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食品安全路很長,但未來可期

食品安全路很長,但未來可期

漫談-食品安全路很長,但未來可期

食品安全,法律護航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規範食品生產經營行為,保障食品安全是重中之重。食品安全規範涉及民事、行政和刑事三個法律領域。《食品安全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行政許可法》《行政處罰法》以及《刑法》等法律構建了針對食品安全的基本法律體系。


法律執行層面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質量監督局以及工商管理部門等構建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在針對食品安全犯罪層面,有些地方在經偵部門設置"食藥警察"的部門,對食品安全犯罪進行嚴厲打擊。


根據《食品安全法》規定,應當建立風險監測和評估,設定食品安全標準,對食品生產經營過程進行控制,規範食品經營。


《刑法》規定了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同時規定侵犯商標犯罪,對食品監管部門則按照瀆職犯罪進行規範。


統計北大法寶2020年之前的"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 "共計1438個,其中大部分按照《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條規定的第一檔刑罰標準量刑。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共計3411個,大部分也是按照《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第一檔刑罰標準追究刑事責任。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和侵犯商標犯罪中對於食品按罪有涉及,但是數量並不大。


中國的食品安全一直廣受詬病,"無根豆芽""三聚氰胺""地溝油"事件給民眾帶來的恐懼相信從未消逝。但根據刑事案件數量來講,最終追究刑事責任者較少,究其根源,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食品安全標準、食品添加劑範圍、超標超量、超範圍以及鑑定、檢驗和健康風險評估體系並未從立法層面進行統一規範。


我國幅員遼闊,地域飲食文化千差萬別,標準難以從國家層面的真正制定,比如各地區對於碘的要求不一,食鹽中是否加碘則需要單獨制定並結合實際進行調整。實踐中,認定食品安全犯罪的技術難度高,主要體現在執法難度大,認定違法犯罪的證據鏈很難形成,技術係數高與執法人員的執法技術有待提高存在矛盾,這些都是造成食品安全犯罪雖然年年喊,但是追究責任的數量有限。另外,我國的特殊性在於食品經營的流動攤位和個體工商戶數量大,上升至刑罰的成本高,很多都在行政處罰的層面得以解決,為此形成交了行政罰款繼續違法經營的惡性循環。


2019年6月14日,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印發2019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國務院食品安全辦有關負責人表示,為推動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建立食品安全現代化治理體系,今年食品安全的重點工作,主要包括實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設攻堅十大行動等21個方面。此項活動,可見國家重視對於食品安全的治理,但建立現代化的治理體系確為當務之急和治本之策。


食品犯罪的認定離不開科學標準的制定,伴隨科技發展,我們應當根據科學標準進一步制定和規範食品安全標準,此勢在必行。


疫情期間,關注了一點食品安全的話題,有了一點思考。與大家交流,如食品方面行業專家和行業領袖,期待與大家共同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