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心向黨 傾情禮讚新中國】做一名“感動”的記錄者

【巾幗心向黨 傾情禮讚新中國】做一名“感動”的記錄者

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

【巾幗心向黨 傾情禮讚新中國】做一名“感動”的記錄者

巾幗獻禮建國70週年系列報道(六)

做一名“感動”的記錄者

—— 武山縣融媒體中心 石奇煒

【巾幗心向黨 傾情禮讚新中國】做一名“感動”的記錄者

對於“記者”這職業,最早是從電視上了解到的。初中時,看到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裡的敬一丹老師,她的睿智、優雅、善良,讓我決定,以後也要做一名那樣的大記者。

2016年,我正式加入了記者這個隊伍。還記得剛上班後第一次扛起攝像機,總感覺所有的世界都在我的鏡頭裡,當時臺裡還用的是磁帶,一個短短的會議,我差不多用了一盤40分鐘的磁帶。

然而,日復一日的會議、無休止地跟隨領導下鄉,讓我對記者這個詞產生了懷疑。記者,還是那個在電視裡叱吒風雲、光鮮亮麗的敬一丹嗎?記者,還是那個面對汙水排放老闆咄咄逼人的水均益嗎?記者,還是那個蹲下身子與留守兒童談心的柴靜嗎?

對於記者這兩個字,我陷入了迷茫。

但是,生活中,總有一些感動,讓我們重新認識社會、審視自我。尤其對於記者來說,每天下鄉碰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這些人和事,總會教我們成長,走出迷茫。

去年臨近春節,我們單位做了一檔《春節一線》的欄目,用鏡頭記錄春節依然堅守在工作一線的人們。我和同事採訪了一位鍋爐工,他叫田祿應,已經60歲了,本來應該在春節前辦理完退休手續,和家人過團圓年。但由於工人少,他仍然堅守著最後一班崗。在吵雜的鍋爐房裡,我近乎是喊著問他:“大爺,您今年三十回不回家?”他笑著對我說:“不回,因為要保證大家的供暖。”

看著滿臉煤灰的田大爺,我無限感慨,是啊!多少個除夕夜,當千家萬戶闔家歡度新春時,鍋爐工人堅守在工作崗位,為大家送去溫暖;多少個夜晚,當千家萬戶沉浸在溫暖甜美的夢鄉之中時,供水工人堅守在工作崗位,保證大家的正常用水;多少個夜幕降臨,供電工人堅守在崗位,確保每戶家庭都能看到電視。

很多人習慣拿付出換回報,常常想做一件事的意義是什麼,但總是忘了“做”的本身。而這些平凡的人,在一個角落裡,默默做著該做的事,他們不高大,但很真實。我也茅塞頓開。對於我們基層記者,我們用鏡頭記錄生活中最真實的一面,這就是我們的職責。

今年5月,一次圖書捐贈採訪活動中,我去了一個偏遠的山村小學,從縣城近兩個小時的車程,到學校時,孩子們已經在校門整齊排成一排,他們眼神清澈明亮,像一隻只小鹿一樣透露出好奇與膽怯。為了迎接我們的到來,孩子們專門準備了一個舞蹈,我特別注意到站在第一排的一個小女孩,她神情十分專注,可能是因為高度緊張卻跳錯了動作,不好意思捂了捂臉非常愧疚的看了看我們,又合著同學們的動作繼續跳了起來,我拿著攝像機拍下了這一幕。回想起自己觀看的舞蹈表演,有很多非常出彩的,也有很多比較專業的,但是從來沒有比他們這曲舞蹈那麼純樸歸真,那麼真實感人。

生活中,感動無處不在,對於記者,更是如此。

今年三月,我採訪了榆盤鎮河程村駐村幹部劉亞麗,2015年由於精準扶貧工作需要,她由關兒村調整到河程村擔任駐村幹部,三年多來,她舍小家顧大家,長期吃住在村,工作到戶,摸清貧困底數,找準脫貧路子,持續奮戰,九九圍攻,實現了累計減貧196戶909人的顯著成績,用青春描繪了一名基層扶貧幹部的絢麗風采。可當我的鏡頭對準這個瘦弱單薄的女孩時,她臉上露出了羞澀的笑容,低聲地說“我只會幹不會說。”她是千千萬萬扶貧幹部中普通的一員,她也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感動,真的無處不在,對於很多人來說,領導都是冷冰冰的臉,但常年跟隨領導下鄉採訪的我們,有時候會發現領導也是那麼有人情味,他們的舉動也讓我感動,而作為記者,有幸成為這種感動的記錄者。

今年7月初,市政協副主席、縣委索書記在咀頭鄉調研脫貧攻堅,而我也作為一名記者跟隨採訪。在尹溝村張元林的家中,看到張元林家破舊的房屋,瞭解到張元林家兩個孩子在外上大學,家裡還有一個身患重病的老人,索書記緊緊的拉著張元林的手,告訴張元林“政府絕不會讓你們在脫貧致富的路上掉隊。”在鏡頭裡,我看到索書記嚴峻的表情,還有話裡透出來的內疚。 那一刻,我作為記錄者,記錄了一個貧困地區縣委書記的溫情,以及對脫貧工作的堅定。那一刻,我的確被感動了。

我慶幸我是一名記者,因為這個職業能讓我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特別是讓我有機會感受到一些人世間的最真、最善、最美,也能讓我有機會將這些真善美的故事傳播出去,感染著我,也感染著大家。

做為一名記者,我將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論述和指示精神,努力增強腳力、眼裡、腦力和筆力,真正做到邁開雙腳丈量大地,睜大銳眼洞察天下,開動腦筋深入思考,練就妙筆書寫時代。做為一名基層的記者沒有光鮮亮麗的舞臺,但我用鏡頭、筆頭和感情感動記錄著生活中最真實、最感人的一面,記錄著這個大時代的小場景。

我感動,因為,我是一名記錄者。

【巾幗心向黨 傾情禮讚新中國】做一名“感動”的記錄者

巾幗心向黨,禮讚新中國,每一位婦女應自覺將自身命運同黨的命運、國家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要聽黨話、跟黨走、感黨恩,要堅定理想信念,發揚奮鬥精神,弘揚傳統美德,建設好家庭,教育好子女,發揮好“半邊天”作用,再創巾幗新業績。

【巾幗心向黨 傾情禮讚新中國】做一名“感動”的記錄者【巾幗心向黨 傾情禮讚新中國】做一名“感動”的記錄者
【巾幗心向黨 傾情禮讚新中國】做一名“感動”的記錄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