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為馬一浮、沙孟海、潘天壽等大師裱畫,陸儼少都為他“打廣告”

裱畫師被稱為是書畫的服裝師和化妝師,更有人認為,裱畫師是對書畫作品的二次創作,實際上是和書畫作者共同協力之後,才能完成一幅完整的書畫藝術品。裱畫大師錢立新與侄兒錢朝鳴共同講述何為“三分畫,七分裱”,帶你瞭解裱畫那些事。

他為馬一浮、沙孟海、潘天壽等大師裱畫,陸儼少都為他“打廣告”

他為馬一浮、沙孟海、潘天壽等大師裱畫,陸儼少都為他“打廣告”

裱畫大師錢立新與侄兒錢朝鳴

名詞解釋:裱畫

裱畫應為“裱褙”,亦作“裱背”。指貼在襯墊物上藉以加固或供陳列;特指粘貼(如一張紙)在結實的材料上作為裝訂。即用紙或絲織品做襯托,來裝潢字畫書籍,或加以修補,使之美觀耐久。凡裱褙必兩層,書畫等正面向外者,謂之裱;以無染素紙襯托其背者,稱為褙。

他為馬一浮、沙孟海、潘天壽等大師裱畫,陸儼少都為他“打廣告”

裱褙為中國傳統行業。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曆史。裝裱品式分立軸、中堂、對聯、橫披、條屏、鏡片、扇面、手卷、冊頁等。其基本步驟包括託底、修補、大託、晾乾;需經調漿、託背、上牆、加條、裱綾、上軸、加簽等數十道工序。

一生只愛這一行

裱畫大師錢立新一生都與書畫為伴。1945年,年僅十五歲的錢立新拜師從藝,跟隨號稱“江南裝裱三隻鼎”之一的王以興大師學習裝裱。剛開始只為解決溫飽,到後來逐漸熱愛上這門手藝。在師傅諄諄教導下,他勤學苦幹學得一手精湛的技藝,收穫了“江南第一裱”的美譽。他所自成一家的 “立新邊框”裝裱藝術被藝術大師周昌谷譽為影響我國裱畫界的“立新式”裝裱。

他為馬一浮、沙孟海、潘天壽等大師裱畫,陸儼少都為他“打廣告”

此“立新式”裝裱被上海一家做古畫出口公司所採用而盛行於江浙一帶。在北京的一次姜寶林畫展中,錢大師用這種方式裝裱的一幅山水長卷轟動京城,書畫朋友紛至沓來,就連故宮、榮寶齋的一批裱畫大師也紛紛帶著徒弟前來觀賞,贏得同行們的一片讚許。

裱畫不僅是體力活,更是腦力活,幾十年以來,錢立新接手了許許多多黴爛不堪、“病入膏肓”、難以為救的古代名貴字畫,凡經過錢立新的巧手,都可以“起死回生”,這一絕技實在令人拍案叫絕。前幾年,一個人拿來一副破舊的唐伯虎作品請錢老“把脈”,因為實在太破,畫的主人在全國連找了好幾處都沒有找到願意接下這活的人,錢立新看了之後,應下了這個活,完工之後,畫的主人連連表示感謝,說修復的“超過他的想象”。

他為馬一浮、沙孟海、潘天壽等大師裱畫,陸儼少都為他“打廣告”

修復前

他為馬一浮、沙孟海、潘天壽等大師裱畫,陸儼少都為他“打廣告”

修復後

裱畫這一行,尤為需要耐心、細心和恆心,錢立新年輕時候很多的同門師兄弟,不少都半途轉行,然而他還是始終堅持在這條道路上。錢老說,雖然他現在年近九旬,眼睛已經有些模糊了,但依然不願意停下手上的活。他說雖然自己不是畫家,但是要盡最大的能力保護和修復這些寶貴的作品。

他為馬一浮、沙孟海、潘天壽等大師裱畫,陸儼少都為他“打廣告”

修復前

他為馬一浮、沙孟海、潘天壽等大師裱畫,陸儼少都為他“打廣告”

修復後

大師為友 匠心傳承

錢老師說:“潘天壽先生提出的,七分裱三分裱。我認為,首先應該是畫家畫得好。比如一張白紙,裱不裱也一樣的。但是,作品不裱和裱的效果肯定一樣,裱好就跟穿衣裳一樣。人要衣裝、佛要金裝、畫要裱裝。有些人問我,他說你好像是畫畫的,是畫家吧。我說我不是畫家,我是裁縫師傅。我給畫穿衣服。”

他為馬一浮、沙孟海、潘天壽等大師裱畫,陸儼少都為他“打廣告”

錢立新的名片上有陸儼少親自為他打的“廣告”

從15歲學裱畫以來,錢立新經手了無數大師的真跡,從馬一浮、沙孟海、陸抑非、潘天壽、周昌谷、程十發到吳山明等,也與這些中國書畫界的前輩大師結下了深厚的情誼。陸儼少甚至親自為他“打廣告”——“中國書畫著作特異,故筆精墨妙,而裝潢非其人,遂致名跡敗損,所繫甚大。今我杭裝潢名人得一人焉,曰錢立新,凡舊書畫損汙敝壞,一經其手,頓還舊觀,是亦有方,故樂為之介。”如今,這則“廣告”也附在了錢立新的名片之上。在錢立新六十歲生日天,陸儼少先生還特別邀請他到家裡吃飯,併為他作畫,使錢立新大為感動。

書壇泰斗沙孟海也與錢立新結下了深厚的情誼。1989年,沙老已是89歲高齡還欣然命筆,為錢立新題字。沙老在題字中寫道:“裝背之事, 自南朝範蔚宗。唐宋宮廷,皆有工師,技法益備。杭州為南宋古都,書畫典藏,金題玉躞,遺風未替。但今盛世,百藝並師,潢治舊業從原有基礎上精益求精,是所望於群賢。”

他為馬一浮、沙孟海、潘天壽等大師裱畫,陸儼少都為他“打廣告”

侄兒錢朝鳴繼承手藝

在書畫界薪火相傳的佳話有很多,而裱畫大師錢老也將他的手藝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的弟子們,如今,錢立新帶徒數以百計,弟子遍及海內外,而在眾多弟子當中,他對侄兒錢朝鳴青睞有加。

因從小耳濡目染,錢朝鳴自幼便愛上了這門精細的手藝。他憑藉紮實的功底和認真的態度,也得到了很多藝術家們的青睞。著名畫家吳山明老師曾評價錢朝鳴時說:“我覺得作為一個裱畫師,他實際上也是一個藝術家。”令吳老師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他把一張五米乘七米的大畫拿給錢朝鳴裱,這是錢第一次裱那麼大的畫,經過深入的研究,最終圓滿完成了這個硬任務,而且裱的很舒暢。這種努力令吳老師為之感動。

他為馬一浮、沙孟海、潘天壽等大師裱畫,陸儼少都為他“打廣告”

錢朝鳴為書畫大師吳山明裝裱

當下,機器化裝裱不斷推行,手工裝裱師的數量也逐漸減少,也正是因此,走上裱畫金字塔頂尖的人才顯得更加珍貴。錢立新和錢朝鳴這兩位師徒的身上體現的不僅是大國工匠的凝結,更是中國文化的濃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