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榮田:返鄉種植櫻桃 創建採摘農業園

譙城區趙橋鄉黃莊一處櫻桃種植園裡,一個個即將成熟的櫻桃掛在枝頭,溫暖的陽光照在含有露珠的果子上,泛著橘色的光芒。園子的主人陳榮田欣喜地查看櫻桃長勢,再過四五天,櫻桃就陸續成熟了,屆時,將會迎來大批採摘遊客,想到那種熱鬧的豐收場面,陳榮田臉上露出了笑容。

  沉甸甸的枝條看得見的豐收

  這片佔地6畝的櫻桃園為第二年栽種,別看樹株不算大,結的果子卻不少。泛著橘色和青色的櫻桃一個個躲在綠葉下,若隱若現。有的枝條果子較多,像是被壓彎了腰,在空中顫悠,令人垂涎欲滴。

  櫻桃園的對面,是一片8畝的桑葚園,也是陳榮田種植的。在他的精心打理下,這些桑樹看起來特別整齊,鮮有旁逸斜出的枝條。枝幹上,密密麻麻的桑葚果清晰可見,大都透著青色,個別泛出了紅暈。

  “櫻桃再過四五天就能大面積熟了,裡面有葛家塢、紫櫻、早豐1號共三個品種,其中,早熟的品種已經有部分成熟,五一節前後就可以大面積採摘了。桑葚相對較晚,得等到5月10日前後才能採摘。”陳榮田說。

  由於去年才開始種植,陳榮田前期只租了14畝地,發展了兩個類型的採摘農業。首年掛果少,又遇到凍害天氣,所以沒怎麼見到效益。

  “從目前的掛果情況看,今年肯定是個豐收年,到了採摘的時候,估計會供不應求。”陳榮田說,他管理比較精細,引進的品種優良,口感好,去年在沒有宣傳的情況下,就引來了大量採摘人群,很多都是經過口口相傳引來的遊客。

  高級技工種地遭到不少冷眼

  從去年的成本投入,到今年的採摘前夕,陳榮田還未見到回本。在外人眼裡,他相當於白忙活了一年,還不如老老實實上班呢!外界對陳榮田的評價就簡單的幾個字:“無法理解!”

  這種強烈的對比,還得從陳榮田以前的工作談起。原來,喜歡鑽研的陳榮田經過多次進修、培訓,身份從農民變身為一名生態能源高級技工,並在譙城區能源辦某了一份不錯的差事。收入不低且穩定,這曾是一份讓身邊眾人紛紛咋舌、羨慕的職業。

  這種羨慕的眼光止於2015年。那年,陳榮田辭掉工作,毅然迴歸田園。“從事沼氣等新能源推廣時,常與種植戶打交道,也學到了不少經驗,內心也越來越喜歡種植業了。”陳榮田說。

  六安的朋友得知他的想法後,與他合夥建立了200畝的桑葚種植基地。當年便見到了效益,畝收益在5000元以上。

  由於各方面原因,2016年,陳榮田返回自己的家鄉,在趙橋鄉黃莊租了14畝土地,繼續發展桑葚種植,並新增櫻桃種植,市場模式全部為採摘。

  “發展農業見效慢,前期基本都是投入。很多人看到我整天與黃土打交道,一年過去了也沒掙到什麼錢,一個個都戴著有色眼鏡看我。就連家人提起此事,也少不了幾聲埋怨。”陳榮田說。不過,沒關係,他會用最終結果證明自己的決定。

  延伸產業鏈條未來前景可期

  “可能跟我的名字有關吧,一直覺得田地就是我施展空間的最好地方。我從事新能源工作中,就很有心,積累和學習了大量關於田管、栽培、育苗等方面的經驗。後來,又自己創造機會,多次跑到外地學習各個地方不同的特色種植業技術。”陳榮田告訴記者,最終讓他動了離職心思的是一次浙江旅遊中的見聞:園子進出口,人流如織,過秤的地方排起了長龍。這種場景讓他激動不已。

  陳榮田說,目前他的種植技術已相當成熟,何時剪枝最合適,哪一年該讓果樹掛果,哪年該讓果樹休整,掛果多少為宜……他講起來頭頭是道。

  其實,陳榮田的最終目標根本不是眼前這片小果園,他一直想尋求合夥人,規模發展農業,把市場鏈條從單純的採摘延伸到銷售和深加工上。目前,他已經遇到了一位這樣的合夥人,準備好好規劃以後的發展之路。

  “首先想到的就是立體農業,發展林下經濟,比如,種野菜供採摘;與廠家合作生產桑葚膏;批量養雞,利用桑樹優勢發展附加值高的桑葉雞蛋等。”陳榮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