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娃出游,这样才能玩出快乐和深度!


看过今年大爆电影《银河补习班》的朋友,肯定对马皓文考试前夕带儿子马飞去旅行,体悟什么是"草色遥看近却无",游玩回来却喜提全级前十的桥段印象深刻。


旅行游玩真的有助于孩子学习吗?是!

我国古语有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如何让孩子到真实的情景中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课题。


但想象总是美好的,很多中国式家长带娃之旅的现实是,上车睡(看)觉(ipad),下车打卡拍照,回来啥也不知道......

带娃出游,这样才能玩出快乐和深度!

如果再有一次机会,你有信心像马爸爸一样把旅行作为孩子成长的"加油站"吗?能帮助孩子"身体和灵魂都走在成长的路上"吗?

出门篇

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心理发展理论"中提出,人的一生有8个心理发展阶段,每个阶段有具体的心理任务,如果上阶段完成得不好,就会陷入胶着的状态,影响下一个阶段的发展。

其中,1—3岁的具体心理任务是"自主",3—6岁的是"主动"。


这说明了,处于这两个阶段的孩子都有获取独立能力,表达自己意愿、想法和欲望的需求,如果父母包办控制或者孩子缺乏表达自我的渠道,孩子就会通过反抗或者表现出不良行为,来获得独立的拥有感。


因此,这个时期,父母适宜性教育的重心应该是,给孩子创造环境和机会,帮助他们获得独立感和胜任感。比如,在旅行出门前,给孩子参与旅行计划和整理行李的机会。

"我的旅行计划"

爸爸妈妈选定了2—3个路线或者地方以后,询问孩子的意见"你觉得这几个地方,咱们去哪个更好呢?"

鼓励他上网查询每个路线的主要景点和特色,帮助他分析各个方案的利弊,供他思考和选择,并提醒"一旦选好了,咱们就不能修改了。"这让孩子更重视自己做出的每一个选择。


确定地点后,开始做旅行计划吧!

对于大龄段的孩子,不妨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策划组织,譬如他们已经学习了《旅行》的主题单元,在"我们的旅行计划"的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取了准备旅行物品、策划活动路线、选择交通工具的相关经验。

小龄的孩子,我们则可以引导思考"你认为咱们乘坐什么交通工具更合适?哪些景点一定要去?"


孩子能在参与家庭决策中,学会发表主张、聆听他人需求、妥协让步,以及逐渐建立起提前计划的意识。

"我的行李箱"

尝试让孩子做一张"行李list",然后给他一个小行李箱,根据清单整理行李。


对于小龄的孩子,可以先由爸爸妈妈做清单,孩子再收拾整理哦!

带娃出游,这样才能玩出快乐和深度!

堵车游戏篇

堵车已经成为了每回小长假都绕不开的话题,很多爸爸妈妈的做法是"一部ipad走天下,堵到天南地北都不怕"。但这种做法不仅有损视力,还脱离了"出门感受世界"的初衷。


没法避免堵车,又怕孩子无聊闹脾气?那么,我们需要在出门之前就准备好一些开放性的玩具和有趣的小游戏。

思维类游戏——"小小观察家"

工具:车标图片、交通标志图片、记录本


每一次堵车都是"全球品类最齐全,参展数量最多的豪华车展",爸爸妈妈可以趁机把提前准备好的车标和交通标志图片拿出来,让孩子找找看,一路上都能看到哪些车标和交通标志呢。


同时,结合实际场景给孩子讲解"这个交通标志代表什么意思?都出现在哪里?看到它我们要怎么做?"


我们还可以让孩子记录下5分钟以内,都看到了多少种颜色的车,每种颜色有几辆。或者,和孩子比赛记忆某一辆的车牌号,看看谁记忆得又快又准确。

思维类游戏——"我是小侦探"


选取车上的某一样物品,每次描述这个物品的一个特点,让孩子猜测是什么,描述者只能回答"Yes or No",比如纸巾盒"四四方方的/里面装了白色的物体/可以抽取"。


语言类游戏——"小小故事王"


给孩子讲述故事的开头,或者提供3—5个关键词,让孩子创编故事。

对于低龄的孩子,爸爸妈妈可以引导孩子观察附近的车辆和车上的成员,尝试描述"他的外形怎么样?他们在做什么呢?"鼓励孩子用带有形容词的整句表达哦。


艺术类游戏——"小小创意师"

工具:橡皮泥、扭扭棒、棉签


橡皮泥、扭扭棒都属于"开放性玩具",与声电类封闭性玩具不同,开放性玩具顾名思义是玩法很开放的玩具,有无数的可能性。

比如橡皮泥和扭扭棒可以捏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造型,橡皮泥+棉签又可以搭成小帐篷、小房子等3D作品。


我们旅行的时候,不妨在背包里放上一些开放性玩具,让它们成为孩子想象力的载体,陪孩子渡过塞车的漫长时光。

旅行篇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形容旅行的意义时,写下了一句话"在异质文化的包围下、在孤立的生活下最大限度挖掘自己的脚下。"一个人需要去往陌生的地方,接触不同的人,才能看到真实的世界,从而反哺内在的自我。


带着孩子旅行的意义也在于此。

他们在与自然的接触中获得更敏锐的感知力,在陌生喧闹的人群中用力地观看、倾听、感受,也因此也变得更多元和包容。


当然,除了吸取精神上的养分,爸爸妈妈也可以通过一些任务设计帮助孩子,掌握在真实环境中生活的技能。

"小小旅行家"


提前搜索要去的景点图片和介绍,让孩子在《我的旅行手札》中记录下来,小龄段的孩子采取剪贴的方式。

在旅行的过程中,引导孩子对比观察"这里有什么不同?",并思考"为什么会不一样?"这有助于建立孩子的批判性思维。


如果我们要去的是展会或者博物馆,父母最好先查阅展馆的主题和资料,把提前介绍给孩子,再让孩子带着了解和问题去看,这样孩子会更加主动地观察、思考和获取信息。


在当天行程结束以后,和孩子一起通过语言、画画、符号、数字和图片等方式复盘接收的信息,记录下当天的感受和体悟。

带娃出游,这样才能玩出快乐和深度!

"我的零钱计划"


我们在旅行的路上,肯定都遇到过孩子嚷嚷着什么都要买的情况,其实这也是培养孩子财商的契机哦。


爸爸妈妈可以事先和孩子约定好"妈妈每天会给你20元,你想买的东西都要从这笔钱里支出,用完了就没有了,如果你当天没有使用,第二天能多拿5元。"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需要去衡量"哪样东西是我最想要的",他慢慢会学会克制,获得延迟满足和管理金钱的能力。


另外,在旅行前,我们还可以和孩子商量要给谁买礼物,一起列一个"礼品清单",写上初步计划和价格,这样到了特色景点,孩子就能有目的有选择性地参与礼品的挑选。

" 这就是......!"


我们可以结合出游的季节,让孩子在旅途里收集"季节的证据"吧!

也许是淮河边一眼望不到头的金灿灿稻子,也许是秦岭枯瘦、轻盈如蝴蝶般随着朗朗秋风起舞的落叶,也许就是香格里拉姹紫嫣红竞相开放的菊花......


我们还可以像《银河补习班》的马爸爸一样,结合眼前的风景让孩子用心感受什么是"落霞与孤鸢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什么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这些在真实环境中的感受是深刻的,也是灵动的,孩子会体悟到更多流动的、细腻的东西。

教育并不只发生在课堂中,真实的世界就是一个天然生动的大课堂;

探究也并不仅是教学方式,而是一种对万物保持热情和好奇的态度。


希望我们的孩子,不论长多大,不论我们是否陪在身边,都能渴望开拓与发现,永远享受探索世界的乐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