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26日,在教育中體會新時代的新需要、新成果

深入:26日,在教育中體會新時代的新需要、新成果

來自五湖四海的一家人

徐城消防救援站是離支隊最遠的一個消防站,也是祖國大陸最南端的消防站。站裡共有21名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員,由於4名預備消防士還在支隊集訓,在隊的都是隨著部隊轉制留在隊內,來自全國各地的小夥子。

站長周遠志家在廣西河池,是站裡的主心骨也是最先到站工作的幹部。談話中,對於每一個問題他都認真思考並拿筆記錄在紙上,談完話後還對我們討論的情況、提出的建議自己進行了歸納整理。在他的眼裡,徐城消防站雖離市區很遠,平常公差辦事不是很方便,但隊員是十分聽話、好管的,任務交代下去,都能各自按照分工落實得很好。

指導員梁成東是四川達州人,找他談話時他正在帶隊開展爬繩訓練,徐聞的天氣比較熱,訓練的汗水滲透了體能服。他反映一直以來隊員的思想總體上還是比較穩定的,現在隊里加強了“兩個經常性工作”,隊伍中的思想工作骨幹作用發揮比較明顯,隊員中有什麼思想情況,都能及時反映上來,解決得也比較及時。在談話中,瞭解到他的愛人去年年底辭職了,專職帶小孩馬上要生二胎。支隊去年與退役軍人事務局協調落實了隨隊未就業家屬的補助發放工作,並結合《職業保障辦法》重新修訂了就業保障文件,正在由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牽頭徵求意見當中,年底就可以為他的愛人申請生活和保險補助。

裝備能手陳永平是隊伍中的熟面孔,碰到時,他正在為站裡面電燈開關更換新面板。雖然是“熟面孔”,但他還是有點“靦腆”,他說這些年大家在隊裡就像是兄弟一樣,都會彼此照顧、相互幫助。在我們眼裡,徐城消防站的隊員們,更像是一個來自五湖四海,“團圓”在湛江徐聞的大家庭,有家長、有兄弟,各自有各自的角色,一起工作、學習、生活、訓練、救火、救援。

新生代需要新時代的教育

調研期間,消防站正在製作“踐行訓詞精神,擔當神聖使命,堅持五個不動搖”教育實踐活動推進表,明確各項教育措施的推進舉措、負責人和完成時限。在班房中,消防員的“強黨性、明規矩”學習資料和輔助複習題庫上,有不少勾畫了學習重點、要點的筆跡;走廊上的公開欄中,張貼著上週評比出的訓練之星、內務之星,各項教育活動穩步開展。調研全面梳理了今年隊站教育開展的情況,也提出了針對性的改進建議。現消防救援站中大部分都是90後隊員,徐城消防站的隊員95後超過了50%,傳統的課堂式教育的吸引力逐步弱化,在隊員聊天中反映網絡化的教育更能讓他們喜歡和接受。為了搶佔網絡教育陣地,近年來隊站幹部更多加強了網絡教育,常態化地在指戰員微信群內推動“學習強國”中的優秀理論文章,分享兄弟單位的動態,學習事關指戰員的各項規章政策。現在,消防站每週之星也大量在微信群進行分享,群裡曬起了指戰員訓練時的“靚照”,比比看誰的被子更像“豆腐塊”,隊員紛紛豎起點讚的“大拇指”和各類“網絡表情”,讓教育更加生動而有感染力。在聊天過程中,隊員們都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此次疫情管控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些“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更多都是隊員通過網絡上潛移默化教育形成的。另外,對於長期封閉管理的隊員,他們更願意走出去搞教育,哪怕是把理論課堂搬到戶外。疫情之前,徐城消防站就經常組織隊員們到當地烈士陵園跑步,跑步結束後指戰員在烈士紀念碑前休息,而此時幹部時常會開展一些情景教育、理論問答活動,指戰員身心放鬆,更樂意參與,教育的效果自然更好。

戰鬥堡壘從一線開始築牢

在訓練課間,我們組織了一堂15分鐘的“微黨課”,授課對象是站裡的黨支部書記和全體消防員黨員,授課的內容是“應有的權利和應盡的義務”。增強黨員的身份意識一直是消防隊伍內黨員管理教育的一大難題。黨員身份意識的形成,既基本又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讓黨員行使權利、履行義務。然而,我們經常讓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卻很少告訴黨員應有的權利是什麼,黨員的權利行使沒得到保障,黨員參與支部建設的積極性自然就不會高,支部的戰鬥堡壘必然不堅固。在此次黨課教育中,我們著重加強了黨員權利內容的解讀,刻意向支部書記闡述了保障好黨員權利的好處和意義。在授課交談過程中,一名隊員還舉了這樣一個生動的例子:在隊站中“班長”這一角色的身份意識就很強,因為他經常要帶隊伍下命令,自然“班長”在管理班上的隊員時就會做到盡職盡責。支部書記、政治指導員梁成東也反饋,實際上隊員對於加入黨的組織、參與支部建設的願望是很強烈的。站上的許多年輕隊員,都會主動向支部這邊提交思想彙報,每年支隊發展黨員的通知還沒下來之前,就已經有很多隊員提交了入黨申請。在基層黨支部戰鬥堡壘的建設中,需要發揮每一名黨員的作用,需要積極創造黨員發揮自身能量、行使自身權利的環境,才能讓支部的建設有血有肉。

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

3月26號,剛好是疫情發生後,消防救援站實施封閉式管理整整兩個月的日子。我們特別關心指戰員們的思想狀況,然而十分讓人意外,指戰員的思想十分穩定,甚至是隊內的政府專職消防隊員,他們也一直堅持在站裡執勤了兩個月,沒有向站幹部抱怨什麼。在此次疫情期間的隊伍管理中,基層還是多多少少有些反映,特別是大隊一級。原因可能是多方面,一方面是與日常管理制度形成較大反差帶來的不適應,另一個方面是大多數大隊幹部已在駐地建立起了個人的家庭,家庭事務帶來的壓力。而這種機關、大隊不太適應的長期封閉式管理,恰恰是基層消防站的指戰員長期以來的工作、生活模式。在正常的管理制度下,許多指戰員每月外出的次數是2次,個別甚至更少。談話中,我們瞭解8名指戰員的婚戀情況,有7名是跨省跨市分居狀態,他們平常與愛人或女朋友見面的次數大多達不到兩個月一次,在管理更嚴的基層隊站,抱怨反映更少反而成了情理之中。在這一天下午,消防站組織了一場足球賽,幹部、消防員齊上陣,站內頓生歡聲笑語。為了強化隊員文化活動保障,2017年大隊在徐城消防站建成了一個5人制的足球場,隊內培養出了不少足球能手,隊員們平時的文化活動又多了一種喜愛的形式。2019年大隊公寓樓開工建設,現在大隊的公寓樓也基本建成了,很快隊員們的家屬來站,就會有更好更方便的住所。夕陽西下,足球賽在歡和的氣氛中準點結束。有的隊員還在津津樂道討論著剛才的比賽,有的隊員在短暫的休息時間,拿出了手機開始跟家人通話。消防救援隊伍轉制後,加快向專業化、職業化方向發展,我們更需在隊伍專業化、職業化發展進程中,加快建立更加科學的管理教育制度,讓指戰員更加安心地投入到滅火救援戰鬥中,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消防救援隊伍建設新路子。

作 者:湛江市消防救援支隊

孟凡新支隊長

排 版:蘇 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