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笔下的《蛙》:"超我"与"本我"的博弈和救赎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点击右上角“关注”,高山流水觅知音。

玉溪诗语 |#情感#书评系列

莫言笔下的《蛙》:


提起莫言的这部作品《蛙》,我想很多人都不陌生,这就是中国第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它是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也代表了中国当代文学水平的最高造诣。


《蛙》由四封长信和一部九幕话剧组成,主要以一个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一生经历为主线,讲述了实行三十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在民间产生的各种影响,并揭露了中国生育问题上的种种混乱现象,从而表达了对生命伦理的思考。

莫言笔下的《蛙》:


作为高密东北乡远近闻名的妇产科医生,姑姑曾经是一个接生无数婴儿的"活菩萨"、"送子娘娘"。在计划生育高潮到来后,姑姑为了响应党的号召,不惜一切手段,让已生育的男人结扎,让已生育的怀孕妇女流产,从此她变成了人们心中的"活阎王"、"杀人恶魔"。退休以后,深受良心谴责的姑姑,通过口述那些被引产婴儿的形象,让她的丈夫郝大手——一个民间泥塑艺人,为这些孩子重塑"真身",并以这种方式进行忏悔和自我救赎。


01 创作背景和思考方向


提起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莫言在书中写道,他确实有一个姑姑,也是一位从业多年的妇产科医生,不过小说中的姑姑和现实中的姑姑有着巨大的区别。小说中的姑姑年过半百才出嫁,并且嫁给了一个完全不般配的泥塑艺人,而且一直没有孩子,现实中的姑姑却是儿孙满堂,过着平静安宁的生活。但现实中的姑姑确实是触发莫言创作灵感的一个原型。

莫言笔下的《蛙》:


关于这部作品的评论有很多,无论是写作手法还是叙述角度,人性救赎还是纷繁意象,社会意义还是国家治理,都有过很多精辟的见解和论述,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初读这部作品,很多人包括我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小说中的"姑姑"让人印象深刻,但她扮演的更多是一个时代代言人的角色,自身却没有什么鲜明的主体性。从一个乡村接生员,到计划生育政策的忠实执行者,再到晚年的恐惧和忏悔,姑姑这几重身份和角色的转换似乎缺少了必要的心理过渡。所以,对于姑姑内心世界的挖掘和探索,就成了让人非常感兴趣的地方,因为小说在本质上还是写人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姑姑一生走来,披荆斩棘。她从一个正直善良的妇产科医生,到心狠手辣的计划生育干部,中间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她在文革被批斗过,甚至被人捅过大腿、打破过头,但她从未被吓倒,也从未低头求饶。可是到了晚年,却因为害怕青蛙的叫声而夜不能寐,甚至被一只青蛙吓得晕了过去,以至于精神恍惚。这种巨大的性格变化和心理反差确实令人匪夷所思。


为了解开这些困惑,我进行了深入地阅读。后来我发现,其实在小说的很多地方,莫言已经通过一些细节和情节描写,对姑姑的心理变化和人物走向进行了巧妙地铺垫,并且在最后一部九幕话剧里进行了补充说明。


这些发现让我想起了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结构理论,这里面关于"本我"、"自我"和"超我"的论述似乎可以很好地说明姑姑这一生内心世界的波澜起伏。下面我就从这三个方面尝试探讨一下,"姑姑"——这个具有时代特色而又充满矛盾的灵魂人物。

莫言笔下的《蛙》:


02 妇产科医生——"本我"的彰显


首先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


"本我"是潜意识的结构部分,是所有本能的集合,它与生俱来,是人最原始的部分,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是理性的,是意识的结构部分,处于本我与外界之间,根据外部世界的需要来调节并监督本我,遵循的是现实原则;"超我"则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是人格中最道德的部分,代表良心、自我理想,处于人格的最高层,它按照至善原则行事。


这三方面的人格错综复杂,交互作用,从而产生各种思想和行为。本我要求自我满足其欲望,超我则要求自我将欲望压抑下去,自我则调和两方面,依照现实环境采取适当的措施。


莫言笔下的《蛙》:

从姑姑的一生经历来看,她早年作为妇产科医生,最辉煌的那段时间,也是她本我得以彰显的黄金时期。


姑姑生于1937年,学名万心。提起姑姑的身世,那可是非同一般。她的父亲曾经是八路军,并且师从白求恩医生,后来父亲在战争中牺牲,姑姑也就成了革命烈士的遗孤,可谓是根正苗红。姑姑为了继承父业,选择在镇卫生所行医,并学习新法接生,成了一名接生员。


为了革掉旧法接生的命,她第一个给地主的儿子陈鼻接生,后来还给牛接生过。从那以后她的名声大震,只要她的手在病人身上一摸,十分病就去了七分,俨然成了人们心中的"活菩萨"。据说姑姑曾经接生过将近一万名婴儿,那时的她两眼放光,风光无限,就连身上都散发着百花的香气。


虽然由于姑姑的革命身份和家族背景,她是个阶级观念极强的人,但是当她把婴儿从产道中拖出来的那一刻,她会完全忘记阶级观念和阶级斗争,并全身心地沉浸在一种纯洁和纯粹的情感世界里。当姑姑帮母牛接生完小牛后,她那可爱的表情至今令我难忘:"姑姑的口半张着,眼神很慈爱,仿佛那老牛的舌头舔到了她身上,或者她的舌头舔到了小牛身上。"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姑姑是发自内心地热爱妇产科事业,孩子来到世界上的第一声啼哭曾经是她认为最美的声音,她的工作也体现了她的"本我"的一种内在诉求,所以那时的姑姑是快乐的、阳光的和充满活力的。

莫言笔下的《蛙》:


不过好景不长,姑姑的飞行员男友王小倜的叛逃,给了她致命的一击。当她看到王小倜叛逃的反动传单时,仿佛被电击了一般,她的脸色气得煞白、浑身发抖。为了自证清白,姑姑甚至割腕自杀,并写下了一封血书:"我恨王小倜,我生是党的人,死是党的鬼。"虽然姑姑后来被救活了,但是这件事在她的心里留下了很深的阴影,从那以后,姑姑性情大变,她把全部热情都投入到工作上,简直就成了一个工作狂,而这一切只是为了证明她对党和革命的忠心。


在我看来,姑姑的"本我"在割腕自杀那一刻遭到了沉重地打压,她的家族荣耀和光辉历史使得她的"超我"占了上风,所以她不惜搭上自己这条命也要维护家族的清白。因为姑姑所拥有的一切,包括她的医生工作和人们的尊重,都得益于她的红色背景,在她看来,这份荣誉比她自己的性命还要珍贵。正是这样的"超我"意识,使姑姑对工作的热情超过了对生命的珍爱。

莫言笔下的《蛙》:


03 杀人恶魔——"超我"的异化


姑姑在和飞行员分手后,当时的县委书记杨林开始追求姑姑,虽然姑姑并不太喜欢他,但是为了整个家族的利益,她还是决定嫁给杨林。万万没想到的是,文革突然来了。文革期间姑姑遭到了严重地批斗,甚至被当作是杨林的"破鞋",当众遭受羞辱,这对姑姑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当杨林被吓破了胆,居然承认他们通奸时,姑姑再也忍受不了这样的刺激,她像疯了一样,一下子扑到杨林身上,把他的脸都抓破了。


文革以后,姑姑就像完全变了一个人,比以前更加疯狂地工作了。当时正赶上人口高峰,于是计划生育的高潮袭卷了全国。姑姑为了响应党的号召,担任了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的负责人,她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绝不放过一个"坏人"。


严格执行国家政策自然没有错,不过姑姑对于政策的落实手段却过于残忍。她为了追捕超生的耿秀莲,居然眼看着她沉到水底才去搭救,结果耿秀莲死了;她为了让侄媳妇王仁美去做流产,威胁用拖拉机拉倒街坊四邻的房子,结果王仁美因为做手术大出血,也死了;后来一个侏儒孕妇王胆也在她的穷追不舍下,惨死在了船上,唯一幸运的是,她的孩子被救活了。那些年,在姑姑的手里,有2800多个胎儿被夺去了生命,而姑姑也从"活菩萨"变成了"活阎王"。


中国当时的民众受多子多福的传统道德观念影响,她的这种行为是不能被民众理解和支持的。虽然姑姑也曾经觉得她的做法"没道理",但她依然认为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她甚至说:"我不怕做恶人,总要有人做恶人。即便是真有地狱,我也不怕,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姑姑的"超我"再次战胜了"本我",她对于生命的热爱已经完全被对国家的忠诚所颠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一切听从党和国家的号召,党和国家要求我们做出牺牲,我们不假思索就会这么做,有了这么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自然不会感到内疚或者良心上的不安。反过来,国家使命这一最高道德标准,也给了姑姑足够的荣誉感和价值体现,从而"本我"中的良善和对人性的关怀就被彻底淹没了。

莫言笔下的《蛙》:


三国演义里有一句话,"自古忠义难两全,两者相权取其轻。"乍听起来,姑姑的做法似乎正是两者相权取其轻的选择。但是我们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国家作为一种政治机器去控制人口,其目的是把人类作为一个生命整体,让人们生活得更好,而不是去伤害或者惩罚生命。


法国著名哲学家米歇尔·福柯提出过一种"生命政治"理论,其核心就是现在的国家作为一种政治机器,不再像在封建君主制下,运用权力去杀生,而是通过关注民生,比如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寿命、健康等指标来调配资源,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从而让人们生活得更幸福,让人口更好地繁衍下去。


所以说,计划生育的根本目的是要投资生命,让人们过得幸福,而不是要流血牺牲。姑姑在不惜牺牲那些孕妇的生命,来维护"连续三年没有一例超计划生育"这一荣誉时,已经背离这项政策的初衷。姑姑以这种道德化的"自我"即"超我",作为自己的唯一行为指南,完全忽视了"本我"对生命的诉求,这也是小说中姑姑典型的人格结构特征。


莫言笔下的《蛙》:


04 重塑真身——"自我"的救赎


退休后的姑姑发誓再也不做人流手术了,因为她实在受不了了。姑姑说,她一听到负压瓶发出的"咕唧咕唧"的声响,就感觉心脏被一只大手攥住了,越攥越紧,痛得浑身冒汗,眼冒金花,这种反应真的很可怕。


后来,姑姑突然嫁给了泥塑艺人郝大手,原因竟是因为她酒醉后走夜路,梦到被一大群青蛙围攻,仓皇逃命中恰巧被郝大手救了一命。从那以后,姑姑认定是当年那些被她引产的婴儿前来找她讨债,所以她就通过口述,让郝大手帮她还原那些婴儿的模样。她将还原出来的泥娃娃摆放在屋子里,每天烧香供奉,希望有一天他们能够投胎转世,自己也可以因此得到救赎。

莫言笔下的《蛙》:


看到这里,我们一定会奇怪,为什么姑姑,这样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竟然相信投胎转世这种说法?而她从当年的煊赫一时到现在的悲凉凄苦,又经历了怎样的内心挣扎呢?


弗洛伊德有一个著名的"冰山理论",他把心灵比喻为一座冰山,浮出水面的是少部分(仅占1/7),代表意识,而埋藏在水面之下的大部分(6/7),则是无意识或者潜意识。无意识通常是指那些不会进入意识层面的东西,比如,内心深处被压抑而无从意识到的欲望,秘密的想法和恐惧等。但无意识具有能动性,它可以主导一个人的行为并对人的性格和行为施加压力和影响。


当一个人的某种想法、欲望或冲动,有了被压抑的感觉,就说明它被意识到了。那并不是一种真正纯粹的无意识,而是被意识判定为不正当的东西,从而被封存起来了。


莫言笔下的《蛙》:

其实姑姑的"本我"是抵制这种残害生命的行为的,可是在强大的"超我"制约下,姑姑并没有感觉到这一点。当她最终退休,离开了那个让她倍感神圣,也带给她无限荣光的工作岗位时,这种被压抑的潜意识才转变成意识,从而被觉察到。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变化,正是"自我"在"本我"和"超我"之间调节的结果。


在小说第五部的话剧里,作者也对姑姑的角色转换做了一些补充说明。姑姑跟蝌蚪,也就是小说中的"我",一起回忆了曾经因为超生被她害死的三个女人临死前说的话。姑姑说,张拳老婆(耿秀莲)临死前说:"万心,你不得好死!"王仁美说:"姑姑,我好冷……"而王胆却说:"姑姑,谢谢您救了我的孩子。"


三个女人濒临死亡时说的三句话,表现出了三种不同心境。一是刻骨的仇恨,二是无奈和痛苦,三是让人听之欲哭的谢意。而姑姑在目睹这一切的过程中,也逐渐意识到了生命的可贵。后来,在那个被成千上万只青蛙"围追堵截"的夜晚,姑姑所迸发出的巨大恐惧,彻底把被压抑多年的"本我"释放了出来,那一瞬间,姑姑分不清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梦境,她的意识彻底混乱了。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姑姑到了晚年,突然开始迷信,甚至有些神志不清的原因。

莫言笔下的《蛙》:


小说的最后,姑姑为了所谓的"赎罪",竟然同意用被毁容的陈眉代孕的方式给"我"生一个儿子,以弥补"我"的原配妻子王仁美和孩子的死。更可怕的是,在陈眉生完孩子后姑姑用"狸猫换太子"的方式欺骗她说孩子是一个死婴。这样一种欺骗使陈眉原本燃起的一丝活下去的希望被瞬间摧毁,致使她最终疯癫。


姑姑的这种做法不能不说非常荒唐,如果我们都以有悖人伦道德的方式进行赎罪,那么这种赎罪并不是一种善行,而只是内心"超我"的又一种伪装。


05 结语


通过深入剖析莫言的《蛙》,我们终于找到了连接姑姑人生各个阶段内心世界的桥梁,本我,超我和自我之间的博弈和转化,使她的人格结构得以完整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小说的最后,姑姑说:"一个有罪的人不能也没有权力去死,她必须活着,经受折磨,煎熬,像煎鱼一样翻来覆去地煎,像熬药一样咕嘟咕嘟地熬,用这样的方式来赎自己的罪,罪赎完了,才能一身轻松地去死。"


莫言也曾经在书的后记写道:"写完这部书后,有八个大字沉重地压着我的心头,那就是:他人有罪,我亦有罪。"


我想莫言正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告诉我们,当一个人因为外界赋予的权力、地位、荣誉等表面的东西而异化了自己的道德信念,其所带来的成就感和价值感不过是过眼云烟,不堪一击。只有当内心最真实的人性得到彰显和释放,我们的心灵才能够真正被净化,并感到轻松自由。但生命本身是无法被救赎的,包括写作、忏悔等各种方式,都不能换回一个鲜活的生命,所以《蛙》留给我们的将是对心灵的叩问和永无休止的思考。


莫言笔下的《蛙》:


作者简介:玉溪,一个爱读书、爱写作的会计师,希望用文字丈量生命的宽度,做一个真实善良、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