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還是不喝,還真是個問題。

喝還是不喝,還真是個問題。

疫情期間,人們對待喝酒的態度,官方和民間可謂天壤之別。

為了應對疫情,世界衛生組織WHO發文,痛心疾首地呼籲人們減少飲酒次數,並鼓勵各國政府採取措施限制飲酒。可見,從科學防控的立場說,喝酒有百害而無一利。

但老百姓對此置若罔聞,把這番苦口婆心的好意當成了耳旁風。據Nielsen公司統計,在美國,3月第三週的酒精飲品購買量較前周出現了極其顯著的增長:烈酒銷量增長了75%,啤酒銷量增長了42%,葡萄酒銷量增長了66%,即飲雞尾酒銷量增長了106%,線上酒類銷量增長了243%。看來,隔離政策越嚴格,居家群眾喝得越多。

不僅如此,還有頗為生動的具體例子。

美食作家Ina Garten的調酒教程視頻在INS上播放量超過300萬,不是因為她教得有多細緻,而是因為她最後掏出來的酒杯足夠大。

另據《太陽報》報道,英國威爾士25歲的英國男子裡德在中國武漢當了3年的英文教師,兩個月前發現發燒咳嗽後在武漢接受治療,他拒絕服用抗生素,而是採用蜂蜜加威士忌,也就是俗稱的Hot Toddy雞尾酒來緩慢症狀,就這麼喝了幾個星期,最後成功痊癒。這消息一傳開,Hot Toddy一下成為最火熱的抗疫飲品。

疫情期間,人們熱衷於喝酒,原因不外乎兩條:一是想喝酒。隔離在家照顧孩子的同時,人們還要應對社會壓力、經濟壓力、工作壓力以及疾病威脅。在此情境下,借酒消愁,越喝越愁,越愁越喝並不奇怪。二是覺得應該喝酒,喝酒就是“防疫”,儘管科學根據存疑。

不過,中國古代“喝酒抗疫”的記載還是有的。清朝的一本《經驗神方》說,“凡遇瘟疫盛行”,出門就“須飲酒幾盞”,之後“自然氣壯絕不染瘟”。孫思邈《千金方》中說得更是直接了當:“一人飲,全家無疫。一家飲,一里無疫”。因此,這個時候,許多人喝起酒來,更加理直氣壯。

不喝酒是相信科學;喝酒則是遵從古訓。

看到那麼多人在疫情期間開懷暢飲,人們內心的糾結可想而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