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馮柳可以做到9年370倍,我們該如何學習弱者體系

最近一直在學習馮柳的投資理念、學習馮柳的弱者體系,看到馮柳的文集。

學習馮柳9年370倍的思路,我們也有可能做到十年十倍!

強者馮柳的弱者體系——散戶的股市生存之道,一套適合散戶的系統

我有了當年第一次看格雷厄姆《聰明的投資者》一書的感覺(那是我的第一本價值投資書),這些年學習巴芒投資理論,也在按照這個理論體系在投資,但是總感覺缺了一點什麼,一直無法突破。在採用巴芒理論進行投資實踐時,我總感覺巴菲特的理論其實有相當部分是不適合我,或者說不適合散戶的。例如巴菲特說“在別人恐慌時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恐慌”,相信很多投資者聽到這句話如覓知音,說的太好了。但是憑什麼在別人恐慌時你可以貪婪?你何德何能比別人更優秀。但是很多人內心覺得自己還是比別人優秀,哪怕在很多地方都不如人,他會覺得別的成功是藉助了某些他不具備的外力、甚至運氣,而股市是一個依靠個人努力就可以成功的地方,自己的優秀可以得到發揮。巴菲特的理論恰恰擊中了人性的弱點。但是你真的比別人優秀嗎?

為什麼馮柳可以做到9年370倍,我們該如何學習弱者體系

我們再看看馮柳的弱者體系:

弱者體系就是假定自己在信息獲取、理解深度、時間精力、情緒控制、人脈資源等方面都處於這個市場的最差水平,只能依靠的只有時間、賠率與常識。

認可馮柳弱者體系要比認可巴菲特強者體系更難。我們生活中大致有如下幾類人(按照股票投資來劃分):

A、認為自己是弱者,股票投資太難,我不參與;

B、認為自己比別人強,可以依靠股市獲取一定的財富。

對於B這類人群,我們進一步細分:

B1、認為自己強於其他市場參與者,也就是說別人恐慌時他貪婪,別人貪婪時他恐慌;

B2、認為自己並沒有顯著強於其他市場參與者,特別是有信息、技術優勢的機構投資者。

B1 人群如果去做價值投資,往往是巴芒理論的門徒;B2 更貼合馮柳的弱者體系。我們認為做到B2 很難,本身已經是一個較有智慧的人,又要承認自己不如人,特別是明顯看到周邊大量不靠譜的人的時候,這個很難。這是逆人性的。

從價值投資者角度,我們認為具備B2思維即弱者思維是投資者進階的表現,讓本身一個較為優秀的人承認自己是弱者,這個需要足夠的智慧。

投資股票承認自己是弱者就夠了嗎?這個體系對於我們投資股票的現實指導意義是什麼?承認自己是弱者只是第一步,既然是弱者,在信息獲取、理解深度、情緒控制上有侷限,那麼我們的投資就要更加謹慎、更加追求確定性。這才是弱者體系的精華。

我們就馮柳追求確定性方面我們做一個具體的詮釋,因為大家都說投資要追求確定性,那麼到底如何追求呢。這裡我們探討一下馮柳和巴芒觀點的異同。巴菲特說如果你不打算持有一個公司十年,就不要持有一個公司十分鐘。很多人價值投資者深信這句話,在持有的公司上坐了一次又一次的過山車。那麼馮柳的觀點是什麼:“相對短期、中期持股,長期持股是最難的”,馮柳認為長期持股對於個人對於企業的認知能力要求太高,一般人對企業認知的能力做不到可以支撐他長期持股。

所以馮柳和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念,還是強者體系和弱者體系的對抗。馮柳的確定性追求用在持股上就是尋求中期持股機會。選擇一個公司非常確定的時候去持有,確定性不夠的時候離開。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在某些時間某個公司持有邏輯非常硬,而其他階段就不行。

下面舉一個例子,分眾傳媒,我在2019年初強烈表達了對其不看好。原因如下:

分眾在梯媒領域存在先發優勢,存在一定的護城河,同時由於分眾先發,取得了非常高的毛利。2015-2018年分眾傳媒的毛利率分別為70.56%,70.44%,72.72%,66.21%,我們看一下白酒第二品牌五糧液的2015-2018年的毛利率數據,69.2%,70.2%,72.01%,73.8%,分眾的毛利率和五糧液相當。對於一個競爭性較強的行業,在不具備明顯的品牌效應,依靠先發優勢和一定的規模優勢取得和五糧液一樣的毛利率,我認為這是不可持續的。

但是經過了2019年經濟下行週期,分眾傳媒利潤暴跌,估值大幅下降。如果再經歷2020年的疫情導致分眾傳媒的利潤及估值進一步下降。並且他可以最終度過危機的話,那麼這個時候,分眾傳媒就值得關注了。

這種情況下,他具備幾個確定性:

A、利潤最低,估值最低,也就是股價最低 --- 這個價格買入我們有足夠的安全邊際;

B、遭遇了最惡劣的情況下,如果依然安全度過。說明這個企業有足夠的健壯性;

C、當前已經是最惡劣的情況,後續的情況不可能再壞。

當如上基本情況都具備了,剩下的就只有戴維斯雙擊了。當然,這種情況並不常見。可能幾年才有一次機會。由此可見,馮柳的弱者體系並不是要我們長期持股,特別是這隻股的邏輯已經不夠硬實,他是要我們有耐心,去尋求更確定的機會。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不推薦股票,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