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志軍:把患者當朋友 待病人如親人

中國山東網4月22日訊(通訊員 王偉) 鄄城縣人民醫院質控科主任譚志軍、心內科主任醫師。

據瞭解,他1992年畢業於濰坊醫學院臨床醫學系,濱州醫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中華醫學會心血管分會會員、菏澤風溼病學會委員、菏澤市腦心同治委員會委員。曾獲鄄城縣首屆科技拔尖人才,山東省援外先進個人、個人三等功等稱號。

擅長心腦血管病,尤其是高血壓、冠心病、風溼性心臟病以及心肌炎的診斷和治療,對糖尿病的治療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完成上級交付的任務是我的責任

2005年-2007年譚志軍參加中國援助坦桑尼亞醫療隊,作為醫療專家工作兩年。期間,母親因突發疾病去世,家人們顧全大局選擇了隱瞞,譚志軍圓滿完成了國家和社會賦予的責任和使命,歸國後本想給母親報喜的他知道消息,在母親的墳前長跪不起。

譚志軍:把患者當朋友 待病人如親人

查房中

譚志軍:把患者當朋友 待病人如親人

與非洲孩子們的合影

2016年,譚志軍負責鄄城縣人才交流項目德國專家來院的翻譯工作,在兩個月時間內全程做好翻譯工作,把國外專家先進的工作經驗和臨床技能介紹給鄄城縣人民醫院,得到了縣領導和醫院領導及同事們的好評,又一次圓滿的完成了領導交付的任務。

譚志軍:把患者當朋友 待病人如親人譚志軍:把患者當朋友 待病人如親人

一面鮮紅的錦旗,代表一顆感恩的心

家住鳳凰鎮魯樓村的魯大爺及其親屬為譚志軍送來了一面鮮紅的錦旗。

譚志軍:把患者當朋友 待病人如親人

魯大爺是一名單身老人,患有嚴重的風溼性心臟病,已經失去了最佳手術機會。因為家中經濟條件差,又是單身,住院治療無人陪護,十年前,魯大爺來到鄄城縣人民醫院門診,經過譚志軍的診治,效果明顯好轉,魯大爺就認準了譚主任,每次看病都來找他,譚主任瞭解到患者的情況後,為他精心制定了治療方案,十年來,通過門診治療既解決了老人住院無人陪護的情況,又解決了經濟上的困難。

魯大爺感慨地說:“譚主任技術精湛,醫德高尚,待病人如親人,真是一個德才兼備的好醫生啊!”

譚志軍每次坐診,都會把自己的聯繫電話告訴患者,方便日後患者諮詢病情,這樣,既能讓患者少跑腿,又能解決患者就醫難的問題。這位老人也是一樣,幾年來,這位魯大爺多次電話諮詢病情,譚志軍每次都是耐心解答,為魯大爺解決了實際的問題。魯大爺心存感激,叮囑親屬一定要為譚志軍送來一面錦旗,表達他的感謝之情。

醫者仁心,無怨無悔

有一位輾轉多地就診,基本放棄治療的嚴重心臟術後多年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回家後,家屬本想緩解一下患者悶喘症狀找到了譚志軍,經過治療,患者症狀逐漸好轉,病情基本得到了控制,現在患者可以自理生活,看到家人露出笑顏,家屬驚喜之餘又十分感激,到醫院當面感謝譚志軍。

近年來,譚志軍救治數十位嚴重心功能不全以及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心臟瓣膜病晚期疾病的患者,多次受到患者及家人的讚揚。

譚志軍常說,要多為患者著想,給患者最合理的治療。出診時他也是這樣做的,從檢查到治療,處處為病人精打細算,如果是路途遠的患者,他還會跟相關科室溝通聯繫,儘量當天能做完檢查,明確診斷,給與及時治療,為患者節約食宿費用。

平時出專家門診時,他耐心傾聽每一位患者的講述,認真分析,耐心講解疾病的原因,用患者可以理解的語言溝通,讓患者瞭解疾病,配合治療。遇到有心理問題的患者,及時進行心理疏導,有許多患者看完病後經常會說:“不用吃藥,跟譚主任聊幾句,就覺得心裡舒服多了”。許多患者,多年來慢慢都變成了譚主任的老朋友。

心有大愛,使命擔當

作為一名基層醫生,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譚志軍臨床工作之餘,積極加入到義診隊伍中,隨著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物質條件逐步改善,但大家健康意識仍然欠缺。

譚志軍說:“最好的治療,其實就是預防。”

為普及健康知識,提高人民自我保健意識,他走進老年大學、走進社區、下到鄉鎮、來到小學,進行義診、健康知識講座等,結合工作中的經典病歷案例,形象生動、深入淺出地為大家講解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的保健治療方法、家庭用藥的注意事項以及常見的心腦疾病的預防和保健,認真的態度、風趣的講解,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與支持。

譚志軍:把患者當朋友 待病人如親人

在抗擊“新冠肺炎”的戰鬥中,譚志軍報名參戰,首批加入援助醫院應對肺炎的戰鬥小組,做到了一個共產黨員、醫務工作者應盡的義務與責任,圓滿的完成了醫院交給的任務。

從醫33年,工作兢兢業業,盡職盡責,譚志軍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服務思想,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時刻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說:“我只是做了一名醫生該做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