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度數越高,白酒度數質量越好嗎?

中國漫長的歷史文化當中,酒和酒文化佔據著重要地位。酒不僅是一種客觀的物質存在,更是一種文化象徵。幾千年的發展下來,白酒有低度酒、有高度酒,有38°、42°、45°、52°、60°等不同度數白酒。

成品酒的酒度普遍高於50度,一般為55一65度,近年來發展的低度白酒,出廠酒度基本以40度為界限,個別地區的產品酒度有低至28度、18度的。那麼問題來了,很多人困惑“白酒多少度數的最好喝?”“低度酒是高度酒跟水勾兌的嗎?”類似的問題,下面來解釋一下。


酒精度數越高,白酒度數質量越好嗎?


度數與口感掛鉤


清香型白酒,其香味成分含量較少,酒度不宜降到過低,降到45度,便難以保持原酒風味,因此以50一55度為宜。

濃香型與醬香型白酒,原酒中的香味物質較多且含量高,所以酒度降至38一40度仍能基本保持原酒風味,但一旦降至35度以下,就失去了我國傳統酒固有的特色。無論從價格、營養、衛生等諸方面考慮,消費者與其喝28度、18度的低度酒,還不如喝20度以下的釀造酒。

我國白酒以酯香為主體,現階段低度白酒以40度為界限,根據酯香白酒的特點,以40度為限,難以克服口味不夠豐滿的缺點,為彌補其不足,應打破香型界限,多生產些富有營養、健身並具有一定療效的有獨特風格的低度白酒,以適應和滿足各方面人士的需求。

酒精度數越高,白酒度數質量越好嗎?


40.9度白酒最健康

從健康角度,究竟多少度的白酒最為適宜飲用呢?據一些專家研究,40.9度的白酒相對更適宜飲用。畢竟,白酒度數越高烈性就更強,增加身體負擔,度數越低功效就會越小。

美國在1978年對30-79歲的13285名男女居民調查,認為飲用40.9度的白酒或接近這一度數的白酒,每次30-60毫升死亡率最低,並發現適當飲酒不易患心肌梗塞。

俄羅斯的門捷列夫,花了大約20年的時間,發現接近40.9度酒精濃度的酒最有益於人類身體健康。日本醫學家表明,白酒使人體產生溶解血栓的物質“尿激酶”,對預防心肌梗塞和腦血栓有利,所以日本還稱白酒為“長壽水”,但酒精濃度也是40.9度。

這並不意味著其他度數更高或者更低度數的酒喝了就對身體沒好處。白酒的度數與好喝程度根據個人口味的不同以及酒質的不同其實是會有所變化的,有些人就喜歡高度數的白酒,也有些人喝不了度數太高的白酒。

度數與質量有關嗎


現行標準白酒通行度數一般有28度、33度、35度、38度、39度、40度、43度、45度、48度、50度、52度、53度、56度、60度、68度。白酒的酒度多少,並不是、也不能代表著酒的質量風味的優與劣,高酒度作為過酒癮來說尚可起些效果。

糧食經過發酵後釀出的酒一般是十幾度,十幾度的酒經過蒸餾,前期出來的酒可達80多度(稱酒頭)。掐頭去尾,就是要去掉蒸餾兩頭,取中間部分,一般可達50度。真正成品酒度數是要經過不同批次、度數酒互相勾兌確定的。由於低度酒不易保存,成品低度酒是高度酒通過降度處理(在釀酒工藝中稱“加漿”)得來的,不是人們常說的簡單加水勾兌。

酒精度數越高,白酒度數質量越好嗎?


低度酒工藝比高度酒複雜


白酒的特是點甘洌芳香,酒度較高。一旦降度,就會出現以下問題:一是和原酒的風味、風格有明顯變化;二是降度後出現渾濁(白濁)乃至沉澱;三是口味不調和、易出現水味。因此,低度白酒的生產要求保持原酒風格,又不能出現渾濁現象,要保證低度白酒“低而不淡”、“低而不雜”、“低而不濁”的質量,並具有明顯的典型性。

各酒廠生產低度白酒過程基本是一致的。低度白酒生產一般要經過選擇酒基、加水降度、處理渾濁、調香調味、靜置貯存等一系列工藝才能生產出優質的低度白酒。低度白酒生產中的勾兌工作比高度酒勾兌難度要大一些,一些名優低度白酒要經過數次勾調,要保持低度白酒低而不淡、綿柔、後味淨甜。而處理降度後的渾濁,其手段多種多樣,但要把出現渾濁的物質適當除去,又不至於使其它香味物質也被同時除去,難度也很大。


酒精度數越高,白酒度數質量越好嗎?


小貼士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這當然誇張了點。根據古代的容量標準來算,1鬥約12斤,12斤白酒足以讓人酒精中毒,那李白為什麼喝完斗酒,還能詩百篇呢?他喝的是什麼酒呢?在唐朝,現代意義上的白酒還沒真正出現。那時的酒在釀製方法和口感上類似現在的黃酒,也就不超過10度。以現在52度白酒折算,斗酒也就是不到2斤白酒。而且黃酒對腸胃的刺激程度卻與白酒完全不同。

武松打虎的故事家喻戶曉。武松上景陽崗前,在山腳的小飯館裡吃飯時,他一氣喝了十八碗酒,帶著醉意連夜上山,打死了一隻老虎。其實,那個年代的人們所喝的酒應該屬於今天稱為“醪糟”之類的甜酒,充其量也就幾度,否則,智取生辰綱時,英雄們怎能拿它解渴呢?如果按每碗盛三兩10度的酒計算,武松的酒量大概是今天50度的白酒一斤多點。至於店家打出“三碗不過崗”,那隻不過是個酒幌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