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1587317422429611
其實不存在對錯,是形勢使然。殺功臣最兇的是漢高祖劉邦和明太祖朱元璋,殺的少的有漢光武帝劉秀和宋太祖趙匡胤。劉邦和朱元璋都面臨接班人比較闇弱,主弱臣強非社稷之福,為了子孫後代,即便擔些罵名也不得不為。不過劉邦還是不如老朱更狠,殺的不夠徹底,到底被周勃陳平等功臣滅了嫡系一脈。老朱吸取教訓殺的沒人有能力反叛,但皇族內部的爭鬥殺戮就非其能力所及了。
心安即身安
誅殺開國功臣,何對之有?這隻能說明這些開國皇帝“天下唯我獨尊”的思想作崇,以及延續戰爭殺戮的本性使然。心胸狹隘,惡念便生;排除異已,縱使斬草除根,悲哉!
(劉邦)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劉邦和朱元璋就是典型的這號人物。打江山,依靠功臣名將,建立政權後,心中便只有“家天下”了,要這些功臣還有什麼用?他們對待異姓王的手段何其殘忍。劉邦(包括呂后),一連誅殺臧荼、張敖、彭越、韓信、英布等功臣,而朱元璋則有過之而無所不及,僅藍玉案和胡惟庸案,幾乎就將開國功臣屠戮殆盡。他們為什麼要殺這些開國功臣?倒不是完全沒用,更重要的是“功高震主”的思想在作崇。這些功臣,皆受眾人擁戴,萬一揮刀指向,“犯上作亂”,江山何保?劉邦們何曾想過,一起打江山,也可以一起治理國家的道理?!
(朱元璋)
有人說,劉邦和朱元璋殺了那麼多異姓王,大漢和大明江山不是很穩固嗎?兩者皆為中國歷史上輝煌的朝代呢!而秦朝和隋朝並沒有殺什麼開國功臣,為什麼延續不了兩代呢?錯。殺戮功臣與江山穩固沒有任何的必然聯繫,也不是因果關係。江山穩固不僅靠人,更靠制度。劉邦和朱元璋應該感謝他們的後代的智慧以及對國家治理的修正,並不是因為殺盡了異姓王就消除了外部對王朝的威脅。
(李世民)
我們可以來看看唐朝皇帝李世民。李世民雖然弒兄殺弟登臺(筆者視為家族爭權博弈),在用人方面胸懷卻是寬廣的。唐朝的一些開國功臣都得到了重用。更為難能可貴的是,李建成手下重臣魏徵、薛萬徹等人,居然為李世民所用。唐朝建立起開明的用人之策,“唐天下”似乎依賴“眾天下”,後人延襲創新,唐朝取得的輝煌閃耀史冊。
如此說來,誅殺開國功臣,無論從哪種角度分析,都難辭其咎。
龍眠山上
作為英明的君主,做決策權衡的是利弊,天天講對錯的人是不能成就大事的。
如果非要追究是非曲直,那也要講大是大非。對人民有利的就是對的,有害於人民的就是錯的,這個是非是站在人民大眾的層面上考量的,而不是以某個人或者某個小集團為中心。
道理也簡單,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只有老百姓高興了,封建王朝的大船才能行的穩,走的遠。開國皇帝一般是有大智慧的,得民心、合民意這個理,他們心裡瓦亮瓦亮的。
像藍玉,作為大明開國時期傑出的武將,作戰不是一般的猛,功勞不是一般的大,一提這個人,瞭解他的人耳邊就嗡嗡的響,如雷貫耳。朱元璋開始對他也是禮遇有加。但是這傢伙後來居功自傲,忘乎所以,慢慢就走向人民的反面了:為禍鄉里,強佔民田,目無法紀,驅趕官吏,比禿尾巴狗還橫。
朱元璋對藍玉的行為很是不滿,封他為涼國公以示警告,藍玉根本就不往心裡去。不僅僅藍玉自己,他還帶壞了一幫人,同時淮西勳貴胡惟庸等人跟他關係密切,稱兄道弟,拉幫結派,這種人站在人民頭上拉屎的人,已經嚴重威脅到朱元璋的統治地位,對老百姓而言更是禍害,老朱怎麼會不收拾他?
人性的弱點往往就這樣,大多數人一有點成就容易翹尾巴,自以為是,漸漸的目中無人,目無法紀,甚至無法無天。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災,開國皇帝從自身及大眾的利益出發,狠狠的收拾這幫梟梟之徒,絕對是應該的。
執行的過程中出現的懲罰擴大化,傷及了部分無辜,確實也令人痛惜,但是總體大方向是沒有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