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三头宴”来历讲一讲

三头宴指得是“拆烩鲢鱼头”、“清炖蟹粉狮子头”、“扒烧整猪头”。


扬州“三头宴”来历讲一讲


清蒸蟹粉狮子头

《资治通鉴》上讲,当年隋炀帝带着嫔妃随从,乘着龙舟和千艘船只沿大运河南下时,“所过州县,五百里内皆令献食。一州至百舆,极水陆珍奇”。杨广看过了扬州的琼花后,特别对扬州的万松山、金钱墩、象牙林、葵花岗四大名景十分留恋。回到行宫后,吩咐御厨以上述四景为题,制作四道菜肴。御厨们在扬州名厨指点下,费尽心思终于做成了松鼠桂鱼、金钱虾饼、象芽鸡条和葵花斩肉这四道菜。杨广品尝后,十分高兴,于是赐宴群臣,一时间淮扬菜肴风行朝野。

到了唐代,随着经济繁荣,官宦权贵们也开始讲究饮食。郇国公韦陟宴客,府中的名厨韦巨元也做了扬州的这四道名菜,并伴以山珍海味、水陆奇珍,令宾客们叹为观止。当端上来“葵花斩肉”这道菜时,只见那巨大的肉团子做成的葵花心精美绝伦,有如雄狮之头。宾客们趁机劝酒道:“郇国公半生戎马,战功彪炳,应佩狮子帅印。”韦陟高兴地举酒杯一饮而尽,说:“为纪念今日盛会,‘葵花斩肉’不如改名‘狮子头’’”一呼百诺,从此,扬州就添了“狮子头”这道名菜。


扬州“三头宴”来历讲一讲

蟹粉狮子头


拆烩鲢鱼头

说在清末年间,有一个财主家建造楼房,工人的伙食很差,大家非常不满。一天财主的妻子过生日,他请来名厨办酒,买了一条十余斤重的鲢鱼,要厨师将鱼肉段做菜上席,将鱼头煮给民工吃。 厨师按照财主的吩咐,将鱼头剁下一劈两爿放入清水锅里煮至断生取出,拆去鱼骨,加鲜汤烹制成菜。民工吃后感到鱼肉肥嫩,汤味鲜美。后来厨师在选料和制法上加以改进,最终发展成这道淮扬招牌菜。


扬州“三头宴”来历讲一讲

拆烩鲢鱼头


扒烧整猪头

传说,在这不吃荤吃素的斋戒制度之前,扬州法海寺的一位莲法师,擅长烹调,烧的猪头肥嫩香甜,常以他亲手烧制的扒烧猪头款待施主,食之美不可言,誉为味压江南。后来莲法师把这手绝艺传给庙里的一个厨师和尚。厨师和尚学会此法,就还俗不当和尚,到外面开饭馆去了。按现在时髦的话就是“下海”了,专门烹制扒烧整猪头。制成后先把头肉和舌头放入盘中,再将腮肉、猪耳、眼睛按原位装上,成一整猪头形,然后浇上原汤汁,保持了法海寺莲法师的手法和风味流传下来。 虽然这是一传说,却可以在古籍中找到印证。


扬州“三头宴”来历讲一讲

扒烧整猪头


只有了解沉淀在美食中的历史、文化和民俗,品尝起来才有另一番风味。

黄鼎铭的《望江南百调》词云:“扬州好,法海寺间游,湖上虚堂开对岸,水边团塔映中流,留客烂猪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