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宇的採訪有哪些讓你印象深刻?

小白白噢噢


其實他的採訪每一篇都能讓我印象深刻,真要濤就是最近一篇娛理的採訪吧。那是他二十九歲末的想法和態度,在三十歲這個節點到來之前,再一次展現在大家面前。三十而定,在而立之年愈發堅定,他肯定有過不少次的迷茫和痛苦,而像他自己說的,不斷逼迫自己不斷給自己壓力,使得自己有所突破,人生這條路才會越走越寬闊。

看他的採訪總能讓人舒心,他就是他,是不變的他,同時也是在改變的他。你能從他的採訪裡看到他對未來充滿了信心細心描繪美好的藍圖,也能看出他對著急焦慮不安這種成長道路上必有的情緒毫不掩飾。於是很容易的,你會隨著他的文字笑跟著文字哭,而最最重要的一點,你體會到安心,他可以在人生道路上大步向前的同時欣賞沿途風景,而你在身後一點一點看著他的背影越發堅定越發強大,會心一笑。

“只要你是一把鋒利的劍,在哪裡都可以切到任何的東西。”



犬夜叉坐下


其實有很多,白宇的採訪從以前到現在內核都是一直不變的,自古華山一條路,白宇之前說過的一句話,他自己本人也是這樣做的。

那我先貼一篇最近的採訪吧。

白宇說自己是一個很幸運的人。

的確,中央戲劇學院科班出身,一畢業就簽了公司也一直有戲拍;在28歲的那一個夏天受到關注,擁有了更多的機會和愛他的粉絲;不是少年成名也不是大器晚成,30歲前事業走上正軌,一切剛剛好。

2014年,流量明星的概念興起,白宇也曾對“流量”有過羨慕。也是在那一年,剛從中戲畢業沒多久的白宇,遇到了對他影響很深遠的一部戲——《少帥》,老戲骨李雪健老師讓他明白了做一個演員最好的樣子。

後來,白宇也成為了一位“流量”,但幾年前就紮根在腦海裡的踏實做個好演員的想法,讓他沒有迷失。他找到了屬於自己30歲這個階段的關鍵詞:堅定。

白宇說過往的日子沒有走過彎路,這樣順利的人生經歷讓他成長得自信樂觀。

白宇的30歲,沒有迷茫、惶恐、擔心這些詞,他向我們呈現了30歲可以有的另一種面貌——

他肯定過往,30歲的自己會對20歲的的自己誇一句”不錯,做得很好”;也堅定了未來,他認為演員這一行是可以做一輩子的,沒有必要去刻意轉型;當下需要做的是,如果不想被淘汰,就與壓力堅定對著剛,然後不斷進步。

今年過年白宇沒有回老家,疫情期間他一直在《謝謝你醫生》劇組隔離,父母從過年前的兩個禮拜開始就來劇組陪他,一起生活了一個多月,這是近五年來,他和父母相處時間最久的一次。

站在30歲的門檻上,出演一部醫療職場劇,正逢全球性的疫情,白宇對《謝謝你醫生》、對生命、對親情、對“三十而立”都有了更新的理解。

娛理:在第一批90後進入三十歲的2020年,遭遇了這樣一個全球性的疫情,會讓你對人生、對生命有新的思考嗎?

白宇:對,是有一些感觸。我看到了很多年輕的醫護人員,主動提出去前線支援,各行各業也都有堅守在自己崗位上去服務大眾的年輕人。可能在一切都安好的情況下,我們意識不到這些,現在社會上也有很多人說年輕人不知冷暖什麼的,但其實疫情期間反映出來的是,很多年輕人都是很棒的。

娛理:你現在拍的《謝謝你醫生》講的是醫務工作者的故事,這次疫情的相關新聞,有沒有讓你對醫生職業有新的理解?對你拍這個戲有幫助嗎?

白宇:其實疫情還沒有開始的時候,之前因為要拍這個劇,我就對醫務工作者做了一些瞭解。有一句話,以前我的體會不是很深,就是“很多醫生其實自己病得很厲害”。因為他們長年累月不能按時休息、不能按時吃飯,比如說上手術檯一站就是一天。瞭解到這些事之後,我覺得有一句話說的就是他們——點亮別人,燃燒自己。

再加上這次的疫情,讓我覺得醫生真的是白衣天使。他們完全可以不去前線,來換自己的身體健康,但是他們選擇了這個職業,選擇了去治病救人。醫生角色的演繹和這次的疫情讓我對醫生職業真的是充滿了敬畏,充滿了尊敬。

娛理:疫情這段時間是怎麼度過的呢?

白宇:我的媽呀!這段時間就是睡覺、吃飯、看電影、看劇本、看新聞、打遊戲,我也不知道還能幹什麼了。我基本上是沒出門,確實一開始的時候,你會有那種不能出去好難受的感覺,但是那會兒疫情非常嚴重,一是不安全,二是別人也不知道你到底安不安全,你出去反而給添亂了,那還不如就自己安安心心待在房間裡。

娛理:所以看了哪些好看的電影?

白宇:我平均一天至少看一部,現在已經是看一眼電影的簡介,只要不是特別不感興趣的我都會看,比如說我前兩天剛看了一個二戰題材的三部曲,《我們的父輩》,就很好看。

娛理:就要迎來30歲生日了,有沒有什麼接近30歲時開始在意和擔心的事?

白宇:

頭髮髮量,哈哈哈哈。因為最近一段時間工作強度太大,整個人狀態也不是非常好,然後那會兒掉頭髮就掉得很嚴重......這個其實是開玩笑的,我覺得真正會讓我覺得擔心的,其實是因為疫情期間跟父母一下子連續待了一個多月,你會深刻感受到自己都30了,那父母多大了,那我覺得就要儘可能去關心、去愛護、去多陪陪父母。我其實算是比較熱愛生活的人,疫情之後,我覺得我應該去更加熱愛生活,去愛父母。

娛理:父母現在管你管得多嗎?

白宇:多!他們還是把我當孩子一樣的,真的是就像所有人的父母一樣,孩子在身邊恨不得一天給孩子吃八頓飯。“餓了嗎?給你盛碗飯,給你吃”,然後給你盛那麼一老碗!我的媽呀!我說媽,我得減肥,我不能吃這麼多,“沒事,那就給你撥去一點”,然後就只撥去那麼一點點。

回看這30年的人生,白宇說最讓自己滿意的決定,就是當年和媽媽一起決定考中戲。

上高中的時候,白宇是學校擊劍隊的,當時完全可以以體育特長生的身份去考別的院校。後來他還學過一段時間播音主持,老師語重心長地告訴他說,“我覺得你適合學表演”,於是白宇才知道還有表演這個專業。

白宇說自己運氣很好,一畢業就接到了戲。如今,找到他的項目,基本也都是他想接就能演到的。

去年,白宇又接了一部自己很喜歡的戲。這部劇和這個角色,甚至對即將進入30歲的他,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讓他“三十而定”。

娛理:現在找到你的戲大多是些什麼類型?是你所期待的嗎?

白宇:什麼類型都有,只不過想達到自己預期的,或者說你一看這個劇本你就陷進去了,這樣的還是比較少的。像我去年拍的一部戲,當時劇本拿過來之後我就看了,我是晚上大概9點多接到這個劇本的,就一直看,看到早上5點多,我就看了一夜,你不看完根本不可能入睡。

白宇,圖為受訪者提供

娛理:這部戲的拍攝有沒有給你什麼收穫?

白宇:我飾演的這個人物身上,有一些東西非常打動我,也挺影響我的,就是他的一顆赤子之心,堅定地去追尋真相。尤其是做我們演員這個行業的,應該保有一顆赤子之心。

這個角色應該是我演這麼多劇裡面最投入的一次。也不是說我以前演戲都不投入,但是能夠感受到那種不一樣的感覺。

這個角色到中後期,需要整個人看起來很憔悴,每天晚上都睡不好覺,那段時間我就有刻意去調整自己的狀態。我們是晚上的戲相對比較多,常常收工就已經很晚了,但是為了讓自己再熬一熬,我有可能回去之後還會再待幾個小時不睡覺。我以前幾乎沒有眼袋,但是在那部戲裡,每天就熬出眼袋了,後來眼袋消失得很慢,基本上不怎麼消失了,我就很頭疼。

今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不管做什麼事都更加堅定了。以前會聽取很多意見,會去想很多東西,今年突然一下感覺自己比以前堅定了好多,我想其實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源自於這部劇和這個角色賦予我的一些東西。

娛理:從去年開始你提過好多次“堅定”這個詞,之前是有過動搖或者迷失嗎?是什麼時候開始開始有堅定這種感覺的?

白宇:迷失倒不至於,但是肯定會有動搖,在各種各樣的選擇上都會動搖,現在漸漸堅定了自己到底想做什麼,想要什麼。大概是在小半年前,漸漸對“堅定”的感受越來越深刻。其實也沒有發生什麼特別的事,但你的心裡就是會感受到。

娛理:是在《鎮魂》帶來的那一波熱潮之後,慢慢沉澱下來的一種感受嗎?

白宇:也還好吧,那會《鎮魂》已經播出很久了,有可能是因為經歷過那些事,然後又經歷過後面的一些事,反正我覺得能讓人改變,其實就是你經歷的多了,人就肯定會有所改變的。

娛理:你之前說過成名讓一切更難了,一方面聽不到真實的聲音,一方面更加難以專注了。去年這個情況有慢慢好轉嗎?

白宇:肯定會有好轉,因為那會兒剛剛受到關注,最火的時候肯定和後來是不一樣的。現在會好很多,這個事情跟我自身也有關係,我跟大家那種交流的情況,大家也會明白,OK,你是不需要我來跟你說這樣的話了,你還是這樣的你。

娛理:想知道對你演技的一個真實客觀的評價,你會去參考哪些朋友的意見?或者會去哪些網絡平臺看?

白宇:說實話我也不會刻意找朋友去評價我某部戲演得如何,因為我心裡已經有一個對於自己的評價了,我其實是一個對自身要求比較高的人,我的自我要求已經高出我身邊朋友的要求了。

如果我自己覺得不滿意,哪怕我朋友說很好,我都不會聽。如果真的我自身覺得OK,哪怕朋友說不好,我也會覺得其實挺好的,其實就是更相信自己了。

從2009年考入中戲算起,今年是白宇接觸表演的第十一個年頭了。

19歲剛入學那會兒,白宇回憶自己很天真很單純,心氣很高,覺得能成為中戲的學生,以後出來就是明星。

大二開始,一些劇組來學校挑演員,第一次試完鏡之後,白宇突然明白,原來自己什麼都不是。當這樣的感受出現之後,類似的感受會越來越多。

白宇發現,周圍同學認識到這一點比自己都要晚一些。比如說大家一起去看電影、看話劇,會聚在一起評論說哪裡不好,看到的全是不好的地方,看到一個表演會說,“我上去能比他強”。但白宇開始意識到這種想法和狀態是不對的,他會去反思:如果別人真的哪哪都不好,如果你真的知道怎麼演好,人家為啥不選你呢?

20歲那一年,學生白宇認識到了自己和一個好演員的差距,但對於未來的十年,他並沒有設想和規劃。如今30歲的白宇又如何看待當下和未來的表演事業呢?

娛理:2013年大學畢業,2014年你接觸到《少帥》這個戲,讓你明白演員是一個要沉澱下來的職業,但是2014年又是流量概念開始興起的一年,從那時開始資源向流量去傾斜,想做一個好的演員,似乎也要去遵循所謂的流量時代的規則。這對你當時已經建立好的想法會有一些衝擊嗎?

白宇:說實話,那會兒我壓根就沒想太多,當然會羨慕,可以一下子就好像很厲害,但是那會完全沒有想讓自己說是一夜成名這樣,我從來沒有想過這些事,就覺得先好好拍戲了。因為上大學的時候,我就感覺自己稍微覺悟早一點,知道應該踏踏實實去演戲、去鍛鍊、去磨練,演員其實就是經歷時間的沉澱、經歷和各種各樣好演員的合作,你就會越來越好。

《少帥》劇照,白宇

娛理:流量時代從2014年開始發展到現在,雖然大家都會說要做一個好的演員,要回歸到作品本質,但是這個圈子的玩法,還是會受到流量概念的束縛。

白宇:現在流量確實是很多人都看中的一個東西,但是我覺得不管你是不是流量,好的演員永遠不會被這些所影響,就像我的偶像黃渤老師,他其實不算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流量演員,但是他的戲很多人還是會看。流量其實是一件好事,比如說如果黃渤老師也是一個流量演員的話,他演得又好,他又有流量,那多好。

娛理:現在也有一種觀點說男演員到了30歲或者35歲,在戲路上就一定要去轉型、去拍正劇或者去拍電影,你怎麼看?

白宇:我覺得沒有這麼絕對,沒有什麼絕對的一定要轉型或者怎麼樣。演員最應該較勁的人其實就是自己,演員就應該不斷去發掘自己,非要轉型拍正劇,或者非要轉型只拍電影,我覺得沒必要。

你要是真的遇到一個角色,你覺得這個角色太好了,那肯定想挑戰。如果說這個角色和你以前演的角色都不一樣,別人就有可能會說你是不是轉型了,但並沒有,我就只是想挑戰一下自己、挑戰一下這個角色。

如果非要定性定型的話,我覺得好無趣,那我可能會提前退休啊。

娛理:你覺得在娛樂圈的30歲是一個什麼樣的體驗?因為一方面我們看到藝人都保養得很好、晚婚晚育,似乎年齡對娛樂圈的人而言不是個問題;但另一方面好像這裡又是個吃青春飯的地方,很多人都是二十出頭甚至十幾歲就已經成名了。

白宇:我覺得因人而異,而且跟每個人的心態有關係,我也沒有覺得這是一個吃青春飯的地方,因為演戲有各種各樣的角色,需要各種各樣年齡段的人去演。你不斷沉澱,每到一個年齡段的時候,就會有一個新的認知。像黃渤老師,還有很多演員,他們都照樣演,只要你不斷在進步的話,你永遠不會被淘汰的。

娛理:黃渤老師他們這一批40多歲的中生們佔據了很多的電影資源,然後電視劇市場會被30歲以下的一些層出不窮的新人們佔據,我的感覺是現在30~40這個年齡段的演員受到兩面夾擊,一些30+年齡段的男藝人,感覺前兩年還挺紅,這兩年突然聲量就下去了。

白宇:其實你要這麼說的話,可能確實有這樣的情況,應該是有這樣的情況存在,你沒有辦法,你年齡就到這了。所以你不想被淘汰,唯一的辦法就是不斷讓自己進步,讓自己保持一個最好的狀態,隨時該出擊的時候你就可能打響。

擔心也沒有用,因為年齡本來就是隨著時間會增長的,就像你剛才說的,好像30歲到40歲之間的年齡有些尷尬,但是你一直保持自己進步,你到40歲的時候,你不也就把人家給夾到中間了對吧?我覺得這個東西沒必要去太糾結,還不如想想,怎麼讓自己變得更好?

娛理:所以怎麼樣讓自己變得更好,你找到一些方法了嗎?

白宇:

我沒有方法,這個哪有方法,我覺得最好的方法其實就是對自己提高要求,對自己的要求更嚴格一些。你不要跟誰比,你就跟自己比,我對自己提的要求,比其他人對我提的要求還要高。如果我能不斷去達到自己的要求,就夠了。

娛理:不斷給自己提高要求,那你怎麼給自己減壓?

白宇:我覺得有壓力就有動力,在工作中如果我有壓力了,我就讓壓力來虐我,我就跟壓力對著剛,這樣的話我就會更有動力,我是挺默默不服輸的一個人。這方法還挺好的,要是你沒有壓力,一切都很安逸的話,那對自己有要求也沒意義了。

白宇對30歲的自己說

我沒有恐懼過30歲的到來。說實話,我一直不覺得自己像是一個馬上要30歲的人,我一直還覺得我是一個18歲的少年,主要是我心態太好了。

30、40、50,其實任何一個年齡段都不會讓我覺得惶恐,因為人遲早都要面對自己的老去,每個年齡段都應該有自己該去做的事。

我想對20歲的自己說,不錯,做得很好。

想對40歲的自己說,希望10年後你是一個帥氣的中年大叔,有一頭非常非常健康的頭髮。

三十而立,我覺得從30歲開始,自己應該要扛起一個男人該扛起的事,畢竟父母也老了,家裡邊我也是男子漢、頂樑柱,更何況我們這個職業,應該也扛起相對應的社會責任。

都說男人至死是少年,但那是心態,我覺得一個人的心境很重要,你可以永遠保持一個少年心,但是同時你也要做出男人相應要做到的一些東西。

下一個十年,我不知道自己未來會有什麼突破。我還是希望能像之前一樣,不斷逼自己,不斷給自己壓力,我覺得這樣會讓我越來越好。

只要你是一把鋒利的刀,在哪裡都可以切掉任何的東西。


李大笑笑笑笑


18年末的“我們還有信仰”,他談論了自己被更多人認識以後的心路歷程,提出了角色是他的名片。他真的很清醒通透自知,是踏踏實實的演員。

抄一段原話:“非常感謝喜歡我關注我的朋友們。但作為一個演員,我清晰地知道這些熱度是階段性的。這不是悲觀,也無關於自卑或者自信,這是對自己職業的一種認知,用作品說話,角色才是你的名片。不火了會怎樣?喜歡自己的人少了會怎麼樣?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會一直演戲,一直在自己熱愛的事業裡摸爬滾打,因為這就是對自己和對愛自己的人最好的回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