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教培業的數學課:淺思好未來的教學邏輯

我們現在都知道,好未來以數學擅長,其創始人張邦鑫就是一位數學教師出身,他另闢蹊徑,和團隊搞教研謀發展,共同打造出了學而思(好未來)在數學培訓的霸主地位!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如何去做好一節質量上乘的數學課!

如何做好教培業的數學課:淺思好未來的教學邏輯

如何做好教培業的數學課:淺思好未來的教學邏輯

關於怎樣上好一節課的問題,真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而數學課又有其自身的學科特點。數學分支很細,我主要談一下如何上初中數學課。

關注【校點點】,為您的校區贈磚添彩!

一、熟悉各種課型

按上課的類型傳統分,可有以下幾種類型:(1)新授課(2)複習課(3)習題課(4)講評課(5)實踐活動課。

不同的課型有著不同的特點,如新授課側重於在學生已知經驗或認知基礎上的新知識的生成,注重基本概念的內涵與外延的基本應用與簡單遷移,做到讓學生聽懂學會。複習課則相當於階段性的總結歸納,要建立某一階段(如幾小結,一章,幾章,一冊或幾冊)的知識聯繫,知識網絡,完成由知識點到方法技巧的飛躍,從而形成解題能力,甚至達到影響學生態度情感價值觀的高度。習題課有專題性,如有理數混合運算專題,分式方程應用題專題,二次函數的性質專題等等。在習題的設置,訓練目的,解題方法與技巧等方面有著較高的要求。講評課要深入分析試題或試卷得失分類型及原因,啟發學生能在以後做題或考試中更好地揚長避短,不斷地提高。實踐活動課則以數學課鍛鍊思維,增強動手動腦能力為目的,拓寬知識面,獲得更深的學習體驗。

如何做好教培業的數學課:淺思好未來的教學邏輯

二、做到五個尊重

1、尊重不同的學生上好一堂數學課應充分尊重、關心、理解、信任學生,努力創設平等、民主、和諧的上課氣氛,帶給學生樂趣無限的“數學情景”,同時尊重學生應是建立在如何讓學生在數學上有所發展的基礎上的。

2、尊重傳授的知識數學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傳授數學知識,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沒有知識的數學教學即使有再華麗的教學手段或方法,也都是空洞和盲目的。因為數學課是一門嚴肅的學科,而數學課堂應以是否落實系統的數學知識,是否培養學生數學素養,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目的的。一堂成功的數學課應該讓數學知識本身的獨特魅力來吸引學生,讓學生充分領略到數學所固有的挑戰性。

如何做好教培業的數學課:淺思好未來的教學邏輯

3、尊重教學規律,我們首先應該先尊重知識的內在邏輯結構規律。數學知識本身就是隨著社會、科技的進步而發展的,一般不具有跳躍性。我們對所教內容的處理和課堂教學的設計也應如此。其次,我們要尊重初中學生的心理認知規律,根據他們的生理及心理年齡,對他們進行有效的教學活動。數學學習應建立在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心理認知規律基礎上的。如果學生的心理尚未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不能拔苗助長。任何事物都是按照一定的客觀規律發展的,課堂教學也是如此,既不能好高騖遠,也不能急功近利。

4、尊重教師自身教師既是教學內容的使用者,開發者,又是教學工作的實施者、探索者和創造者。當長期的教學經驗積累到一定程度後,自然昇華形成別具一格,具有鮮明個性特色的教學風格。教學個性應是每位教師的終身追求,是教學的高境界,不應輕易受一些“時尚理論”的影響,應有自己明辨是非、虛心吸取的能力。

如何做好教培業的數學課:淺思好未來的教學邏輯

5、尊重個體差異要給數學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更多的關心、幫助和鼓勵,要在不同課型上為他們設計合適的、足量的數學問題,使他們通過努力而有能力解決,並允許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參與數學教學活動和解決問題,然後用發展的眼光評價他們的學習,從而激發他們的數學學習興趣和信心。對學有餘力且數學有特殊偏愛的學生,則要為他們設計進一步學習探索的數學問題和具有一定挑戰性的問題,幫助他們獲得進一步的發展。而最容易忽略的中等左右學生,可以通過課堂多樣的教學手段,使他們充分挖掘自身潛力,敢於參與,敢於提出問題,敢於表達不同的見解,隨著時間的推移,能收到學習態度轉變,意志力增強,學習能力提高的良好效果。

如何做好教培業的數學課:淺思好未來的教學邏輯

三、開展教學活動

1、在數學遊戲、數學試驗等活動中,關注數學教學本質。

數學活動之後,要引導學生在活動的基礎上自主反思、歸納、總結活動中隱含的或發現的數學規律,讓學生真正體驗和經歷數學化的過程。教師組織的越合理,學生參與度越高,那麼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的效果也就越好。

2、在合作交流中,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

不同觀點、不同方法、質疑等,教師都要耐心傾聽,並引導學生討論,特別要關注學生之間的交流,讓學生用數學語言表達清楚自己的思想,使其做到能讓學生們聽懂並理解所表達的數學思想,還鼓勵不同層次學生之間開展辯論式的討論。

3、讓學生展示解決問題的過程

在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單純關注問題解決與否、答案的對與錯,更要關注學生是怎樣思考的,要善於提問學生“你是怎麼想的”“你還有其他的解法嗎”“你對老師的講解,還有其他的疑問嗎”等問題。

4、重視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自我評價和學生間的相互評價。

關注學生對解題思路的回顧和自我糾錯能力的培養,要給學生自我糾錯和相互啟發糾錯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自我反思及辯論中理解、掌握和運用數學。如果學生在某些題目或內容上有所分歧,教師應客觀公正地進行解決,絕不可偏頗一方甚至說一些消極的語言打擊孩子們討論的積極性,做到既鼓勵了學生正確的自我評價又達到了鞏固教學活動效果的雙重目的。

如何做好教培業的數學課:淺思好未來的教學邏輯

四、不斷探索創新

1、把現代化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探索數學規律的工具。

指導學生在理解算理和掌握基本計算的基礎上,用計算器進行運算和進行簡單數學規律的探索。讓學生自己動手,利用計算機的直觀形象及其數形結合的便捷性探索和發現數學規律。教師則可藉助於互聯網,多媒體等設備備好課,更加直觀高效地上好數學課。

2、樹立新的課程觀,用好教材、活用教材。在充分理解教材編寫意圖、教學要求和教學理念的基礎上,可以根據學生實際,從學生的不同實際出發,從學生的不同經驗出發,創設學生熟悉的教學情境,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重組、補充、拓展和加工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3、合理安排上課時間,創新課堂。上課時,嚴格控制教師講的不要太多,簡單的讓學生自學一部分,難一點的讓學生討論,討論還不明白的老師講。注重公理、定理、性質、公式得出的過程和方法,教師應精講重點,難點,考點,易錯點,注重解題方法和技巧的傳授,變換教學模式,讓學生喜歡。

如何做好教培業的數學課:淺思好未來的教學邏輯

總之,只要數學老師發自內心地去愛學生,用愛去影響學生,去全力地上好每一堂數學課,相信孩子們將來都會成為有用之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