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都是讀書日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

讀書也是需要提醒的。

所有的節日都是這樣吧。母親節,父親節,記者節,護士節,情人節……並非只是讓人們在節日之時才去感恩、關注、表達,而是一種溫馨提示,讓人們有所觸動。

肺炎疫情從1月底爆發持續到現在整整三個月了。除了初三、高三畢業班的學生因面臨中考、高考復了學,其它年級,從幼兒園到大學,仍沒有明確的開學日期。大四的學生可能網上論文答辯直接就畢業了,連畢業照都沒有機會拍;大部分學生繼續宅到過暑假也不是沒有可能……

這時候,上網課是一回事,讀書是另一回事。

我看到有人在這個疫情假期讀了二三十本書,還有個牛人完成了兩本書的書稿。

每天都在讀書的人,每天都有很多事要做的人,一定不會覺得疫情期間禁足在家無聊。一定不會發出“太無聊了”的短籲或者長嘆。

有個朋友說他從來不擔心女兒的學習,因為“她閱讀量在那裡”。這是一份令人欣賞的自信和淡定。

他女兒還在上小學,雖然成績只能算中游,但在他的影響下讀了很多書。

小孩子書讀多了,養成閱讀的習慣了,理解力、洞察力、學習力也就慢慢有了。

我見過很多喜歡閱讀的同齡人,也見過很多喜歡閱讀的孩子,套用一句話,“他們的運氣都不會差。”

不論我們在手機上刷了多少篇公眾號文章,聽了多少本書,都無法代替捧一本書(包括電子書)來讀。我至今沒有購買某讀書會的會員,是因為體驗到自己讀書是一回事,聽別人講書是另一回事。

聽別人講書,用一句俗話來說,就像是“吃別人嚼過的饃”。

讀書這件事,別人無法替代。除非整本書讀給你聽。除非像蔣勳講《紅樓夢》那樣精彩。

同樣是講紅樓,白先勇講的我就完全聽不下去。

當然,偶爾我也會在喜馬拉雅搜索某一本書,聽完整地朗讀的那種。不是講書稿,不是某個人嘚吧嘚吧講梗概,不是為了推銷書籍的那種。

當然,如果實在讀不下去,覺得累眼,聽別人講講也是好的,畢竟也是知識的輸入。如果有餘力,還是“親自”讀書的好。

上週,第一次在“多抓魚”上買書。

這是一款買賣二手書的APP。

我很想買一本陶傑的《殺鵪鶉的少女》。這本書已經不再版,我不想在淘寶買影印本,就想看看哪裡能買到二手書。

恰好有人推薦了多抓魚,我就上傳了“到貨提醒”的信息。

知道這本書,是因為那段流傳甚廣的話:

當你老了,回顧一生,就會發覺:什麼時候出國讀書,什麼時候決定做第一份職業,何時選定了對象而戀愛,什麼時候結婚,其實都是命運的鉅變。只是當時站在三岔路口,眼見風雲千檣,你作出選擇的那一日,在日記上,相當沉悶和平凡,當時還以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殺鵪鶉的少女》一直在預訂中,至今沒買到。

期間有幾次平臺提醒到貨,但立刻被別人買走。平臺的預訂規則中還有“集魚”,類似於積分機制,想買缺貨的書,還需要集齊多少條魚的資格。《殺鵪鶉的少女》,需要18條魚。

光有錢不行,還需要魚。

怎麼集魚呢?買書,同時也賣書。

買書得魚少,賣書得魚多。

我決定把家裡的書做做減法。那些讀過了的、沒有收藏和傳承價值的、不會一讀再讀的書,放在多抓魚上賣掉。

不但可以回收資金買新書,還可以“集魚”,給架上的書做斷舍離。一舉多得。

以前我會覺得家裡藏書多是件好事,恨不得也擁有半壁書山。去過烏鎮木心故居,想法就變了。

好像是陳丹青還是誰寫過,木心沒有藏書,他看過的書都在腦子裡。在美國給學生講《文學回憶錄》,就是憑大腦記憶。那時候又沒有互聯網可以搜索查閱任何資料。

書買了四本。《生活良方》已經讀完,柏邦妮的《像邦妮一樣愛你》在讀,另兩本書是《電影劇本寫作基礎》(美,悉德·菲爾德著)和《張岪與木心》。

在KINDLE上同時在讀的是《我的財富觀——安德魯•卡內基自傳》。

都是好書。好書太多了。

日日都是讀書日。

謝謝你在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