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政協委員建議將11月11日設為“全民公筷行動日”

杭州市政協委員建議

將11月11日設為“全民公筷行動日”

讓“公筷”成為餐桌上的固定角色

李宏 鮑蔓華

2020-04-29期04版

本報訊(記者 李宏 鮑蔓華)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人與人之間保持了適度的距離,也讓使用公筷的話題再次走進大眾視野。多地積極宣傳推廣“公筷行動”,但實質推動困難重重。在日前召開的杭州市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上,杭州市政協委員、浙江傳媒學院教授葛繼宏提議:將每年11月11日設為“全民公筷行動日”。

此前,葛繼宏走訪了杭州天竺筷廠,它所生產的筷子保留著天竺筷不刷油漆、天然環保及燙畫工藝裝飾等基本元素,是杭州的一塊金名片。據天竺筷廠客戶經理介紹,本以為餐飲店還未完全復工,生意可能有些冷淡,沒想到老客戶沒丟,還迎來了新客戶。以往來買公筷的主要是星級飯店和老字號飯店,現在,一些連鎖餐飲店也成為店裡的常客,僅公筷這一項漲幅就達到20%以上,等後續餐飲行業全面恢復時,公筷的訂單還將有進一步的增長。

“採取市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廣泛傳播公筷、公勺和文明就餐理念。”葛繼宏提議將每年11月11日設為中國“全民公筷行動日”。“‘雙11’代表兩雙筷子,非常形象,也容易記憶。”葛繼宏認為,這一天浙江省多部門可以聯動,號召全省家庭、單位食堂自覺履行公筷行動公約,統一製作文明提示牌,向全省餐館、酒店普及推廣,並將其納入日常餐飲管理。

讓公筷行動快速落地見效,要抓一些“牛鼻子”工作。葛繼宏建議啟動“5.11,我筷樂”行動,以校園為主要課堂,讓孩子們“小手拉大手”推動公筷在家庭中的使用;發揮杭州“動漫之都”優勢,打造“筷筷”和“樂樂”的擬人卡通形象,作為“公筷推廣大使”。

葛繼宏表示,公筷使用需要時間和毅力去推進,未必能夠一步到位。更重要的是要持之以恆地堅持,要靠餐飲從業人員、食客,每一個家庭、每一個社會成員參與、配合、自覺踐行,從而讓“公筷”成為每個餐桌上的固定角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