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王陽明: 萬化根源總在心

欣賞王陽明詩: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

欣賞王陽明:  萬化根源總在心


王陽明認為,“良知”不在外面,而在心裡,“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是在笑自己從前照朱子方法去格竹子,也在笑當下程朱理學的先生們。

“致知”是《大學》首發,然而《大學》對如何致知並沒有講,朱熹開始大講“格物致知”。王陽明十八歲時,曾拜謁朱子學的信奉者婁諒。婁諒向他講授格物致知之學,王陽明聽後非常高興。他遍讀朱熹的著作,按照朱熹的方法去格物致知,下決心格竹子之理,格了三天三夜的竹子,什麼都沒有格出來,自己卻病倒了。

王陽明由此意識到:向外尋理,這是顛倒,原來“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這個“定盤針”就是決定人生方向的指標,就是人的良知,就是人的本心。“個個人心有仲尼,自將聞見苦遮迷。而今指與真頭面,只是良知更莫疑。”仲尼就是孔子,人人心中都有孔子一樣的心,都可以成為仲尼那樣的聖人,只是耳目之官不思,就把這個“聖心”遮迷了;現在告訴大家“聖心”就是“良知”,“良知”就是“聖心”。

欣賞王陽明:  萬化根源總在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