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7萬研究生,21萬大學生在送外賣,我們的大學教育怎麼了

人社部公佈的《新職業——網約配送員就業景氣現狀分析報告》牽動了很多人的神經,報告顯示,我國目前共有網約配送員700萬人。

而今年有超過15%的大學畢業生因為找不到工作而進入網約配送員行業,其中大專以上學歷佔到了11%,大學本科學歷佔到了3%,還有1%為研究生碩士學歷。

我國有7萬研究生,21萬大學生在送外賣,我們的大學教育怎麼了

為此我們欣喜的看到,網約配送員作為一個比較新興的職業,日益發展壯大,特別是吸引到了一些高學歷人才的加盟。

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的大學生,甚至一些研究生學歷人才,就業觀念已經發生了較大變化,不再僅僅盯著事業單位、白領,能夠結合自身實際,自主擇業,找到比較適合自己的職業,充實自我,提升自我,發展自我。

我國有7萬研究生,21萬大學生在送外賣,我們的大學教育怎麼了

但我們感到欣慰的同時,不免又有太多的遺憾和不安,這麼多大學生,研究生從事網約配送,我們的大學教育怎麼了?

要知道,國家為培養一個大學生要花費十幾萬,幾十萬的代價,而一個家庭大學四年也要付出十萬左右的投入。而畢業以後從事如此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是不是一種嚴重的資源浪費?

在此聲明,任何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任何職業都能成就一番事業,更沒有大學生就不能從事網約配送之意,只是覺得我們的大學教育有待思考和改進了!

我國有7萬研究生,21萬大學生在送外賣,我們的大學教育怎麼了

首先,我國嚴進寬出的大學教育模式,使大學成了“自由”的天堂。

高考要經歷嚴格的選拔與近乎殘酷的競爭,由此我們的小學教育、中學教育,乃至幼兒教育都在進行著一場或明或暗變的競爭與較量,多少孩子真正做到了“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用“嘔心瀝血,竭精竭慮”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但是經歷了“煉獄”般煎熬之後的學生,一腳踏進大學之後,猶如步入天堂。過於寬鬆的大學教育,讓學生如脫籠之鳥,得水之魚。

大學課程設置本來就少,有的一天就三節、兩節課,即使如此,有的學生還用盡辦法逃課。坐在教室的學生,身在曹營心在漢不在少數,刷劇地刷劇,玩遊戲的玩遊戲,聊天交友的交友……

我國有7萬研究生,21萬大學生在送外賣,我們的大學教育怎麼了

考試時考題相對簡單,即使如此,部分老師還會劃範圍,考生臨時突擊,作弊的有之,求老師網開一面的有之……

不少學生坦言,大學四年虛度年華,該學的沒學,沾染了一身不良習慣,男生吸菸、喝酒、玩遊戲,女生刷劇、談戀愛……

我國有7萬研究生,21萬大學生在送外賣,我們的大學教育怎麼了

但社會還需要有真才實學的人,當大學生拿著一紙文憑求職的時候,才知道知識與能力的重要,求職無門才知道人生最寶貴的時光,自己虛度了,悔之晚矣!

欣喜的是,國家也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已著手解決這些問題,廢除清考制度,部分學校也清退了一些未能按時完成學業的本科生、碩士博士研究生。但整體局勢還沒扭轉,有待進一步加大力度加以解決。

我國有7萬研究生,21萬大學生在送外賣,我們的大學教育怎麼了

其次大學授課的內容,與社會實踐脫節。

大學傳授的內容,脫離社會,脫離實踐,依然停留在本本上,課堂上,實驗室裡。有的早已過時,有的是本本主義,教條主義,沒有任何實踐性,實用性。

有很多大學生畢業後,半年或者一年的時間,學到的內容比大學四年還要多。比如有的大學學的是設計專業,設計出來的東西,像美術作品,唯美倒是唯美,只可惜好看不中用。而實習不到半年,進步飛快,能運用到實際中去,解決實際問題。

我國有7萬研究生,21萬大學生在送外賣,我們的大學教育怎麼了

再次,專業設置市場化,追求短期效應,沒有長遠的計劃。

在專業設置過程中,主觀化傾向嚴重,在未對專業特色、課程體系、就業前景等問題進行認真分析研究的情況下,僅憑感性認識判斷哪個專業的市場前景好、哪個專業走俏,就盲目地設置該專業,缺乏廣泛的調查和嚴密科學的論證過程,因而帶有很大的隨意性,缺乏科學性。所以很多學生在畢業後即失業,白白浪費了美好的青春和大量的金錢。

我國有7萬研究生,21萬大學生在送外賣,我們的大學教育怎麼了

近年來高校瘋狂擴招,學生人數大大增加,文憑氾濫。

在招生人數迅速增加的前提下,很多教學設施,師資配備沒有相應增加,嚴重滯後,這樣的結果不少大學成了文憑加工廠,文憑氾濫,而沒有相應的真才實學,文憑就越來越貶值,也就不足為怪了。不少大學生畢業即失業。

我國有7萬研究生,21萬大學生在送外賣,我們的大學教育怎麼了

結束語:大學生就業問題是全社會需要關注的大問題,但談就業,先要搞好大學教育,大學教育做好了,做紮實了,作出創新了,大學生有了真才實學,大學生就業還成問題嗎!

大學生強就業先從加強大學生學業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