始幾個月他還能扶病到我家來,以後只好託他同院的老李來代他傳話了。”這句話運用了什麼描寫?有怎樣的作用?

側面描寫。說明老王病情嚴重,為下文寫老王給“我”送東西時不成形的模樣作鋪墊。


5.“強笑”“直僵僵”“鑲嵌”等詞語用得好,好在哪裡?“鑲嵌”一詞能否改為“站立”?

“笑”是高興、喜悅之意,加上“強”字則含有“勉強”的意味。此時的老王步履維艱,已如殭屍一般,作者看到老王病成那個樣子,還拿東西來謝“我們”,心裡有說不出的悲酸和感動。“強笑”一詞,用得準確而含蓄。不能更換。用“直僵僵”來修飾“鑲嵌”,誇張地描繪出老王身體虛弱、四肢僵硬地倚靠在門框上的狀態。表明這時的老王已完全失去了生命的活力。


6. 既然說“他面如死灰,兩隻眼上都結著一層翳, 分不清哪一隻瞎,哪一隻不瞎”,又為什麼問他“你好些了嗎”?這樣寫矛盾嗎?

不矛盾。因為前面說到“只好託他同院的老李來代他傳話”,而現在老王竟然能來到自己的家門,可能是“好些了”,再說這也是對病人的正常問候。


7.“他簡直像棺材裡倒出來的,就像我想象裡的殭屍,骷髏上繃著一層枯黃的幹皮,打上一棍就會散成一堆白骨。”這段描寫有什麼作用?

肖像描寫。“骷髏”指乾枯無肉的死人頭骨或全副骨骼。老王當時瘦得就像“骷髏上繃著一層枯黃的幹皮”,運用比喻形象而貼切地寫出了老王因病痛而變得外表乾瘦、恐怖的特點。老王自己已是病人,而且長期營養不良,病已經很嚴重了,可有香油和雞蛋自己不吃,卻送給作者一家人吃,可以看出老王對作者一家人的關心愛護,表現出老王的善良。


8. “直著腳往裡走,對我伸出兩手。”分析句中的 “直”字的作用。

“直”字表現出老王的行動之艱難,然而,行動如此艱難的老王,還給“我”送物品 ,表現出老王的善良。


9. 第14段中“我知道,我知道——不過你既然來了,就免得託人捎了”,為什麼說“我知道”?這句話的含義是什麼?

作者是在告訴老王,自己知道他不是為了錢,表明他已明白老王的心意,自己只不過是禮尚往來,是回贈他罷了。


10. 第16段中為什麼說“我害怕得糊塗了”?

作者從沒有見過老王這樣的姿態,況且他今天看上去骨瘦如柴,面如死灰,兩眼結翳,狀如殭屍,樣子實在是古怪而可怕。而作者又是一個女人,看到老王這樣的形象,“害怕”是本能的反應。


11.怎樣理解楊絳筆下的老王的“苦” 與“善”?

老王是一位老實厚道的三輪車車伕。他打了一輩子光棍,孤苦無依;他有生理缺陷,一隻眼睛是瞎的,另一隻眼睛也有病,天黑了就看不見,很多人不願意坐他的車;他住在荒僻的小衚衕裡,小屋破破爛爛的,日子過得淒涼艱難。但是窮苦卑微、不幸的命運並沒有扭曲老王善良的本性。他願意給“我”家帶送冰塊,並且要求車費減半;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拿了錢還不放心,擔心“我”沒多少錢;受了“我”的好處,總也不忘,總覺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還硬撐著拿了香油和雞蛋上門表示感謝。


六、課文主題

本文通過描寫老王艱難、悽慘的生活情況,記敘“我們”與老王交往的幾件小事,突出了老王善良、淳樸的品質,表達了作者對生活不幸者深切的關懷和同情。


課後思考探究

一、示例:讀完課文,我想到兩個詞:窮苦和尊重。文中的老王是一個窮苦的人,沒什麼親人,有兩個侄兒,“沒出息”,自己眼睛又有病,處在社會底層。但老王善良,勤勞,因而得到了同樣善良的“我們”一家人的尊重。這種尊重,讓我感覺到了社會溫情的一面,特別是老王臨死之前還到“我”家送香油、雞蛋的情節,更加深了我的這種感受。

點撥:在談感受時,一定要結合課文,聯繫具體的句子或者事例來談。


二、①有一年夏天,老王給我們樓下人家送冰,願意給我們家帶送,車費減半。……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價相等。(少收費或者多送冰,都表現了老王的老實忠厚、心地善良,體現了他的“善”。)②老王幫我把默存扶下車,卻堅決不肯拿錢。他說:“我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我一定要給他錢,他啞著嗓子悄悄問我:“你還有錢嗎?”我笑著說有錢,他拿了錢卻還不大放心。(老王生活困難還不忘關心“我們”,體現了老王的善良、淳樸;最終還是收了錢,也寫出了老王生活的貧困,他其實很需要錢。)③我謝了他的好香油,謝了他的大雞蛋,然後轉身進屋去。他趕忙止住我說:“我不是要錢。”……他一手拿著布,一手攥著錢,滯笨地轉過身子。(拖著病體來送香油、雞蛋還不要錢,來報答對自己好的“我們”一家,體現了老王的知恩圖報。)


三、1.這件事最能表現老王的善良和他身上知恩圖報的高尚品質。一個命運如此不幸的人,臨死前還不忘用最樸實最簡單的方式表達他對作者一家的感謝,讓作者看到了最燦爛、最美麗的人性光芒。這最能表現他卑微的身份下卻隱藏著一顆金子般的心,所以要詳寫。

2.文章運用了誇張的寫法,從老王的肖像、神態以及“我”的心理活動方面,突出老王極差的健康狀況,暗示他將不久於人世,也更能突出他的善良與知恩圖報。

3.作者寫自己見到老王時心裡的想法,是通過作者的表現來寫老王,這是側面描寫。“可是我害怕得糊塗了”,作者的心理活動從側面烘托出老王健康狀況的糟糕。


四、1.“當然”表示對某一行為的確認或肯定;表示就是這樣、應當這樣。這個詞流露出“我們”對老王的感謝、同情與關照,覺得照價付錢是理所應當的。

2.作者一家在那個特殊的歷史時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而老王雖然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體力勞動者,但按當時的說法,他是“當家做主”的人。按當時來說,他明智的做法就是和作者一家劃清界限。但是,老王沒有這樣做。“從”“壓根兒”寫出了老王的善良樸實,他堅持著他一貫的做人準則。“大概”表明這個結論是“我”猜的,作者畢竟不是老王,不知道他內心是怎樣想的;而“壓根兒”是從老王平時的表現總結出來的,所以說二者並不矛盾。

3.“我”這樣說,是為了不讓老王有心理壓力,能夠把錢收下。這體現了“我”的善良。


五、因為相比老王對自己的幫助、關心和感謝,作者覺得自己做得太少,對老王的關心不夠,所以感到“愧怍”。這種“愧怍”的感人之處在於作者作為一個知識分子,勇於反省自己,通過對老王生活的瑣碎片段的記敘,表達出應以平等和人道主義的思想尊重和關心弱者,關注弱者的疾苦,維護社會成員的基本權利的思想感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