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令》為何藍湛和魏嬰能站到一起,金光瑤和藍曦臣卻背道而馳

《陳情令》為何藍湛和魏嬰能站到一起,金光瑤和藍曦臣卻背道而馳

世上的事情,永遠都不是絕對的,結果往往會因人而異。

人活著發出自己的光就好,而不是要熄滅別人的光來證明自己的耀眼。然而這道理並不是人人都能想得透的。

有的人站在欣賞的角度來看待別人的光芒,但也不乏有些人害怕別人的光芒擋過自己的風頭,所以要想方設法除之而後快。

《陳情令》中魏無羨像一道光打開藍忘機的世界,經歷過16年的等待,兩人從青澀少年走向成熟,藍忘機有足夠的能力保護魏無羨,他們終於比肩站在一起。

金光瑤和藍曦臣是義結金蘭的兄弟,兩人也曾情比金堅,然而最終卻沒能在一起。

為什麼同樣都是知己,同樣惺惺相惜,藍忘機最終能和魏無羨走到一塊,金光瑤和藍曦臣卻背道而馳呢。

《陳情令》為何藍湛和魏嬰能站到一起,金光瑤和藍曦臣卻背道而馳

01 藍湛和魏嬰志同道合

藍忘機是仙門世家子弟的楷模,是澤世明珠、皎皎君子,是別人家的孩子。魏無羨雖然頑皮,但天資聰穎,無論學術還是修為方面都高於其他世家子弟。

兩人其實是一場棋逢對手的相遇,他們在性格上從外表來看雖然有極大的區別,但內心的志向卻是相同的,都願意“一生鋤奸扶弱”,併為之身體力行。

魏無羨雖然放棄劍術修習鬼道,但他所行的卻是正義之事,至少在藍忘機心中,魏無羨所做的事情他是無可反駁的。

甚至也正是因為魏無羨,他對“是非黑白”有了重新的認識。

藍忘機欣賞魏無羨的性格和行為,願意為他正名,這是他們少年共同的理想。

《陳情令》為何藍湛和魏嬰能站到一起,金光瑤和藍曦臣卻背道而馳

金光瑤善於偽裝,他在藍曦臣面前構建出一副現世美好模樣:他善良軟弱聰明好學。

在藍氏危難之時,藍曦臣也受得過金光瑤的相助。滴水之恩湧泉相報,藍曦臣這樣的男子自然不會忘記這份恩情,所以他把金光瑤看成畢生的知己至交。

在魏無羨和藍忘機向他挑明金光瑤是殺死聶明玦的兇手時,他還一直在反駁自己認識的金光瑤並非別人眼中的金光瑤。

他問藍忘機你相信魏無羨嗎,我也相信金光瑤。藍曦臣的世界是單純的,美好的,他眼中沒有壞人,更何況是金光瑤。

所以當金光瑤所有的行為都被揭露的時候,藍曦臣的世界其實已經是坍塌了。

然而給了金光瑤一劍之後,他又後悔自己對他的傷害,就如他曾經說過的一句話“世上人心終是橫看成火,側看成冰”。

《陳情令》為何藍湛和魏嬰能站到一起,金光瑤和藍曦臣卻背道而馳

02 魏無羨做事豁達,金光瑤做事只考慮自己

魏無羨年幼失去父母,後被江楓眠帶回雲夢,他並沒有因寄人籬下而在性格上極端。

在虞夫人善妒的前提下,他還能保持著樂觀的心情,可見他骨子裡是寬容、通透的。

人活在世,快樂也是過,不快樂也是過,畢竟大多數人待自己都是友善的,所以魏無羨回饋於這個世界的也是他的善意。

曾經江澄阻止他插手藍忘機的事情,他說“幫助別人不是閒事,而且這些事情總要別人管。”

《陳情令》為何藍湛和魏嬰能站到一起,金光瑤和藍曦臣卻背道而馳

失去金丹魏無羨修習鬼道,藍湛說:“此道損身,更損心性。”但他笑著卻並不解釋箇中緣由,所有的苦難自己一個人承受。

溫情求救,魏無羨義無反顧,溫情姐弟曾經有恩於他和江澄,而他又是個有恩必報的人,所以溫氏婦孺的性命他不能不管。

為此他和所謂的“正義”決裂,從此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魏無羨所做的這些事情,很少是考慮到自己的。他總是把別人放在自己的前面。所以藍忘機對於他是認同並尊重的。

《陳情令》為何藍湛和魏嬰能站到一起,金光瑤和藍曦臣卻背道而馳

金光瑤做事,從來先考慮就是自己。

每每做了錯事他總有理由為自己開脫,認為自己是不得已的情況下,是被迫無奈的。

的確他出身不好,又不受生身父親待見。可是一個人如果真正想獲得別人的尊重,並不只是那一個所謂的身份,而是你自身要如何去做。

可是金光瑤卻一心一意想要回這份榮耀。

《陳情令》為何藍湛和魏嬰能站到一起,金光瑤和藍曦臣卻背道而馳

曾經他客居清河聶氏,聶明玦一度也很信任他,把他當作自己的心腹知己。可是聶明玦與他反目,是因為他看出了金光瑤的心術不正,所以容不下他。

只可惜世人都道聶明玦脾氣火爆容不下人,其實真正的原因金光瑤自己明白,但被聶明玦看透自己的陰謀,他便不能存活下去,所以金光瑤動了殺心。

金光瑤為了能夠達到自己的目的,斬殺所有擋在自己前面的人,甚至他父親金光善。

固然金光善不是什麼好人,但金光瑤的做法又如何能上得了檯面。說來說去,不過都是利益二字罷了。

《陳情令》為何藍湛和魏嬰能站到一起,金光瑤和藍曦臣卻背道而馳

金光瑤出身卑微,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他非常痛恨自己的身份,可是人的出生是自己所不能決定的,金光瑤的性格註定了他的卑微,越是想甩掉越是甩不掉。

藍曦臣是金光瑤心中的白月光,他完美無瑕,生來就擁有了一切,拿到了一手好牌。

所以在藍曦臣面前,金光瑤始終是自卑的,他努力想讓自己變得更好,能夠站在與他平等的位置上,然而他發現這不過是他的一廂情願罷了。

金光瑤想變得耀眼的途徑不過是踩著別人的生命罷了,那些不光彩的東西在他身上發生的越多,其實越把他推離藍曦臣。

他想改變自己的命運,卻不能像魏無羨那樣涅槃重生,而是選擇了一條極端的道路。

《陳情令》為何藍湛和魏嬰能站到一起,金光瑤和藍曦臣卻背道而馳

出身的卑微並不能代表一個人的一生,金光瑤卻認為地位和榮耀才是目標,才是能夠帶給自己和別人匹配的前提。

可惜他並不是真正瞭解藍曦臣,他看人並不是看的身份,就像當初金光瑤還是孟瑤的時候,他一無所有,藍曦臣也並沒有因此輕慢了他。

然而金光瑤這個人做盡了壞事,但唯獨對藍曦臣是善良的,即便他撒了一輩子謊,如他自己所說“我這一生害人無數,弒父殺兄,殺妻殺子,卻獨獨從未想過要害你。”

甚至臨死前他曾想過要帶藍曦臣一起走,但最終還是把他推了出去。

《陳情令》為何藍湛和魏嬰能站到一起,金光瑤和藍曦臣卻背道而馳

畢竟當所有的人都鄙視和看不起金光瑤時,唯獨藍曦臣沒有用歧視的眼光去看待他,藍曦臣雖然傷了他,但卻甘願與其一同赴死。

在藍曦臣看來,金光瑤所有的行為,不過都是為了向別人證明自己的價值和存在,找回屬於自己的尊嚴感。

儘管兩人惺惺相惜,但終究兩人的性格千差萬別,說到底他們並不算是一路人。

而魏無羨和藍忘機,還有藍曦臣這個“讀弟機”的鼎力助推。更何況他們歷盡千帆仍然初衷不改,正是因為共同的信仰,才能夠走到一起,走到最後。

《陳情令》為何藍湛和魏嬰能站到一起,金光瑤和藍曦臣卻背道而馳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