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夢一起躁,致為生活而奔波的我們

有夢一起躁,致為生活而奔波的我們

文 | 小生情感小談

夢想其實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小的時候,我們的夢想都是醫生,科學家,發明家等等,但是當我們心智開始成熟之後,夢想卻離我們越來越遠。

夢想彷彿是一個奢侈的話題,讓我們不敢去討論,腦子裡都是KPI,房貸,車貸以及孩子的培訓費用,所謂的夢想也只是片刻閒暇間我們的自我安慰。

不過,最近我看了《侶行》這部類似記錄片的真人節目,我突然意識到夢想其實未曾消失,只是我們不敢面對而已。

有夢一起躁,致為生活而奔波的我們

一開始並沒有過多關注於梁紅張昕宇,只是覺得他們和很多侶行博主差不多,初心並不一定是為了侶行,可能是為了金錢,但是在看了很多他們的視頻之後,我的想法改變了,梁紅和張昕宇這對夫婦的學識和情商真的太高了,而且還有一個原因,他們是真的有錢。

他們侶行的意義並不是金錢,真的是蘊含著一種夢,一種對生命,對生活,對自然,對科技探索的夢想。他們無所畏懼,索馬里馳騁;他們惋惜歷史,黑科技還原巴米揚大佛;他們真摯相愛,北極求婚,南極結婚。這種種都是我們不可想象的,當然金錢是一方面,但是勇氣也是我們缺乏的必備要素。

有夢一起躁,致為生活而奔波的我們

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甚至現在的95後,00後。但凡擁有一定的財富,必然會揮霍消費,紙醉金迷大概就是人生最好的表達方式。我們很多時候,總是把夢想和財富掛鉤起來,認為實現夢想的最終答案就是擁有足夠的財富,殊不知這種想法已經偏離我們最本真的內心。財富確實可以給人帶來歡樂,但是這僅是一時,我們的精神層面永遠處於被隔離的階段,肉體的歡愉,物質的享受也僅是片刻的滿足,過後也會陷入無盡的迷茫。

但要說夢想和財富無關,那也太自命清高了。但財富對於夢想而言只是催化劑,而堅持才是夢想的必需品。

有夢一起躁,致為生活而奔波的我們

我有一個朋友,孩子先天性畸形,醫生說一輩子都不可能站起來,他那時候的夢想就是有一天孩子可以站起來。雖然受到無數的打擊,但是他還是為此而努力,北上廣深都一一走過,名醫雜醫也一一拜訪,甚至那種偏方也都嘗試,但是無一作用。

但是他還是不放棄,開始陪著孩子做康復訓練,因為護理的費用實在太大,所以他自學了護理,在家裡每天白天陪著孩子做訓練,晚上出去送外賣代駕養家餬口,一天下來基本只能睡個3小時,而且這樣的生活持續了2年多。

大概是奇蹟發生,2年康復訓練之後,他的孩子終於可以晃晃行走,雖然只有寥寥幾步,但是也算不負他的堅持,看見自己的孩子搖搖晃晃向自己走來,他哭的像個孩子似的。

所謂的夢想,其實就是不向命運低頭,不死終有出頭之日並不是一句空話。

暫時的失意並不能代表我們的一切,就像深埋地底的寶藏,僅差一步便可找尋,而這一步就是我們夢想的動力,也是我們在這座城市努力拼搏的理由。

加油!所有為生活奔波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