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血壓計到底準不準?為什麼常常測量血壓結果不一樣?

心血管王醫生


電子血壓計,到底準不準?

電子血壓計的出現,確實方便了高血壓患者進行血壓監測,可以隨時掌握自己的病情變化。但是,很多人用過後又有疑問,電子血壓計究竟準不準?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人體血壓並不是像體重或身高一樣是一個相對的固定值,而是在不斷變化的。人在興奮、緊張、運動時血壓會升高,而飲酒、洗澡後、抽炯時血壓會降低。醫學試驗證明:人在睡眠時血壓最低,上午8~10點時血壓最高,正常人一天中收縮壓(高壓)的變化幅度在20~40mmHg之間,舒張壓(低壓)的變化幅度在10~20mmHg之間。因此,只有每天在同一時間、用同一姿勢測量血壓,才能得到有可比性的血壓值。

還有使用者反映,用電子血壓計在家測量時血壓總是偏低,一去醫院量血壓就高,因此懷疑電子血壓計不準。其實,這種現象叫做“白大衣高血壓”。就是說在醫院的大夫面前,會不知不覺產生某種程度的不安、緊張及精神壓力,以致血壓升高,而在家比較放鬆,量的血壓就較低,這正是人體血壓的真實反映。

以上現象綜合起來,就給人一種電子血壓計與醫生測量的血壓值不符,而覺得電子血壓計不準的印象。

其實,從原理上講,水銀柱血壓計是通過醫生用聽診器來聽血管內血液流動的聲音,來記錄下血壓的值;電子血壓計是基於測量血液流動時對血管壁產生的振動,得出血壓的數值。兩者雖然測量思路不同,但測試結果從理論上講是一樣的。

而且按照國家規定,在取得生產許可證以前,電子血壓計都必須經過臨床試驗。現有統計結果表明,電子血壓計與醫生用聽診器測量的血壓值無明顯差異。實際上,由於每個醫生的聽力反映速度、測量習慣不一樣,或者測量時注意力稍微不集中,可能錯過聽診器中細微的聲音,導致讀數不準。而電子血壓計則不受人為因素影響,測出什麼值就顯示什麼值.從穩定性上講,電子血壓計還優於傳統的水銀柱血壓計。

怎樣對血壓計進行校準

在買回電子血壓計後,您可能對它的準確度心裡沒底,此時可以先進行血壓計的校準:第一次由醫生用水銀柱血壓計測量血壓,休息3分鐘後,用電子血壓計測量第2次,然後再休息3分鐘,最後由醫生再用水銀柱血壓計測量第3次。取第1次和第3次的平均值作為醫生的測量值,與電子血壓計測量值相比,其差值一般應小於10毫米汞柱(133千帕)。滿足這個條件的電子血壓計,您就可以放心地使用了。

我是王藥師,堅持用簡單易懂的文字傳播心腦血管疾病知識,為健康中國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果您覺得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留下一個贊吧!另外,如果您還有電子血壓計的相關問題,歡迎留言,我們共同探討!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王醫生不得不告訴大家,幾乎所有的水銀血壓計都將退出歷史舞臺,隨著無汞醫療的到來,以後我們就只能更多的依靠電子血壓計了。

這是客觀存在的,更何況醫院現在大部分都在使用電子血壓計,那麼大家懷疑電子血壓計準不準到底,以後沒有意義了,因為以後只有電子血壓計。

首先,這種懷疑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很多朋友用電子血壓計測血,常常兩次測量血壓的結果差別非常大,這難免讓人懷疑電子血壓計的準確性。

但是,客觀實情就是以後都是電子血壓計,再一個實情就是醫生護士不可能陪著您,跟著您給您用水銀血壓計測量。而監測血壓是一個長期的任務,只能依靠自己。

還有就是,水銀血壓計,如果使用不正確的測量方法,也會導致誤差,這就是為什麼好多朋友相信醫生,不信護士;其實護士比我們測量經驗豐富,護士每天都給很多住院患者測量血壓,而我們醫生只有沒有護士的時候,才會自己測量。

電子血壓計到底怎麼樣

1、原理:電子血壓計採用的是示波法,示波法是通過測量血液流動時對血管壁產生的振動來得出血壓值的。

2、數值:電子血壓計則是測出什麼值就顯示什麼值,精確到個位,不像水銀血壓計只會讀出偶數,沒有奇數。

3、優點:新型血壓計,測量方便,任何人均可操作,本人操作也方便,無水銀洩露風險。

4、缺點:確實有質量不過關的血壓計,確實給大家帶來困擾,導致大家不信任電子血壓計。

電子血壓計測量方法:

1、先休息5-10分鐘。測量血壓時,安靜、舒適地坐好,兩腿自然分開,全身自然放鬆。

2、脫去上臂衣袖,氣囊袋緊縛於上臂,其△標記應對準肱動脈處;袋的下緣應在肘窩上2~75px,袖帶不宜過緊,不宜過鬆,以可插入一根手指的鬆緊度為宜。

3、上臂應與心臟保持同一水平,冬日注意保暖防止顫抖。

4、上臂周經>800px,應換用400px×1625px的大號氣囊袋。

5、自動測壓過程,患者不能有動作,否則因肌肉運動出現的假波,使測壓失敗。

6、兩次測量中間間隔3分鐘以上,並且部位、體位要一致。

最後,要說一句話:即便是市面上銷售的血壓計都是正規產品,但王醫生始終相信一分錢一分貨!

還要期盼我們的監管部門能夠給力,把好關!


心血管王醫生


電子血壓計到底準不準?為什麼常常測量血壓結果不一樣?

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疾病,對於高血壓患者而言,定期監測血壓是很重要的,隨著自我保健意識的增強,許多高血壓患者家中都自備電子血壓計,主要採用電子脈衝示波法測量血壓值,其中使用最多的是上臂式電子血壓計。

這種血壓計雖然操作簡單,攜帶方便,但經常有人出現測量結果不一樣的情況,電子血壓計到底準不準呢?

電子血壓計的使用是一種趨勢,測量準不準的問題,也是受很多因素影響的,要想測量準確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正規渠道購買

購買電子血壓計要通過正規渠道購買正規品牌,不能隨便購買一些雜牌子的血壓計。

2.校準

電子血壓計使用前需要校準,大部分是出廠時就已經提前校準了,但是建議用前再次校準,可以與臺式水銀血壓計比對,壓力相差的範圍 < 5 mmHg 。使用過程中也要注意應每半年校準一次。



3.四定:定時間、定部位、定體位、定血壓儀。

長期使用電子血壓計,需要定好時間、測量部位、測量體位,同時注意固定測量儀器。建議監測每日晨起血壓、高峰值血壓、臨睡前血壓以及服藥前的血壓值。初次測量要兩隻手都測,之後固定測血壓值較高的那一隻。固定坐位或是臥式體位測量,測量前要儘量放鬆。

使用電子血壓計測量對環境的要求是很高的,要保持環境的安靜,測量時,受測者不能講話或是劇烈活動,最好是能靜坐5分鐘之後開始測量,測量前不能吸菸、喝酒或是攝入其它刺激性食物或飲品,排空膀胱,多做深呼吸,進食一小時內不建議測血壓。

血壓處在時時波動的狀態的,不能保證每次的血壓值完全一樣,但是正常情況下,也不會相差太大,建議多次測量取平均值,但是不要測完一次馬上測下一次,會壓迫血管,可以休息十分鐘在開始下一次測量,做好測量記錄。

電子血壓計需要妥善保管,如果受潮或是電力不足,測量結果也是會出現偏差的。

最後要提醒一點,電子血壓計測量血壓,只是幫助日常監測,不能作為診斷工具,血壓出現任何異常建議及時就醫,不能隨意根據自己的檢測結果更改治療方案。

我是心血管黃醫生,致力於用樸實無華的文字解釋複雜難懂的疾病知識,幫助您管理好自己的身體。您的點贊就是我最大的動力!另外,如果您的家人也存在使用電子血壓計的困擾,請把這篇文章轉給他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