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著種香菇,他從貧困戶變成了致富帶路人

靠著種香菇,他從貧困戶變成了致富帶路人

一位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普通農民,卻做著許多人都不敢做甚至不敢想的“大事”。他實現了由自己富到家家富的轉變,帶領了全村貧困人口的脫貧致富。他的食用菌產業發展之路遇到重重困難,但他從未退縮,即使虧損慘重也不拖欠村民分紅。在各級政府的支持下,如今他的食用菌產業已發展成熟,他也帶領著57戶貧困戶向著更廣闊的致富路前行。

他就是北寬坪鎮“產業扶貧帶頭人”、“商州區食用菌產業脫貧先進個人”——白書俊。

過早承擔家庭重擔的他,東拼西湊借錢發展食用菌產業

今年53歲的白書俊,家住商洛市商州區北寬坪鎮張河村小東溝組。由於父親過世早、母親常年體弱多病,再加上家庭貧困,小學畢業後的他就回家種地,身為家中獨子的他,也過早地承擔起了家庭的重擔。

靠著種香菇,他從貧困戶變成了致富帶路人

只有小學文化、沒有一技之長的他,面對家庭貧困的現狀沒有退縮。1987年開始,他先後嘗試種植木耳、棒菇等產業。雖然菌菇栽培週期短、見效快,但因技術不成熟和自身經驗不足等原因,導致白書俊的致富之路一開始就困難重重。

勤於動手、善於動腦的他轉變了先前滯後的思路,開始學習技術經驗。白書俊告訴華商報記者,“為了掌握栽培技術,我利用空閒時間,在書店購買最新的食用菌栽培指導書籍和資料進行學習。對書中那些不懂的專業詞語和技術知識,我想方設法尋求專家或有經驗的行家進行指導和現場示範,爭取將自己不懂不會的都能及時學懂弄通。”

2001年,雖然負有外債3萬的白書俊,在朋友的介紹下,決心在張河村率先發展食用菌,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況下,他東借西湊了兩萬萬元,在張河村率先發展大棚香菇種植5000多袋。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種植大棚香菇的頭一年實現淨賺1萬元。

村鎮支持帶領更多貧困戶致富,建大棚58個累計發展袋料香菇30.5萬袋

嚐到了甜頭的白書俊一方面不斷擴大種植規模,一方面繼續學習掌握栽培技術,到2015年,他的大棚香菇種植已發展到1萬袋,年增收達2萬元,也慢慢還清了所有外債。

2017年7月,鎮村幹部找到白書俊,動員他領辦食用菌合作社帶動貧困戶發展食用菌產業,並全力支持這個產業。然而剛開始全家人都是強烈反對的,他坦言:“家人的反對不是沒有理由的,我家本來經濟條件就一般,現在要帶領更多的貧困戶一起,意味著要承擔更大的生產經營風險和資金風險,也有太大的責任。”

靠著種香菇,他從貧困戶變成了致富帶路人

自己切身享受到惠農政策、技術經驗帶來改變的白書俊,看到周圍的群眾還過著苦日子窮日子,也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帶動更多的貧困群眾和他一起脫貧致富。他感嘆,“自己富不算富,大家共同富才算富,這也算是對黨的政策的支持和回報。”於是他不顧家人反對,毅然決然說幹就幹。隨後,他動員本村村民秦選民聯合創辦了家家豐食用菌農民專業合作社,自己擔任合作社法人。合作社當年流轉土地18.55畝,吸納該村57戶貧困戶每戶入股1萬元,建大棚58個,按照戶均認領5000袋,累計發展袋料香菇30.5萬袋。

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白書俊也深感自己肩上的擔子也越來越重,壓力也越來越大,以前是為了一家人的生計奔忙,現在是為了整村貧困人口的脫貧而奮鬥。於是他放棄了自己的藥材種植項目和地裡的莊稼,全身心投入到合作社的生產經營中。

突遇菌棒感染造成顆粒無收,覺得愧對鄉親的他急得頭髮掉了大半

2017年9月,在合作社香菇還未出菇的情況,白書俊用自己的積蓄為57戶貧困戶分紅按期11.4萬,其中7戶群眾順利脫貧。同時,他還積極吸納本村貧困勞動力在合作社打工,按照每天80元發放工資,並積極傳授香菇種植技術,不但有效增加了貧困戶收入,還帶動了周邊群眾發展食用菌。

靠著種香菇,他從貧困戶變成了致富帶路人

正當大家沉浸在分紅的喜悅中時,2018年年初食用菌菌棒感染,給了白書俊當頭一棒。原來,食用菌發展到30.5萬袋時,為了加快生產速度,白書俊花錢從河南僱傭師傅來負責合作社香菇裝袋和接種,然而由於滅菌操作後放置時間過長,使得所有菌棒感染,基本沒有成功出菇,造成顆粒無收、全部虧損。這給了原本滿懷信心的白書俊一個沉重的打擊,“當時我的內心特別掙扎與無助,一方面要面臨巨大的虧損,一方面是對鄉親們的愧對,急得我頭髮也在短時間脫掉了大半。”

這個憨厚朴實的農村漢子沒有就此倒下,在他看來,承諾了就要兌現,遇到困難了就要擔當,他感嘆“就是砸鍋賣鐵也要給群眾按期分紅”。於是白書俊個人從信用社貸款10萬元,再動員另一合夥人秦選民個人出資3.7萬元,於2018年9月在全鎮率先為57戶貧困戶分紅13.7萬元,兌現了當初的承諾。

疫情期間產業受到影響,做好消毒工作保證食用菌品質與用工安全

2019年,白書俊深刻汲取此前菌棒感染的慘痛教訓,在熟練掌握裝袋和接種技術的前提下,又從本地聘請專人負責食用菌的裝袋和接種,自己也時刻撲在大棚裡悉心照看,所有菌棒全部接種成功,同年9月成功出菇。

靠著種香菇,他從貧困戶變成了致富帶路人

2020年由於疫情的影響,白書俊和鄉親們的食用菌產業也受到了波及,他告訴華商報記者,“今年採摘比以往遲了一個多月,由於疫情期間管控嚴格,缺少工人,菌種原料也進不來。好在我們隊上書記給我想法子,村鎮給我協調、按規章辦手續,這才請了工人、進了原料。”

疫情對銷量與價格也產生了影響,據瞭解,此前一斤幹香菇賣29.8元左右,如今只能賣26元一斤。白書俊表示,疫情時期要做好消毒工作,保證採摘工人安全,提升食用菌品質,讓大家吃到放心、安全的菌菇。他說,“開弓沒有回頭箭,致富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我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要一往無前地走下去,不能遇到困難就退縮,咬著牙也要堅持走下去。”

《扶貧日誌》大型融媒欄目推出

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脫貧攻堅工作已經進入決戰倒計時。由中共陝西省委宣傳部指導,陝西省扶貧開發辦公室、華商傳媒集團、陝西廣播電視臺主辦的《奮鬥新陝西——2020陝西脫貧攻堅奮鬥者大會暨脫貧攻堅奮鬥故事分享會》大型系列活動於2020年4月3日正式啟動。

靠著種香菇,他從貧困戶變成了致富帶路人

活動期間,持續推出《扶貧日誌》大型融媒欄目。傳播脫貧攻堅過程中感人事蹟,在全社會樹立傳播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典型,鼓舞脫貧攻堅的決心和信心。

華商報記者 宋小雪 實習生 張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