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戀一更食,莫貪三更色,不動五更氣”是什麼意思呢?

農村老話都是祖先們生活過程總結出來的經驗,一些俗語現在的年輕人聽不慣也不相信,但是想想大多數老話還是在理的。

比如“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就很有道理。

王語認為農村的這句老話是這個意思:

什麼是更

“更”的定義是古代夜間計時單位,一夜分五更,每更分為兩個時晨。一是晚上7~9時,二更是9~11時,三更是11~凌晨1點,而五更已是古人雞鳴而起的時間3~5點。

而現如今的農村年輕人很少有那麼早起床的,只有上了年紀的老一輩,依然保持著雞鳴而起日落而息的好習慣。

一、不貪三更色

意思是三更時候正是休息時間,夫妻不應該同房事。若三更貪色,對男人,女人身體健康都不利。

而且對於農村人第二天農忙來,沒有力氣,當誤莊稼。所謂,老話沒正經事用在這裡挺合適。

老話是老祖宗實際經驗中總結出來的,所以自然有他的道理,建議遵循為好,畢竟健康最重要了。

“不戀一更食,莫貪三更色,不動五更氣”是什麼意思呢?


二、不戀一更食

意思是說:一更的時候不吃東西或者少吃不貪。

在早,農村人一般晚飯時間是晚上4~5點左右,吃完飯去左鄰右舍串門,到了7~9點基本上都熄燈休息了。

現在不同了,現代效率緊,到了古人所謂的“一更”這個點正是自由時間,都想放鬆放鬆,在我們東北有的拉上朋友三五成群的去吃燒烤,火鍋等等。其實這是不良習慣,但現在人很難改正,大多數人認為是很正常現象。說實話我們應該剋制,偶爾放鬆緩解壓力可以,儘量不要經常夜宵,久而久之影響的是我們自己的身體。

三、不動五更氣

意思是早起不要生氣,不是有句話說“一日之計在於晨”嗎,早上是一天的開始,如果心情不好影響一整天。農民習慣還沒亮天就起床,男人去農田走一圈看看,女人開始做早餐,這個時間就是古人說的五更。就連現在農村農忙時,的確也是這個時間起床的。

若在這個時間生氣,男人沒心情去地裡,女人也不想做飯了,甚至一整天什麼都不想做,只剩心煩。

傳說中出自少林寺的“莫生氣”放在這裡講在合適不過了

四、總結:

以上是王語對這句話的理解,歡迎朋友們評論補充不同觀點。老祖宗的俗語值得我們學習,現代人都注意養生,真正能做到“不貪三更色,不貪一更食,不動五更氣”身體自然健康。

仔細觀察一下在王語的家鄉黑龍江省五常市無論是農村人還是城市人能做到的很少,甚至沒有!

各位網友你們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