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大灣區高校表現如何?

中共中央、國務院於2月18日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這一綱領性文件的公佈預示著世界又一大灣區橫空出世,未來可比肩世界知名三大灣區(東京灣區、紐約灣區和舊金山灣區)。


最新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大灣區高校表現如何?

截圖來源:新華網


粵港澳大灣區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肇慶市,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


這一區域同樣也是除京津地區、長三角地區之外,我國高等教育集群地帶,廣東省坐擁多所“雙一流”高校以及深圳大學等新興實力高校,香港特區擁有多所國際知名高校,澳門特區也有高速發展、潛力無限的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兩所黑馬高校。


眾所周知,城市地區與高校的發展緊密相關,而大灣區四個核心城市均匯聚了代表性高校,這些高校對於本地的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和人才輸送都能夠提供強有力的保證。


恰逢軟科最近發佈了2019兩岸四地大學排名,我們也能從大灣區高校的實力分佈,一窺其前景。


大灣區高校排名情況


小編整理了大灣區進入排名的11所高校的排名情況,廣東地區有3所,分別是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澳門地區2所,分別是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

;香港特區6所,分別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浸會大學。


最新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大灣區高校表現如何?

摘自軟科


在2019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百強榜中,廣東省3所高校實力分佈較有層次,中山大學位列大灣區第5位,兩岸四地大學總排名第16位;華南理工大學位列大灣區第8位,兩岸四地大學總排名第34位;另一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暨南大學排名則相對靠後。兩所澳門地區高校勢頭強勁,澳門科技大學澳門大學分別位列大灣區第7名和第9名,兩岸四地大學總排名第20位和39位。


在單指標數據上,大灣區高校表現得可圈可點。在人才培養方面的留學生比例指標上,上升勢頭明顯的澳門科技大學在這一指標上得到滿分。在科學研究方面,香港大學的科研經費指標得分最高;澳門科技大學的頂尖論文(師均)得分最高;中山大學(廣州)的國際論文(總量)得分最高。國際專利這一指標的得分中,華南理工大學(總量)最高,澳門科技大學(師均)最高。在師資質量方面,香港大學高被引科學家指標(總量)得分最高。從學校資源來看,香港中文大學的辦學經費(生均)指標最高。


粵港澳三地雖然高等教育的起步和歷史不盡相同,但云集了各梯隊高校,既有國際化程度高的港澳高校,又有內地“雙一流”高校及年輕活力的潛力高校,在地緣親近和經濟協同發展的帶動下,有利於形成高等教育集群地帶,吸引大批人才進駐。


大灣區即將迎來更多好大學


作為我國最早對外開放的地區,廣東省在改革開放以來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發展成就。尤其在大灣區政策出臺之後,廣東高教更是動作頻頻:


2019年7月,佛山市人民政府、東北大學與順德區人民政府簽署三方共建東北大學佛山研究生院協議,將在順德博智林機器人谷建設東北大學佛山研究生院,今年將招收第一屆研究生,今後在讀研究生總規模將達到2000人左右。


2019年9月,廣州市政府、廣州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在廣州簽署舉辦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已開始動工建設。早些時間,香港理工大學校長也透露,計劃在大灣區建立分校。


同樣在今年,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新建的消息也備受熱議。北京師範大學堅持此次新建的珠海校區與校本部同水平、同標準的辦學定位,實現與現有校區互補借力、錯位發展。即,新建的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在學校性質、地位上都與北京師範大學相同。


大灣區另一個重要城市深圳,此前已引進了諸如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一批頂尖大學的研究生院開展辦學。就在11月,又傳出消息,中國科學院也即將來到深圳,建立一所由新型科研機構孕育籌建的研究型大學——

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


不僅國內大學青睞深圳,劍橋大學牛津大學耶魯大學等國外一流大學也先後與廣東省市政府、高校、科研機構簽約合作(詳見《繼牛津、劍橋之後,耶魯也要來深圳了!》)。廣東省近幾年已彙集了多股中外和港澳等地的高等教育力量,正在蓄力萌發。


目前,深圳還在籌建深圳音樂學院創新創意設計學院深圳師範大學深圳海洋大學等新校。深圳音樂學院已交由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籌備建設,深圳海洋大學由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承辦。


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要將粵港澳大灣區“打造世界科技創新中心,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廣州市也自2017年開啟實施“IAB”計劃,即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若干個千億級產業集群,進行產業轉型升級。對於大灣區的高校而言,發揮自身優勢,探索學科互補,在產業基礎和政策傾斜的“雙重護航”下,共同參與科研創新和學術研究,將有利於推進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並反哺大灣區自身。


相信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不斷深入,互惠政策的推陳出新,高校間的合作和交流會在更深度的層次上展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