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扶貧力拔窮根

三重扶貧力拔窮根

三重扶貧力拔窮根

三重扶貧力拔窮根

觀音村是安康市中級人民法院包聯的貧困村,轄6個村民小組,455戶1499人,建檔立卡貧困戶209戶683人,貧困發生率45.56%。

“要找準問題短板,精準靶向發力,早日幫助觀音村群眾脫貧增收,摘掉‘貧困帽’,同步奔小康!”安康中院黨組書記、代院長賀世輝剛剛上任,就深入到包抓的觀音村實地調研。

五年來,安康中院圍繞

產業扶貧、精神扶貧、法律扶貧三方面傾力幫扶,發展加工企業1個,產業扶貧項目4個,修建黨群活動中心、村衛生室、文化休閒廣場、便民橋各1處,觀音村的基礎設施、人居環境、致富產業、新民風建設以及村容村貌發生顯著變化。

產業扶貧走出“造血強基”之路

01

三重扶貧力拔窮根

觀音村生態停車場

觀音村位於任河和盤廂河交匯處,屬於多鱗鏟頜魚核心保護區,河流清澈蜿蜒,自然衝擊而成的水潭和人工鑿成的山洞,成為人們夏季避暑休閒的聖地,富含神話傳說的觀音寨更是觀音村的一張名片,每年來此旅遊觀光、休閒度假的遊人數以萬計。但苦於沒有一個像樣規模的停車場,制約了旅遊業的進一步發展。

三重扶貧力拔窮根

觀音村農家樂

瞭解到這一情況,安康中院順勢而為,籌集資金30萬元在該村建設了一處面積3000平米、規劃停車位60餘個的生態停車場,並將停車場作為集體財產入股當地的度假山莊,2020年前在冊貧困戶可享受分紅,2020年後全體村民參與分紅。如今,觀音村沿河兩岸分佈著6個山莊,數十家農家樂,一到旺季,遊客絡繹不絕。

三重扶貧力拔窮根

村民領取資產收益分紅款

“感謝安康中院的幫扶,讓我領取了分紅款,這以後的日子有盼頭了!”觀音村四組的貧困戶王承意在領取分紅款後高興的合不攏嘴,和他一樣領取分紅款的還有該村151戶585位村民。每年一度的資產收益分紅大會格外熱鬧,群眾在得到收益的同時,更為壯大集體經濟倍增信心。

三重扶貧力拔窮根

“小雞快跑”項目

觀音村的老羅一直為尋找合適的發展產業而苦惱,幫扶幹部得知消息後,動員他發展養雞產業,併為他量身打造了一套養殖經營方案,同時邀請“小雞快跑”項目創始人和陝西土雞養殖協會專家到村傳授養殖技術和指導圈舍建設。剛開始,老羅心裡沒底,但在幹部們的支持和幫助下,他決定先養600只土雞試一試,沒想到,當年就收入6萬餘元。嚐到甜頭的老羅自信滿滿地說“有安康中院駐村幹部的幫扶,我今年要擴大規模,力爭養雞3000只”。在他的帶動下,目前已發展養殖產業大戶3戶。

與此同時,安康中院出資1.5萬元,引導6戶貧困戶建設蔬菜種植園,首期種植蔬菜5畝,為貧困戶增收4300餘元。出資6萬元購買桃子、李子樹苗7500株,培育果園經濟林160餘畝,引導發展花卉苗圃100餘畝,成活率達95%以上,預計三年後年增收可達10餘萬元

精神扶貧治癒“等靠要惰”心疾

02

三重扶貧力拔窮根

法官幹警開展扶貧慰問活動

“以前,很多貧困戶不願摘掉‘窮帽子’,就等著幹部入戶幫扶,‘等靠要’思想嚴重。”貧困戶這樣的心態曾讓扶貧幹部發愁。

針對這些問題,安康中院扶貧幹部秉持“扶貧先扶志”的工作理念,通過思想鼓動、榜樣帶動、獎勵驅動等措施,轉變貧困戶落後觀念,讓貧困戶從“要我脫貧”轉變為“我要脫貧”和“我要致富”,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

觀音村六組村民段某興,52歲仍然未婚,家中既不種植農作物也不養殖家禽,常年要吃要喝,是村裡出了名的懶人。駐村幹部主動上門與其結對幫扶,傾聽訴求,耐心開導,幫助他打開心結,又為他尋找務工信息,經過半年多的交流,段某興開始主動收割艾草賣錢、打零工賺錢,從勞動中收穫回報,更從勞動中得以改變。如今段某興無論是衣著還是精神面貌,由裡到外換了個底朝天,家中農田裡的莊稼長得格外茁壯。

三重扶貧力拔窮根

“扶貧集市”揭牌

2019年9月,由安康中院援建的觀音村“扶貧集市”正式揭牌。該項目涵蓋農特產品展銷、愛心超市、旅遊服務等項目,屬於觀音村集體財產,“扶貧集市”所有收入用於壯大觀音村集體經濟。

三重扶貧力拔窮根

愛心超市

在這其中,愛心超市項目尤為特別,村民可憑積分在超市兌換生活用品,而積分則由安康中院駐村工作隊、村“兩委”會、村民代表組成評議小組,以“誠、孝、儉、勤、和”為核心內容,對村民進行新民風道德評議,每月進行一次評分,每分抵人民幣一元,積分只能在愛心超市兌換物品,但不能兌付現金,以此鼓勵貧困群眾增強信心,自力更生,倡導引領新民風建設。

三重扶貧力拔窮根

新民風表彰大會

除此之外,觀音村每年都會舉行新民風表彰大會,表彰對象為村上的五好家庭、自強標兵、環保衛士、誠信個人等,受表彰村民戴上紅花,登臺領獎,臺下觀看的村民也受到教育。現如今,村民的“等靠要”思想徹底摒棄。

法律扶貧助力“鄉村振興”提速

03

三重扶貧力拔窮根

當事人送來錦旗表示感謝

精準扶貧如何與法院工作深度融合?安康中院立足審判執行工作實際,抽調精幹辦案力量,組建依法審理執行扶貧領域案件工作專班,制定出臺《“扶貧執行”專項行動十條指導意見》,開設涉貧案件快立、快審、快調、快執綠色通道,採取巡迴審理、上門服務等方式為貧困群眾提供便捷訴訟服務,最大限度將法院職能融合到脫貧攻堅工作中。

三重扶貧力拔窮根

拘留被執行人

嵐皋縣何某友、何某兵、李某餘均系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各購買扶貧搬遷房一套,先後與安康市某裝修公司簽訂房屋裝修合同,不料該公司提前收取三人部分裝修款後工程未完工便私自停工。因多次聯繫未果,何某友三人無奈將該裝修公司訴至嵐皋法院並判決該公司返還三人6.8萬元裝修款。但該公司卻遲遲不履行所確定的給付義務,三位申請執行人遂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執行過程中,法官發現該公司沒有任何可供執行的財產,執行一時陷入僵局。考慮到當事人的特殊性以及三個案件之間的關聯性,如果簡單地依法終結此次執行程序可能會打擊三個家庭脫貧致富信心,執行法官經調查發現該公司為一人公司且法定代表人財產與公司財產混同,於是向三位申請執行人釋明申請直接追加其法定代表人王某為被執行人。

三重扶貧力拔窮根

貧困戶領取執行款

法官幾經聯繫溝通,王某卻仍然拒絕履行給付義務。執行法官經銀行查控到的一條轉賬記錄發現了王某所處位置,法院便迅速行動對其採取拘留15日以及罰款強制執行措施。被執行人王某最終迫於執行威懾力,迅速籌集現金,一次性將6.8萬元全部履行完成,三戶貧困戶的損失當場得到挽回。

“扶貧執行”專項執行行動開展以來,安康法院共受理涉貧案件875件,執行標的額達2764.7萬元365名貧困當事人因案件執結而脫貧,佔同期全市脫貧人數的0.3%。對215名涉貧當事人執行救助324.92萬元,協調扶貧部門將16名困難當事人納入精準扶貧對象。

三重扶貧力拔窮根

觀音村觀泉山莊

經過幫扶,觀音村貧困人口由209戶683人減少到11戶20人,貧困發生率由45.56%降至1.33%,村民人均年純收入提高至3600元以上。2020年2月27日,該村與全縣同步實現脫貧摘帽。

“村上雖然脫貧了,但我們仍將一如既往的幫助村民發展致富產業、鞏固新民風建設成果,努力將觀音村建設成為充滿活力,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現代化新農村。”安康中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劉來剛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