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我拒絕了朋友“哭聲免疫法”訓練的提議

看過我的文章的人會發現,2017年我寫過一篇關於孩子哭了要不要抱,要不要有回應的文章。那時候,我身邊有朋友建議我採用“哭聲免疫法”訓練寶寶,聽說這樣大人會很輕鬆,而我拒絕了。

最近看到一個新聞,三個月大的女嬰被訓練獨立趴睡而死亡,哭的聲嘶力竭,卻得不到任何回應,很難想象她是多麼的痛苦和無助,作為一個媽媽,真的不敢看這樣的視頻,而她的親生母親看著視頻孩子都哭成那樣了,也不推開房門看孩子一眼,而是把視頻發到了群裡,一群幫兇討論的熱火朝天,鼓勵她不要去給孩子翻身。她最後說,孩子解鎖了,那些愚蠢的媽媽還一陣歡呼:你又可以繼續追劇了。她那句“解鎖” 其實就是孩子已經無力掙扎,生命危在旦夕。

很多人都在罵她,我又想到了那句“當父母是不需要考試的”,細思極恐,不寒而慄。

這世上很多人根本不配要孩子。

再來說說我當初為什麼拒絕“哭聲免疫法”, 而且是在我還沒開始系列看這方面書籍的時候,我假設自己,如果有一天我遭遇困境,是否希望身邊有人安慰,是否希望有人伸手拉我一把,答案如果是“是的”,孩子的哭聲為什麼視而不見呢? 那也是他對這世間有需求的呼喊啊,當他不會說話,不會走路,哭聲是他唯一的語言,視頻中的孩子最後的吶喊,可以擊穿我一個外人的心肺,都不能喚醒她那個傻子一樣愚蠢透頂的媽媽,真的太無辜了。

我的孩子目前剛剛3週歲8個月,三年前也就是幾個月大的時候,只要聽到他哭,我們都會衝過去看看他,是不是拉了,是不是尿了,或者是睡覺醒來發現身邊沒人,就想讓媽媽來抱抱。我每次都是跑的速度飛奔到他面前,抱起來還要對他說好多話: 媽媽剛剛在做什麼什麼,寶寶是不是醒了看不到媽媽? 媽媽跑的很快跑來啦,你是媽媽最愛的寶貝。。。

現在的他,乖巧、懂事、勇敢,活潑、自信,我想,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我前期不怕辛苦不怕麻煩,舍掉了自己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回應他,和他互動,幫他建立了很強的安全感,他知道無論何時無論何地,他都是被父母無條件接納和愛著的。

每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優秀,可是在養育孩子的途中,請花多一些時間和精力在正規渠道去學養育的知識,請花多一些時間和精力去陪伴孩子,回應孩子,請更多的換位思考,假如你是一個弱小無助的幼兒,你希望得到什麼樣的照顧和回應,你希望你的父母怎麼樣對待你,那麼就請你按照你想要的去對待你的孩子。

曾經,我們每個人都是孩子,可是當一些孩子長成了大人,他們就忘記了當他們是孩子時的感受,還有一些人,不會忘記。我就要做那個不會忘記當我是孩子時的感受,用這樣的角度,陪伴我的孩子健康快樂的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