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诈提醒丨紧急预警:冒充公检法诈骗死灰复燃

防诈提醒丨紧急预警:冒充公检法诈骗死灰复燃
防诈提醒丨紧急预警:冒充公检法诈骗死灰复燃
防诈提醒丨紧急预警:冒充公检法诈骗死灰复燃

冒充公检法诈骗死灰复燃

“你好!是XXX吗?我是XX公安局X警官。你涉嫌洗黑钱、拐卖儿童犯罪!请配合调查。”,“别挂电话,按我说的做,在附近找个酒店或宾馆开个房间,不要告诉别人,我们要用电话跟你做笔录!”

当你接到这样的电话,你会怎么做?千万别信!这是典型的冒充“公检法”诈骗!近期,该类案件死灰复燃,受害人多为女性,望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案件还原

防诈提醒丨紧急预警:冒充公检法诈骗死灰复燃

近日,海口许女士接到一名自称是“海口市公安局王警官”的电话,询问其是否认识一名叫“张庭”的女子,许女士表示不认识,对方又问,其近期是否去过郑州,许女士表示也未去过郑州。随后,该“王警官”即告诉许女士,有一名叫张庭的女子因涉嫌拐卖儿童被郑州市公安局抓了,在搜查张庭的房间发现有1张许女士名下的银行卡,声称许女士是同伙,要向其发1份公函。起始许女士不相信,于是对方就让许女士拨打0371-114号码百事通查询,许女士经查询后得知郑州市公安局的电话为6622****,许女士刚挂电话,对方就来电说郑州市公安局的警官会联系她核实一些情况,话音刚落,一个号码为6622****电话就给许女士电话,这时的许女士即相信对方就是郑州市公安局的警察了。此时,该所谓的警官让许女士加上一个所谓的调查科专用QQ(昵称:平安郑州)与其联系,要求许女士到就近的宾馆酒店开房,与外家人、朋友中断联系,对方再通过威逼、恐吓等手段让许女士将所有的资金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下,以供“检查”。就这样,许女士被骗了85000元。

手法解析

防诈提醒丨紧急预警:冒充公检法诈骗死灰复燃

诈骗套路千万条,条条不离你钱包。“骗保”、“非法入境”、“拐卖儿童”、“洗黑钱”,还有结合疫情的“非法贩卖口罩”……骗子给我们安的罪名五花八门,但套路还是那熟悉的套路,冒充公检法人员打电话(软件改号)→声称转某地公安局民警接听(实际是犯罪分子的电话)→加QQ等→出示警官证(PS相片)、通缉令(伪造)→恐吓威助、洗脑→假装要求视频做笔录→要求将钱转到指定账户。

警方提醒

防诈提醒丨紧急预警:冒充公检法诈骗死灰复燃
  • 1、公检法机关办案会当面向涉案人出示证件或相关法律文书,不会通过电话、QQ、微信、传真和互联网等形式办案。


  • 2、公检法机关不存在安全账户或者核查账户,更不会让公民提现、转账、汇款。


  • 3、一定要保护好个人信息,特别是银行卡号密码、U盾、验证码等相关信息,千万不要透露给陌生人。


  • 4、不要点击不明链接和下载来源不明的软件,不要随意填写及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等个人信息。


  • 5、电信、医保、公安、检察部门不会相互转接电话。


  • 6、凡是要求内容绝对保密,或要求前往酒店等隐蔽的环境接受调查或自证清白,一律都是诈骗!


  • 7、凡是通过网站或者APP出示带有“公检法”的名称标记的通缉令、拘捕令、警官证,一律都是诈骗!

若发现被骗,请及时到就近派出所报案或拨打110报警,若无法判断,可拨打反诈专线(

电话:96110)咨询,或搜索关注海南省反电信诈骗中心微信公众号(hnfdxzp)了解。

单项选择题

王某接到自称公安机关办案人员电话称自己涉嫌犯罪,现在案件已移送检察机关处理,并提供某检察官的电话,让王某与该检察官主动沟通自首。王某该怎么办?

A、积极配合所谓的公安和检察机关,按照其要求执行。

B、如果出示“证件”或者“法律文书”,主动提供银行帐号、密码和验证码。

C、对方要与王某核实的个人信息正确,王某应按照要求转账到“安全账户”进行资金审查。

D、公安机关不会遥控办案,如果涉案一定会上门调查,此时应立即挂断电话并与110联系求证。

答案:D

来源:海南省反电信诈骗中心 海南省反电信诈骗中心微信公众号

编辑:孟丽君

防诈提醒丨紧急预警:冒充公检法诈骗死灰复燃防诈提醒丨紧急预警:冒充公检法诈骗死灰复燃

提高警惕,谨防被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