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營銷步入絕地求生模式,微信裂變的天命圈在哪?

最近,微信官方頻頻強調了各種封禁新規則,讓許多擅長玩利誘裂變營銷的大佬感覺快要飯碗不保。

如今,在朋友圈最常見的內容,除了各種代購信息、雞湯文就是各類十分勵志的學習打卡分享。微信在前段時間對利誘打卡分享活動做出了嚴令禁止的聲明。


企業營銷步入絕地求生模式,微信裂變的天命圈在哪?

(微信官方舉出的違規案例)


看不慣這些打卡信息刷屏的人紛紛叫好,但也有其他人對此抗議表示每日打卡是一種自我激勵行為,不應該被封禁。微信官方對此明確表示不禁止用戶的自發分享行為,但是禁止商家的利誘分享行為。


企業營銷步入絕地求生模式,微信裂變的天命圈在哪?


但是,微信不止是對這種活動利誘分享的行為進行打擊,在前段時間,微信也同樣禁止了未取得證照的公司轉播視聽節目以及小遊戲進行利誘分享。如今,最猛的裂變獲客方法都已經寫在了微信封禁規則裡。

為什麼微信近期會對這種利誘的裂變形式進行接二連三的重拳出擊?

01

淨化朋友圈環境


從騰訊剛剛公佈的2019年一季度財報來看,騰訊社交廣告的營收比重正在不斷上升,後續騰訊在社交廣告這一領域的業績壓力也會加大。

一方面,利誘分享的確是簡單粗暴有效的裂變方式,微信採取措施及時攔截利誘導致的刷屏信息,能夠給朋友圈廣告填充騰出更多的空間,保持微信的生態平衡。


企業營銷步入絕地求生模式,微信裂變的天命圈在哪?

(2018&2019Q1騰訊營業收入構成)


另一方面,利誘帶來的朋友圈刷屏能夠帶來的用戶參與感正在不斷的降低。在傳播學中,有個詞叫“沉默的螺旋”,即如果一個人感覺到他的意見是少數的,他通常會因為害怕被多數的一方孤立而選擇沉默。

刷屏內容往往是強勢的一方,這會讓許多用戶在感受到朋友圈內容帶來的壓力後選擇沉默,也有許多用戶在面對大規模的有爭議的內容觀點,對部分價值觀不符的好友進行屏蔽,而屏蔽的行為大大影響了朋友圈的內容數量,也違背了朋友圈社交展示的本質。

微信設置了諸多機制限制營銷內容的刷屏,這有利於保障朋友圈的用戶使用黏度,更有利於保障朋友圈廣告的用戶瀏覽次數。

02

讓企業留下“買路財”


首先,微信在自家領地上並沒有完全掌握流量分發大權,許多公眾號接廣告完全是通過自有途徑。

比如,已經被封號處理但是已經家喻戶曉的咪蒙,廣告合作的報價動輒幾十萬一條,而這些流量大號除了給微信提供了一定的用戶活躍度,並不能給微信帶來太多的實際利益,這樣一來,微信辛辛苦苦做起來的微信公眾平臺成為了他人的嫁衣。


企業營銷步入絕地求生模式,微信裂變的天命圈在哪?



其次,連咖啡等知名的小程序獲客案例雖然成為了經典,新世相的課程刷屏帶來的心理震撼也至今仍在,但是許多企業已經功利的將微信當作一個可以隨意傾倒營銷內容的用戶池,企圖在這片池子裡白手起家。

這種方式讓微信又少了許多從企業獲利中分一杯羹的機會,微信大力封禁這種簡單粗暴又有效的利誘裂變方式,能夠促使部分企業主被動選擇騰訊社交廣告進行投放,儘量去實現微信營銷廣告上的“中央集權”。

那麼,面對微信對於誘導裂變的嚴打嚴查,企業除了選擇投放騰訊社交裂變廣告之外,還可以做些什麼?

01

重視私域流量的建設

公域流量是指可以通過競價購買的公共流量,比如朋友圈廣告、百度競價排名廣告。而隨著近年來公域流量的價格不斷上漲,為了節省獲客成本,許多企業開始重視對私域流量的探索。

私域流量是指通過一系列營銷活動篩選沉澱下來的垂直領域流量,不需要額外的流量付費,留存在個人號、社群、小程序中的企業私域流量,還具有精準度高、轉化度高、價格可控等特點。

相比於公域流量來說,私域流量的本質更接近於用戶思維,即把企業與客戶的關係向服務關係和夥伴關係靠攏。目前來看,在個人號、社群、小程序的這些私域流量的管控上,微信仍然是留有餘地的。

企業營銷步入絕地求生模式,微信裂變的天命圈在哪?

(私域流量的引導案例)


企業想要聚集私域流量,核心是做好用戶觸達,聚合小而散的用戶流量。

如今我們逛商場、淘寶購物的流程也發生了改變,商家者淘寶店家會以各種形式引導你關注公眾號或者添加個人號,許多企業也會以免費分享課的形式構建自己的專屬社群,這些都是聚合私域流量的手段。

私域流量的運營大至分為四個步驟:邀請體驗、聚合用戶、提煉篩選、促成轉化。不管是產品試用、廣告推文、新品特價都是讓用戶體驗並聚合的推廣方式,企業也從這些活動中可以篩選一部分用戶或潛在用戶,再配合小程序裂變、拼團優惠、老帶新、社群團購等促銷手段進一步實現觸達轉化。

02

重視內容的創意價值

好的內容是自帶增長力的,優質的內容常常會給商品帶來溢價。當喜茶和歐萊雅、太平鳥等美妝服飾品牌合作,喜茶二字的含義已超出產品本身,它承載了更多的品牌內容和情感,這些使產品擁有了高度的風格自由,也使它成為了奶茶界、聯名界的網紅。

無論內容是基於情感還是知識乾貨,保證內容特徵的鮮明和質量本身就是出色的獲客方式。GQ實驗室依靠出色的創意插畫內容和年輕人情感痛點,產出了無數篇10w+,一年營收兩億。


企業營銷步入絕地求生模式,微信裂變的天命圈在哪?

(GQ實驗室的創意內容)


由此可見,優質內容本身就具有盈利的價值。在市場上,普通的產品可以依靠內容實現自身的差異化,江小白的白酒品質為人詬病,但它依靠瓶身文案內容也算是紅極一時,杜蕾斯也依靠文案成為了無人不知的廣告行業品牌案例。在微信生態中,企業未來需要更多思考的是如何將廣告內容變成受眾並不反感的創意內容,依靠內容帶來的溢價實現自身的優質營銷。

微信此次封禁利誘分享行為,也是一次頗有遠見的做法。企業依靠獎品或者現金來裂變獲客、製造刷屏的確簡單粗暴有效,但是當微信因此被用戶默認為獲利的工具箱,那麼微信中的內容價值將會被掩蓋,而事實上,只有優質內容所帶來的價值才是可持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