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雙柺,躬耕於繁花似錦的田野

——記湖北省監利縣崔琪小學萬林城老師

文 柳玉山

歲月的洪流,捲走瞭如火的青春,捲走了似水的年華,卻永遠卷不走對人民教育事業的執著地追求――萬林城,一位普普通通的鄉村教師,帶著陽光般的慈愛、陽光般的幸福、陽光般的柔情,三十載如一日,拖著殘疾的雙腿、拄著鋼製的柺杖在七尺講臺上揮汗如雨,灰聚燭燃。如今春華秋實,桃熟流丹之時,萬老師的窗前有一顆米蘭,正悄然無聲地綻放,散發悠遠的清香……

六十年代出生的萬林城,青少年時代,一直在艱難困苦之中求學。吃的是粗茶淡飯,穿的是粗布舊衣。父母先後生下兄弟姐妹共五人,一家七口就居住在一間僅有五十平米的小屋裡,每逢惡劣天氣,不時有雨雪穿過瓦礫飄進來。

作為家裡長子,五歲開始他就接觸了繁雜的家務活。過早的農村生活經歷不僅鍛鍊了他不怕吃苦,敢於攀登的品格,還磨鍊了他堅強不屈,勇於挑戰的意志。求學十年中,為了替父母減輕一點壓力,為了上學有一點零花錢,他經常利用放學時間、節假日幫家庭、幫集體不知幹了多少累活、髒活、苦活。他拾過破爛、摳過藕莊、揀過田螺。放下書包,來不及去完成自己的家庭作業,就慌忙去採摘桑葉、去田間除草、去溝港摸魚。很多個週末他和他的夥伴們成天泡在水中,把捉到的魚賣到集市上換回一點錢作為自己一週的生活所需。十二歲那年為了得到一件白色的襯衫,他跟父母不知乞求過多少次,然而,這點小小的願望,都在他父母手頭拮据中終究化為泡影。無奈之中,他沒有悲觀失望,發誓一定要擁有一件屬於自己的心愛的衣物。他利用空閒時間,背上布袋,帶上竹杆,去樹上搜尋當時五毛錢一斤的“知了”殼,積少成多後兌換成現金,買回來一件他夢寐以求的襯衫。這是他頭一回穿上嶄新的襯衣。由於他身上的短袖早已補丁加補丁,所以他把這件剛買回的新衣每天晚上洗淨,第二天早上又穿,晚上再洗,白天再換……

從小學到高中的十年裡,儘管常常忍飢挨餓,但他堅持勤工儉學,苦練本領,多次被學校評為品學兼優的道德模範和學生標兵,家鄉的父老鄉親都特別喜歡他,親切地稱他為“秀才”。一九八三年,改革的春風吹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剛滿二十歲的萬林城高中畢業回到家鄉,迅速投入到轟轟烈烈的改革大潮中,並以優異的成績參加教師招聘,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從那一天起,他把所有的經歷都投入到教書育人的職業上。他沒有忘記小時候班主任老師對他的教導和父母那滿含憂愁的眼神,沒有忘記自己苦難深重的童年生活和破爛不堪的窮家庭。工作上總是兢兢業業、孜孜不倦,任勞任怨,深得當地領導和群眾的信任和好評。他愛好廣泛,文學、音樂,美術都有很深的造詣。憑藉這些優勢不久他便成為了遠近聞名的書法和繪畫能手。村裡開會搞會場佈置,有他;學校辦公室寫條例制度,少不了他;百姓婚喪喜事寫對聯,更有他……。為了讓大家滿意,方便,他幾乎走遍村裡每一個角落,他把幫人寫字繪畫看作是理所當然,微不足道的小事,他謝絕收費、謝絕禮品,辦事完後常帶著親切的微笑離開,在幹部、群眾、同志和孩子們的眼中,萬林城同志就是這樣一個樂於助人,愛心滿滿,與人為善的好教師、好同事、好老師。鑑於萬林城同志的愛崗敬業之精神,一九八九年秋,上級領導安排他擔任朱河鎮軍李小學校長之職。同年,在朱河鎮召開的全鎮教師表彰大會上,萬林城同志以絕對的優勢被評為全鎮優秀教師,為家鄉父老鄉親爭得了榮譽。成績面前,他更是謙虛謹慎,更加堅定了忘我工作的信念。他利用假期免費給學生補課,教書法、學繪畫、吹笛子、拉二胡。他曾經多次對自己的學生說,成材應該是多種渠道、多種途經、多次磨練。為了培養全方位的人才,他每天都在絞盡腦汁,為提高農村教育質量獻計獻策,日夜操勞。他經常走訪群眾,瞭解對學校的看法;經常和同事們座談,共商教改方案;經常開展教研教學活動,提高學校的整體素質。為了健全學校各項規章制度,作為一校之長,他總是率先垂範,大公無私。無數個夜深人靜的夜晚,人們經過學校旁邊的馬路,都能清楚地看到學校辦公室投射出的昏暗的燈光,一個高大而熟悉的身影透過玻璃窗,那是他在伏案挑燈夜戰,他在忙於整理著一天的學校情況記錄,檢查教師們的備教輔改進度,批閱所帶班級學生的作業。無論是明月當空、暑氣瀰漫的日子,還是蚊蠅猖獗、雪花飛舞的時節,人們都可以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同志們勸他保重身體、妻子勸他注意歇息、兒女呼喚他早點歸來,都沒有阻止他為事業而奮鬥的腳步!對同事、家人的一番好意他只是笑嘻嘻地敷衍了事。除了拼命工作,他還加強自身學習,利用兩年時間的奮鬥和付出,九十年代末期,終於以優異成績完成了兩年的函授學習,並取得了荊州市電視大學畢業文憑。

一九九八年的冬天,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風降溫天氣席捲了江漢平原遼闊的大地,茫茫大雪覆蓋了美麗的校園。清晨,一個依舊熟悉的身影手拿鐵鍬,冒著凜冽的寒風在通往學校鐵門的路上忙碌著,他就是萬林城老師。為了不讓大雪堵塞師生正常工作和學習的道路,他早早就來到了學校,很多教師和孩子們趕到學校時,發現他累得滿頭大汗,大家都上前去給他問好,他微微一笑,和大家互致問候。

臨近上課時分,驟然間鐵鍬與地面碰撞的聲音嘎然而止,只見身材魁梧的萬老師坐在了雪地上,背靠在一棵枝葉光禿的小樹邊,部分老師和孩子們匆匆趕上前去,才知道此刻的萬老師已經累倒了,他雙眼緊閉,一動不動,唯獨一隻右手死死地握著鐵鍬,就似一名緊握鋼槍的人民解放軍戰士。

萬林城老師被緊急送往醫院接受治療。醫院門口,聚集著前來看望的領導、老師、學生、還有上百人的學生家長。大家焦急的心在漫長的等待,內心祈禱著,祝福他並無大礙,早日康復,回到他熱愛的教學崗位。下午十三時許,診斷結果終於出來了――t11~s1段椎管腫瘤,需要馬上手術並住院治療。這真是晴天一聲霹靂,對大家而言,心目中的好領導、好老師、好同志,一定會好人一生平安,誰知天有不測風雲,大家都在心底裡暗暗譴責老天的不公。

接下來的消息更令人糟糕。通過手術後的萬林城老師,再也站不起來了,雙腿失去了支撐整個身體的力量,醫生說下半生可能會在輪椅上度過。住院治療期間,他自己還不知道這個極度惡化的情況,從九十年代初期開始,他的身體就有不適的病兆,起初懷疑是風溼疼痛,接著他又被鄉里醫生誤診為坐骨神經,近十年來因為工作繁多、家庭負擔沉重沒有機會和條件去大醫院檢查治療,一拖再拖,耽誤了最佳治療期。現在當親人和醫務人員把一切真相都告訴他後,他此刻的心一下子似乎掉進了萬丈深淵,但他沒有露出異樣的表情,只是望著窗外良久地注視著那片活力四射的芳草地...

他把一切不幸和痛苦都藏在內心深處,從不對來訪的親友談及病情。他始終關注著他所在的學校、他所帶的班級、他所教的孩子。他多次打電話給學校領導和同志,詢問學校教育教學情況;他多方請求醫生,要加快對他疾病治療的腳步;他對前來看望他的父老鄉親深表道歉,說他一定盡最大的努力,以最快的速度回到課堂……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其結果根本沒有他自己想象的那麼樂觀!他嘗試著從病床上坐起,他想下床走走,他惦記者他的三尺講臺。錚錚鐵骨的男兒終於流淚了,他的身體無法恢復到了原來的狀態,他只能坐在輪椅上,靠家人推著出去,賞心、吃飯、上衛生間。他整天沉默不語,他在努力思索,他要與命運抗爭!

為了他熱衷的人民教育事業,為了他日夜思念的學生們,他告訴醫生和家人,他要站起來!醫生勸他不要勉強、同事勸他保重身體要緊、上級領導也安慰他好好養病。任憑多少忠言逆耳,都無法打動他那顆對教育事業執著的心。他讓家人給他一副柺杖,他開始在病房,在醫院走廊艱難的練習走路。一次次摔倒,他努力掙扎著站立,他拒絕家人扶起,有時他靠著牆壁,摔倒後利用背部的力量吃力地緩緩地站起來……。在家人和親人們痛苦的淚水中、在病友們感動的目光裡、在堅強的意志的驅使下,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於離開了輪椅,靠著兩根柺杖,他蹣跚著挺直了腰身,他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出院後的第一件事,他打電話到學校領導和同事,要求馬上回到教學崗位。在無數好心人的勸阻下,他據理力爭,他勇往直前,他說只要自己還能站立,還有一口氣,他就要回到屬於他自己的講臺。

從那以後,每天黎明,從鄉間的小路上總有一個熟悉的身影,靠著雙柺行走的萬林城老師,為了趕到學校上課不遲到,他必須早起。多少個日出日落、多少個寒來暑往,他堅守著崗位;多少次電閃雷鳴、多少次狂風暴雨,沒有擊倒他超常的勇氣和決心。

一九九九年初夏的一個早晨。老天不作美,突然間大雨傾盆。離上課時間還有一分鐘,卻不見他的身影,對於從不遲到的萬林城老師來說,這是唯一的一次。出於對同志的關心,學校領導給他打了電話,但電話始終處於關機狀態。帶著各種質疑和猜測,校方安排一名姓李的教師,順著通往他家的鄉間小路上走去。茫茫雨霧中,李老師朝小路方向望去,只見一個高大的身影正一瘸一拐地在雨中跋涉,行進。“這不是萬林城老師嗎”?李老師即刻感覺到後,迅步向前。可憐的萬老師,全身溼透了,雨水順著頭髮直往下淌,褲腳上全是泥巴!顯然是泥濘路滑,不慎跌入到了路邊的水坑中而掙扎著爬上來的。望著眼前的一幕,奪眶的淚水頓時從李老師的眼睛裡流出,他跑步向前奔去,一手攙扶著可敬的萬老師,一手給他打著雨傘,然後慢慢地跟隨、呵護著他,一步一步挪動著沉重的腳步。

二十分鐘過後,風停雨住,雲層中投射出了萬道刺眼的強光。兩位老師巍然屹立在校園門口,就像兩座聳入雲天的高山。迎接他們的是300多位飽含熱淚的教師和孩子,他們一齊舉手向眼前的“大山”致以崇高的敬禮!接著,在“萬老師好,萬老師辛苦了”的齊聲呼喊中,美麗的校園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這來自於一雙雙稚嫩的小手拍打的節奏中,是對萬林城老師最高的獎賞和無言的讚美,猶如叮咚的泉水流過全體師生的心田,猶如悅耳的旋律持久地迴盪在校園上空……

幾度風雨,幾度春秋,萬林城老師用他的言行詮釋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的高尚的品格和質樸美好的心靈。無論多麼嚴酷的環境、惡劣的氣候,也無法將一個好人的事蹟所掩蓋和淹沒。2001年教師節,萬林城同志的事蹟再次被掀起波瀾。在朱河全鎮教師表彰大會上,憑藉他對學生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嘔心瀝血的教育,不僅他所帶的科目在全學區名列前茅,在龐大的教師隊伍中,他那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更是贏得了上級領導的好評,使得他再度獲得了全鎮教育系統的先進工作者的榮譽稱號。

“鄉村教師的生活是清貧的,靠雙柺支撐的講臺是艱辛的。近二十年從教生涯中,使我深刻地領悟到了執著,奉獻,幸福的真正內涵。我的青春屬於講臺,我的希望屬於孩子,我會盡自己的微薄之力,將我摯愛的天底下最陽光的事業進行到底,直到生命的最後一息”。

當他走上了頒獎典禮大舞臺,振振有詞地讀完以上獲獎感言的那一刻,與會人員全體起立,暴風雨般的掌聲如同山崩地裂,此時的萬老師十分高大而偉岸,彷彿他的柺杖已不是普通的金屬製品,在舞臺燈光的照射下,閃爍著萬丈光芒。

“貧賤不移,堅強不屈”,“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用這些最優美的詞句來稱頌這位德才兼備,愛崗敬業的鄉村教師一點都不為過。正值年富力強的他,每天都在和時間賽跑,和命運抗爭,每個春夏秋冬都在執教的道路上譜寫著人生最壯麗的篇章。然而,就當時來講又有誰知道萬林城老師的家庭情況呢?家庭的重擔、自己的疾病,無時無刻不在他的心頭纏繞著。每個月不足三百元的工資對於他的家庭,的確是杯水車薪。

膝下三個未成年女兒,都是花樣年華;頭上年邁的雙親,加上父親身體不好長期重病在身,給這個原本不富裕的家庭無疑更是雪上加霜。全靠著家中五畝地的農田收入,根本無法維持這個家庭所需的支出。巨大的生活壓力壓得他喘不過氣來,使得不到四十歲的他額上早已爬滿了深深皺紋,頭上飄過了絲絲白髮。成績優異的大女兒剛上高中,二女兒正上初中,如此高額的學費對於這個破爛不堪的家庭來說簡直就是天方夜譚。儘管妻子黃嫂省吃儉用,但任然是負債累累。2001年秋季開學時,家中實在是拿不出半分錢了,親戚朋友全借遍了。開學前夕,一家人坐在一起相互沉默著,沉默得幾乎讓人可聆聽到輕微的呼吸聲。就在這一剎那間,孩子們終於按捺不住內心既難受又激動的心情:“爸爸,媽媽,我要退學,我要去打工掙錢養活你們,你們別為我的學費心憂了,好嗎”?女兒們發自肺腑的心聲打破了家中的寧靜,一字一句都深深地刺痛著萬林城老師的心靈。作為一位慈祥的父親,此時此刻他內心的痛苦再也無法控制,兩行熱淚奪眶而出。望著眼前懂事的,可憐的孩子們,他用雙手捂住自己的頭再度陷入長時間的沉默……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當他躊躇不前,無可奈何之時,一個從天而降的喜訊使他和他的家人頓時飄來了一陣和煦的春風,迎來了美好的希望。當時恰逢縣委縣政府提出扶貧攻艱,採取“一幫一”的行動。在朱河鎮鎮政府領導劉鋒銳的引薦下,時任監利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的張俊綸同志親自領頭,並驅車前來了解萬林城老師一家的情況。當得知他的大女兒和二女兒正處於求學最困難的時期後,張主任當場拍板,欣然答應給予無償支助。對於萬老師一家來說,真是雪中送炭,心中充滿了深深地感激與無限的崇敬之情!兩個女兒回到課堂後,沒有辜負黨和政府的殷切期望,在校期間勤儉節約、發奮圖強、最終分別以優異的成績順利考入了師範大學和醫科大學,成為了國家的有用之才。

雄壯的骨骼挺拔如松,高潔的靈魂燦爛似霞。從幾度絕望和艱難困苦中走出來的萬林城老師,更加堅定了為人民教育事業奮鬥終身的信念。他把學校當作自己的家,把拼命工作當作了活下去的勇氣,把學生看成自己的子女。 燭光中走出了不倦的身影,陽光下撐起了一片知識的綠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始終用蒼勁有力書法、清晰靜美的繪畫、催人奮進的文字,優美動聽的歌聲勤奮耕耘於這片繁華似錦的田野。在苦與累中穿透堅硬的黑板、走過殘喘的桌椅、往來破舊的教室,和同事們一道,為攻戰貧瘠和愚昧默默無聞地奮鬥著。

2006年的夏季某一天,一個值得所有人都難以忘懷的日子――他的感人事蹟轟動了全市,崇高的榮譽鋪天蓋地般捲來。他評為了年度青春感動監利的人物和農村教育戰線上的先進代表。來自荊州報社、監利報社、縣電視臺等宣傳媒體,來自市政府有關領導、縣政府有關領導、鎮政府有關負責人和記者們紛紛接踵而至,一時間,萬林城老師的事蹟猶如一顆炸彈,轟動了他的村莊、學校和小屋。湖北日報、荊州報、監利報、湖北電視臺、荊州電視臺、監利電視臺都紛紛進行了廣泛深入的報道,萬林城老師成為了當地響噹噹的風雲人物。當時流傳著一首七律,就是對萬林城老師人格魅力的讚頌和對他從事教育工作多年取得卓著成就的真實寫照:

崢嶸歲月似雲煙,拄拐躬耕意志堅。

十載寒窗熬瘦骨,卅年舌戰暖心田。

清新雪案師之首,俊逸紅鉤校領先。

舞劍臨池描錦卷,藏錐畫被在毫端。

崇高的榮譽和無盡的讚美沒有停止萬林城老師對事業的執著追求,他依舊以堅韌不拔的毅力活躍在農村這塊教育的陣地上,他再次登上最高的榮譽殿堂,再一次宣讀了自己的獲獎感言:

“我是一位普通的代課教師,已從教近三十年,曾經的一場大病造成雙腿癱瘓,使我精神崩潰,每夜深人靜之時,想起上有父母,下有兒女,債務纏身,幾次想一死了之。然而,學校那一張張童真童趣的臉蛋,一雙雙求知若渴的眼神,時刻浮現在我的眼前,讓我感覺到輕生也是多麼的痛苦和艱難。漫長的歲月中,我安貧樂教,恪盡職守,把各級領導的關懷和來自社會的關愛化作我前進的動力,和同事們一起同舟共濟,為共同撐起村小這片美麗的藍天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因為我深深地懂得,如果有一天,藥物失效使我舊病復發,我的生命極有可能就此終結。我發誓要在我有生之年付出百倍努力,有一份光,發一份熱,義無反顧地去完成自己光榮而神聖的使命”。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寥寥數語,卻彰顯了他的高風亮節。隨著時間的流逝,可敬的萬林城老師轉眼已年過半百,在他五十歲生日之際,他感慨萬千,並在酒席上當場賦詩一首,表達了自己壯心不已的豪邁之情:

最美曾經皆往事,青山不語北風嗔。

無情疾病催人惱,有幸花園鑄夢魂。

鐵杖相隨三十載,銀盃閃爍五千春。

平生不改當初志,誓獻殘軀綠柳村。

五十多個不平凡的春夏秋冬,一萬多個克服難以想象困難的日日夜夜,都慢慢地流逝在歲月的長河裡,萬林城老師用那種堅強的信念、不屈的意志和對教育事業無限忠誠的赤子之心,譜寫了人生最壯麗的詩篇,也正是這種無私奉獻、埋頭苦幹的精神激勵著一代代的莘莘學子們奮發樂觀,努力拼搏,走上了成功之路。

今天,萬林城老師的窗前又到了春色滿園 ,桃李芬芳的時節,他依舊拄著雙柺,在鄉間的小路上、在三尺講臺前、在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中,一路艱難跋涉,一路高歌猛進!美麗的崔琪學校因為他而充滿了勃勃生機,棵棵高大的樹木因為他更顯蒼翠欲滴,朵朵清香淡雅的花蕾因為他正在綻放出芬芳的笑臉。

手持雙柺,躬耕於繁花似錦的田野


作者簡介:湖北省監利縣人,中共黨員。草根作家,農民詩人。《監利人》雜誌特約編輯,語文教師。中華詩詞協會會員,中國楹聯協會會員,湖北省詩詞協會會員,中華當代文學學會會員,監利縣詩詞協會會員,華夏思歸客詩詞協會特約作家。主要作品有《軍旅攝影師崔新平》,《人生一路攀登,坎坷盡成風光》,《陽光耀荊楚》,《用愛心去觸動學生的心靈》,《春之頌》,《我的母親》,《狗從遠方來》,《案頭,那一朵蓮》,《初冬之夜》。

座右銘

用創造的熱情譜寫生命的讚歌,用摯愛的情懷記錄人生的意義!與人民為伍,與文字作伴,在春花秋月裡,在寒來暑往中,盡情舞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