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秀山:小辣椒種出幸福味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重慶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峨溶鎮龍塘衝村突出抓產業脫貧的“治本”作用,抓住“因地制宜”這個核心,堅定不移發展辣椒產業,變“輸血”為“造血”,從根本上確保脫貧效果持續穩定。

重慶秀山:小辣椒種出幸福味

楊秀平正在給辣椒苗壘土。攝影 魯詩勤

小辣椒變“搖錢樹” 村民“辣”味中嚐到甜頭

“去年,我家種了近兩畝的辣椒,收入了一萬元左右。”說起種植辣椒帶來的收益,楊秀平滿臉笑容,“以前種植幾畝的玉米、水稻等糧食作物,還趕不上現在一畝辣椒的收入。”

楊秀平是秀山溶溪鎮龍塘衝村沙溪組人,也是龍塘衝村大力發展辣椒產業的受益者之一。2017年,在當地政府的宣傳發動下,他嘗試著種植了1畝辣椒。

“當年,我們雖然是第一次種,但是幾分地也有兩三千元的收入。”楊秀平介紹說。看著種植辣椒的勞動強度小,經濟效益高,他也計劃擴大種植規模。

“今年還打算再種三四畝,這個種起來是比種糧食要划算點,所以我想多種點。”楊秀平笑著說。不僅如此,他在2018年還發展了30只羊,同時,村裡還給他提供了一份護林員的公益性崗位,相信他們通過自己勤勞的雙手定能把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重慶秀山:小辣椒種出幸福味

陳冬發正在挖土準備移栽辣椒苗。攝影 魯詩勤

昔日貧困戶變身種植大戶辣椒種出“甜味道”

種植辣椒,嚐到甜頭的不止楊秀平。陳冬發是當地辣椒種植大戶,他告訴記者,今年是他家發展辣椒產業的第4個年頭,面積有9畝多,收入也是逐年的增加,今年的收入預計在10萬元左右。

眼前的陳冬發踏實肯幹,產業做得風生水起,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可在幾年前,他還是村裡的建卡貧困戶,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陳冬發是秀山溶溪鎮龍塘衝村漆樹坪組人,家中有5個孩子,其中有兩個孩子屬於不同程度弱智,生活不能自理,為了照顧孩子,平時只能和妻子就近做點臨工維持一家人的生活。2017年,在幫扶幹部的鼓勵下,發展了2畝辣椒,開始發展辣椒種植。憑著勤奮好學、踏實肯幹的精神,2017年,陳冬發一家便摘掉了貧困的“帽子”。用他自己的話說:“你們扶我,我自己也要用力走。”

除了種植辣椒,他家還養了30餘隻羊,5頭牛,2019年年收入10萬餘元,取得了較為可觀的經濟效益。

說到收入,喜悅之情溢於言表,但對陳冬發來說這還遠遠不夠,在自己增收的同時,他還想帶動周邊鄰里一起發展辣椒。陳冬發告訴記者說,今年辣椒採摘的時候,他打算在本村請幾個工人幫忙,每天給他們每人50元的報酬。

重慶秀山:小辣椒種出幸福味

龍塘衝村第一書記文道成正在查看辣椒苗長勢。攝影 魯詩勤

產業得民心黃土變成金

“通過帶動以後,他們覺得辣椒的種植技術不是很難,而且收入又很高,老百姓就直接過來給我說,要種辣椒。今年的辣椒苗已經預定完了,辣椒的發展勢頭還是很足的。”龍塘衝村第一書記文道成介紹說。

通過種植辣椒,老百姓確實是嚐到了增加收入的好滋味,村民們都積極參與到辣椒種植中來。今年該村的辣椒種植面積可達600餘畝,將惠及農戶100餘戶。

目前,龍塘衝村的辣椒產業發展興興向榮,但在2017年,該村在發動種植辣椒時,絕大部分群眾卻持質疑觀望態度,當年全村種植面積只有70餘畝。為了打消群眾疑慮,該村成立了專業合作社,並以“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在2018年帶動群眾種植辣椒100餘畝。通過健全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辣椒產業逐漸贏得全村群眾的認可,紛紛參與到產業發展中來,該村的辣椒種植規模也快速擴大,2019年,全村農戶種植辣椒麵積達到300餘畝。同時,還帶動了其他鄉鎮一起發展辣椒產業。

文道成告訴記者,在辣椒種植中,該村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品種、統一育苗、統一指導、統一銷售”的發展模式,確保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群眾穩定增收。

“產業得民心,黃土變成金。”近年來,龍塘衝村緊抓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機遇,積極調整產業結構,探索發展辣椒產業,特別是鼓勵和扶持貧困戶,讓他們跟上產業種植的步伐,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

文道成表示,接下來,該村還將繼續延伸辣椒產業的產業鏈,新建辣椒加工廠和辣椒保鮮冷凍庫,不斷提升辣椒產業的附加值,讓老百姓最大程度受益。

(作者: 楊麗華 田孟豔 魯詩勤)

(作者單位: 秀山融媒體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