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溫情與愛的家庭環境,製造孩子暴飲暴食,自殘,抑鬱等心理問題

有些孩子看起來很陽光,笑起來很甜,甚至被家人、鄰居、同學稱他們為“開心果”。可不知道他們心裡承受著很大的痛苦,所以他們抑鬱,甚至劃傷自己的身體,這些痛苦他們默默地承受著,外人面前,他們會藏起內心的傷口,手上、胳膊上的一道道劃痕,強顏歡笑,似乎這些孩子戴了一張深沉的面具。

沒有溫情與愛的家庭環境,製造孩子暴飲暴食,自殘,抑鬱等心理問題

他們到底怎麼了?

心理正常的人,都會愛自己,也知道如何愛自己,他們不會做出傷害自己的行為。而有些人,不具有愛自己的能力,他們通過傷害自己的方式,想要表達自己、釋放自我。有些人並不理解,為什麼有些孩子願意傷害自己,比如,劃傷自己的手腕、手背、胳膊、腿,甚至看著流血心理會開心?

如果,孩子表現出這些行為,說明他們內心很痛苦,他們在求救,呼喊人們解救自己。其實,這些孩子大都在缺少溫情的家庭環境中成長,在他們的家庭中得不到關愛,甚至沒有人關心自己,或者用愛的名義被要求著,控制著……逐漸地他們的情感、感覺系統麻木,就好像身體麻木了,這種狀態下體會到的感受是痛苦的,他們也想要找個途徑,活出自己,這種活出自己的方式就是傷害自己。

傷害自己的時候是有痛感的,至少能夠體會到痛的感受,似乎內心麻木的感覺復甦了,就是說,他們想要通過傷害自己的方式活出自己,鮮血直流意味著生命和活力,想要表達,“我還活著,我還能感受”。因此,通常有這些行為的孩子,三番五次通過做這些行為,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同時,他們希望有人看到他們的傷口,希望引起別人的注意,吸引一些關心自己的人到自己身邊,溫暖自己的內心,撫慰他們的冰冷的感覺。

沒有溫情與愛的家庭環境,製造孩子暴飲暴食,自殘,抑鬱等心理問題

再說說上面的“開心果”,當我們在新聞報道中看到某個人抑鬱中自殺,很多認識他們的人會愕然和驚訝,因為他們一直覺得這孩子很樂觀,很優秀,很開朗,挺好的。突然,得知他們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時,大家以為,當時有事情刺激,才會導致發生這樣一個事故。

其實,真實並不然。

“開心果”們平時也有表現出不開心的時候,也想要得到關心和家人的“公正”的待遇,只是家人可能無視、漠視、看不到,或者家人不容許你不開心的時候,抑鬱的情緒會積攢在內心,越積越多,沒有途徑釋放,沒有途徑撫慰的情況下,以最後的某件事情為導火索,發生了並不應該發生的事情。

或許,這些家庭的情感是麻木的,愛的欠缺,溫情匱乏的環境下,這些孩子,沒有希望看到自己活出來的樣子,這會讓人絕望。人最害怕的是絕望,沒有未來,看不到希望的人會怎麼做?

沒有溫情與愛的家庭環境,製造孩子暴飲暴食,自殘,抑鬱等心理問題

有些孩子通過暴飲暴食表達自己,沒有辦法控制自己不吃,沒有辦法停止自己的這種行為,吃完又後悔,然後催吐、過度鍛鍊、排洩等等方式代謝掉這些食物。

他們這是在做什麼?他們為什麼這麼折磨自己?

暴飲暴食的原因很多,比如,工作生活的壓力、生活的不愉悅不開心、貪戀食物又怕胖等等。

我想在這裡說的根本原因是愛的匱乏,他們大都缺愛,內心空虛,這種空虛會帶來很大的焦慮心理,再加上,遇到生活的不愉悅、工作的壓力、快速節奏的生活、追求完美……更會讓人緊張、焦慮,無法釋放。

或許他們本身愛吃,吃食物的過程能讓他們緩解焦慮、體會到快樂,吃完食物內心感到充實和飽滿。其實,他們做這些行為的背後,真正想要滿足的是內心的感覺,就是把愛填到心裡,讓心裡感到充實和飽滿的感覺,而不是把食物填塞到胃裡面去。

當他們把大量的食物吃進去之後,很快體會到內心的抗議-後悔,內心並不同意這樣的“以假亂真”、“偷樑換柱”的做法,所以很快他們會把這些食物吐出來。這個過程是痛苦的,也是帶有很大的負罪感,所以在反反覆覆的過程中,他們想戒掉這種傷害自己的行為,但,可能已經不容易戒掉了。

因為,內心不斷地呼喊,想滿足和體驗內心情感的“飽腹感”,而他們通常認為自己欠缺的是食物,只有吃食物才能讓他們感到快樂。

沒有溫情與愛的家庭環境,製造孩子暴飲暴食,自殘,抑鬱等心理問題

麻木的情感,乾癟的愛,沒有溫度的關心,會製造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還有心理疾病。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生活的孩子們的內心是掙扎的,在不停呼喊解救自己。只是有時候,我們看到的是,一種麻木的、變了妝的呼喊,親近的人看不懂,甚至他們父母也看不明白。

我們要知道,暴飲暴食、劃傷自己,這些方法雖然偏激,不合理,可他們的初衷和內心動機僅僅是為了想活自己。沒有一個人不想愛自己,只是很多人,很多孩子做不到愛自己,失去了與自己內心的聯絡。這些方式,他們只是想找回他們與內心的聯繫,點燃心中希望的火焰,溫暖心理,找回情感,復甦感覺。

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做這些行為,父母需要覺醒和反思家庭環境和對待孩子的態度。父母一點點的改變可以帶給孩子希望,他們會停止這些傷害自己的行為,並且帶來一種“重生”的感覺。

如果,你是成人,你在做這些行為,請了解自己,瞭解自己真正想要表達什麼,然後找到關心你的人,傾述情緒,找到適合的方式找尋自己,學會愛自己。

沒有溫情與愛的家庭環境,製造孩子暴飲暴食,自殘,抑鬱等心理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