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農貿:農貿市場發展的問題與機遇

​農貿市場是農副產品生產者與消費者雙方直接進行交易的場所。也就是我們熟知的菜市場;從行業性質來看,農貿市場是城鄉公共服務配套設施的一部分,城鄉商業網點的組成要素,具有較強的公共產品的性質,並附帶有部分商業職能,是國家菜籃子工程重點項目。

農貿市場作為一種傳統的商業業態,是最早出現的商業市場之一,行業發展歷史久遠,存在很多制約其健康穩定發展的因素,有硬件的因素,也有政策、管理等方面的軟件因素——

根據國家數據統計局公示數據展示,在2018年農產品綜合零售市場的成交額便已經達到1876.37億元,農產品零售市場為1018.61億元,詳見下圖【億元以上零售市場成交額】與【各類市場攤位數】(*本文所有數據均採集自國家數據統計局公開數據庫,2019年尚未公開)。


智慧農貿:農貿市場發展的問題與機遇

智慧農貿

(億元以上零售市場成交額)


智慧農貿:農貿市場發展的問題與機遇

智慧農貿

(各類市場攤位數)

在總體市場數量相對穩定的基礎上,農貿市場成交金額保持穩定上漲,農貿市場的集約化程度正在不斷提升。由於國家相關政策調整使得農貿相關行業市場專業化准入門檻高,整體農貿市場數量略有減少,做大、做精仍是新晉農貿市場的首要目標:


智慧農貿:農貿市場發展的問題與機遇

智慧農貿

(商品交易市場數量)

目前,制約我國農貿市場長期發展的因素仍有許多,隨著人們收入與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對生活品質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傳統農貿市場已經很難滿足社區居民的需求,例如:基礎設施陳舊;市電、給排水排汙設施無法滿足現代化市場經營需要;業態佈局缺乏合理規劃;收益率低;人才制約行業發展等…

種種制約因素的掣肘,使得農貿市場的發展往往顯著落後於商超、生鮮便利店等新型業態,而生鮮便利店、大型超市以及部分成功實行“農改超”的新型業態,則依靠它們優越的地理位置、整潔的環境、優質的服務和齊全的商品吸引了大批消費群體,所以我們說以生鮮便利店與大型超市等為首的新型業態對傳統農貿市場的衝擊影響還是很大的。但這並不能改變農貿市場是我國農副產品流通的主要渠道這一重要意義,完善農貿市場管理體系、提升服務質量、優化業態佈局、改善購物環境,同時健全農產品流通體系,形成獨特的品牌優勢。

林鯤科技通過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對傳統農貿市場進行升級改造,為市場、居民提供多種智慧生活服務,促使傳統農貿市場向智慧農貿、智慧菜場、數字農貿轉型升級。

農貿市場的興旺,既關係到百姓的生活幸福指數也關係到政府政績,社會關注度自然非常高。因此,農貿市場的未來必將越來越受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