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變暖南極洲不也可以開發利用了嗎?為什麼要抗拒呢

侏羅紀是巨獸的王朝,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不止一次地解釋過侏羅紀為什麼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好時代,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侏羅紀氣候十分溫暖,整個地球都沒有一片雪,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現在搞環保,卻對地球上曾出現過的氣候如此抗拒呢?

如果變暖南極洲不也可以開發利用了嗎?為什麼要抗拒呢

信天翁的故事

讓我來說個故事給你聽,來自BBC的紀錄片《七個世界一個星球》

在南極附近的海洋上生活著一種叫灰頭信天翁 (Thalassarche chrysostoma)的鳥類,每到系列季,一對對信天翁就會在被海風侵蝕得光禿禿的海島上築巢,通常一次只產一個蛋,孵化後由雄鳥雌鳥輪流照顧。

如果變暖南極洲不也可以開發利用了嗎?為什麼要抗拒呢


如果你在看到這個畫面一定會被這溫情的一幕所感動,與人間一樣,親鳥不斷用自己的喙輕輕摩擦著幼鳥,好似母親溫柔的撫摸。

如果變暖南極洲不也可以開發利用了嗎?為什麼要抗拒呢

然而下面的內容則會完全顛覆你的認知

如今的灰頭信天翁面臨著嚴峻的生存挑戰,幼鳥的生存率不斷下跌,因為此物種較低的繁殖率,每折損一個後代都可以對種族的存續造成不小的壓力。

如果變暖南極洲不也可以開發利用了嗎?為什麼要抗拒呢

那是什麼在屠殺幼鳥呢,人類殺手還是入侵物種?

都不是,在那荒蕪到只有“鳥生蛋”的小鳥上幾乎沒有任何來自掠食者的威脅。

你一定無法相信,徘徊在鳥巢邊的死神僅僅是日漸兇猛的海風而已。

海風做了什麼?沒什麼,只是將幼鳥從巢中吹出來了而已。

如果變暖南極洲不也可以開發利用了嗎?為什麼要抗拒呢

而這集最震撼的場景出現了,面對全身溼透瑟瑟發抖唧唧求救的幼鳥,親鳥完全無動於衷,明明只是近在咫尺啊!一分鐘前對小鳥疼愛有加的鳥爸爸,為什麼變得如此無情?

這高濃度荒誕感不禁讓人聯想到……早期RPG遊戲中,無論你做什麼哪怕剛剛殺了他的至親也依然重複著同一句臺詞的NPC。

如果變暖南極洲不也可以開發利用了嗎?為什麼要抗拒呢

是的,在這裡你才發現自己原來對野生動物的認識是如此淺薄與矛盾,它們的“靈性”只是你的一廂情願而已。

灰頭信天翁識別孩子的標誌只有一個——巢。只要在巢裡的就是需要自己哺育的“某個小東西”,只要在巢外的就與自己完全沒有關係,準確的說這並不是如人類一樣的觀察判斷,而是單純地沒有啟動親鳥腦中的本能開關而已,這種關係是如此的單純,正如同你看到碗中的米粒不會為生命的消逝而悲傷一樣。

如果變暖南極洲不也可以開發利用了嗎?為什麼要抗拒呢

而更頻繁,更狂暴的海風正是全球變暖導致洋流異常所帶來的結果之一……

是的,全球變暖會以一個你完全無法想象的刁鑽角度,重重擊打在自然生態的軟肋上。

如果變暖南極洲不也可以開發利用了嗎?為什麼要抗拒呢

一瞬與永遠

環境變化從未中斷,物種的滅絕也從未停止,新物種的誕生也一樣。

全球變暖後,生存受威脅最小的大概就是人類了,我們的應對環境變化的速度於自然選擇相較,自比為光速亦不過份。

如果變暖南極洲不也可以開發利用了嗎?為什麼要抗拒呢

但對於其它生命來說就完全不一樣了,灰頭信天翁要進化出全新的親子識別模式,最少也要數百年,而我們能在幾十年間就讓風暴變得狂暴一倍不止,這些地球的生靈們就經歷如過去數億年間發生過五次的大滅絕一樣,再次遭受空前的毀滅。

如果變暖南極洲不也可以開發利用了嗎?為什麼要抗拒呢

如果從千萬年的時間尺度來看,這其實也算不上什麼特別難以接受的損失,就像我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石油一樣,依然可以再生,重新變得欣欣向榮。

但我們每個人的一生有多長?人類文明又有多長?人類這個物種進化所需的時間又有多長?

1百年,1萬年,1百萬年

如果變暖南極洲不也可以開發利用了嗎?為什麼要抗拒呢

“時代的灰塵落到每個人身上都是一座山”

這些物種的滅絕,對未來1百萬年的人類文明來說,就是絕對的,不可挽回的損失…

而對於阻止進入這條慘淡的未來時間線,現在行動起來還不算太晚。


如果變暖南極洲不也可以開發利用了嗎?為什麼要抗拒呢

自然不接受投降

環保到底是什麼,為了保護什麼,我想這是每個人都應該真正理解的問題,現在依然有很多人將“不隨手扔垃圾”的環保與阻止大滅絕未來的環保混為一談,而從“美國編造全球變暖坑害中國”到“中國編造全球變暖坑害美國”的套娃陰謀論也在各國民間廣為流傳。

如果變暖南極洲不也可以開發利用了嗎?為什麼要抗拒呢

然而真相不會因利益的鬥爭而改變,川普雞飛狗跳的四年又四年將一個全世界都需要嚴肅面對的問題攪成了一鍋粥,他根深蒂固的小商人的思維,只抓眼前利益的常規操作深深地損害了全人類的長遠利益。對於川普折騰、造作大美利堅我是雙手支持的,但看著事著地球生態未來的大事在他的騷操作下陷入停滯,真的很心痛。

如果變暖南極洲不也可以開發利用了嗎?為什麼要抗拒呢

我是酋知魚,希望讀了本文的你能有不一樣的感悟,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