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海海》:穿越海海人生的至暗時刻,抵達生命的天廣地清處

《人生海海》是茅盾文學獎得主麥家2019年推出的全新長篇小說,豆瓣評分8.1分。

這部小說講述了“我”們村的怪人“上校”離奇、悲劇又不失英雄主義的一生。

他創造過我們村無人能及的輝煌——當過國民黨上校,在戰場上自學成軍醫,救人無數;他當過潛伏日佔區的特務,後加入共產黨,在抗美援朝中立過一等功。

但他身上揹著最屈的辱——被日本女鬼佬和女漢奸糟蹋,在他肚皮上刻的最下流的字,成了他死都想抹去的印記;在部隊被人誣陷成強姦犯,被開除軍籍遣返老家。

當然,他是最古怪的人——人們說他是太監,可看他那個地方滿當當的,這是“我”們最想解開的謎題。

上校的一生就在強烈的窺探欲與守護欲中急速展開,懸念迭出。故事背景跨越近一個世紀,曲折離奇的故事裡藏著讓人迴腸百轉的人生況味。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評價道:“小說的誘人之處就在於它能把不存在的人物寫得似乎是咱們的朋友,麥家的《人生海海》便是這麼誘人。”

高曉松盛讚:“《人生海海》是麥家老師跨越了自己的第一座高峰,向內心深處的文學攀登下一座高峰的大作。”


《人生海海》:穿越海海人生的至暗時刻,抵達生命的天廣地清處



在這部破譯人性密碼的英雄史詩中,我們今天來分享四個為人處世方面的啟示:

01 、人生海海,建立清晰的心理邊界,是對自我和他人的尊重與保護

小瞎子是村裡最不受待見的人,他其實不瞎,但是無惡不作,睚眥必報。他加入紅衛兵後,綁了上校來批鬥,利用職權之便想搞清楚上校是不是太監。

他在上校毫無防備洗澡時突然開燈,看到上校肚子上有字!為了看清楚到底是什麼字,他又在上校被捆著熟睡時,去扒上校的褲衩。上校被驚醒後,幾經質問與毆打,認定小瞎子看到了他肚皮上的字。

社會學研究中有個現象,叫路西法效應,是說善惡之間只有一條紅線,好人也會受到社會情境的影響而作惡。

一生待人寬厚從未害人的上校竟然割了小瞎子的舌頭,挑了他的手筋,以此來封口,同時擔心小瞎子死掉,自己被判死刑,上校又將小瞎子的舌頭縫合好後逃走。

《人格權法研究》一書中說:“個人隱私的不受侵犯是人格尊嚴的重要體現。尊重個人隱私,實際上也是尊重個人的人格尊嚴。”

小瞎子再三窺探上校的最私密的隱私,來滿足自己毫無下限的好奇心,戳到了上校的最痛處,相當於踐踏了上校的尊嚴,所以惹來殺身之禍。而瞎老(小瞎子的爹)曝光上校的隱私直接導致上校一生的悲劇。

在上校公開受審那天, 瞎老帶著僱的人上去扒上校的褲子,這徹底擊破了上校心底最後一道防線,一瞬間他被逼瘋了,那個曾經上戰殺敵、聰明絕頂的上校成了一個瘋子,毫無理智,見人就打。

物理學中說,力總是成對出現的,同樣,所有傷害都是相互的

把上校逼瘋的小瞎子一家又能好到哪裡去?

瞎老自知作惡多端,最終當眾以死謝罪,只為讓大家大發慈悲照顧小瞎子的後半生。而小瞎子生活不能自理,只能靠乞討活命,毫無尊嚴。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當一個人特別愛窺探別人的隱私時,就意味著他在跨越對方的心理邊界。”

隱私感是最簡單的心理邊界,我們與人相處要掌握分寸感。不能因為自己的好奇心就毫無底線窺探別人的隱私,跨越別人的心理邊界,這是對對方的不尊重。

著名心理諮詢師曾奇峰說:沒有秘密,孩子就不會長大。因為沒有隱私,意味著他不是一個自主的人。

同樣地,成熟的人會建立自己清晰的心理邊界,來隱藏自己的隱私,更不會隨意跨過別人的心理邊界,去窺探別人的隱私。當你想窺探別人隱私時,切記,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不跨越對方的心理邊界,其實也是給自己留有餘地,是種自我保護。因為如果戳到了別人的最痛處,就是踐踏了對方的尊嚴。

像書中所說:經歷過大辱的人是大惡的。自尊受傷的人反擊起來,施暴者也難逃一劫。


《人生海海》:穿越海海人生的至暗時刻,抵達生命的天廣地清處


02 、人生海海,唯有掌握好“面子”的尺度,才能處理兩難的困境

我們常說:死要面子活受罪。“我”爺爺就因為愛要面子,不僅把上校送進了監獄,也讓自己喪了命。

小瞎子其實沒看見上校肚子上到底是什麼字,他成殘廢後就編造出太監是雞姦犯(同性戀)的謠言。而平時“我”爸和上校是至交。好面子的爺爺怕眾人懷疑兒子是雞姦犯。所以,他當著全村人的面侮辱小瞎子,說他才是雞姦犯。

逼得小瞎子口吐白沫,出盡洋相,後來小瞎子一家廣播謠言,讓上校和“我”爸坐實了雞姦犯的汙名,無論爺爺怎麼賣力闢謠,都越描越黑。

爺爺忍不了,為了面子,竟然舉報了上校的藏身處,“我”們家因此被全村人唾棄,甚至遭到報復。

不得已,16歲的“我”被送上了去西班牙的輪船,開始了一生悽苦的漂泊生涯,爺爺沒過幾天就上吊了。

我們中國人好面子,魯迅說:中國綱領的精神就是“面子”,只要抓住了面子,就像揪住了阿Q頭上的那根的小辮子,牽他往東就往東,牽他往西就往西。

那麼,我們趨之若鶩的面子到底是什麼?

自體心理學認為,面子是一個人的虛體自戀,就是說一個人的自我價值感不來自於自身認知,而是和外界條件緊密聯繫在一起。在外界條件好時,他的自我價值感會爆棚,當外界條件不好時,自我價值會受到很大的損害。

而外界條件就是社會對個人道德、能力、成就的認可。

《人情與面子》一書中將面子分成兩種,一是“道德”臉面,是一個人的良心,我們常說成“要臉”,第二種是,“社會”臉面,是對個人能力的認可,就是我們常說的“要面子”。

而很多人對“社會臉面”的重視程度遠遠超過“道德臉面”,為了掙社會面子,用了不道德的手段。

就像爺爺受不了兒子被人當成雞姦犯看,這是沒面子,為了挽回面子,偷偷舉報上校的藏身處,這就是昧良心,沒道德。

我們不難發現,丟了道德臉面,比丟了社會臉面更讓人難受。丟了社會臉面,是自己埋怨自己,而丟了道德臉面,是眾人唾棄自己。

所以,作為成熟的人最重要的是建立自己的“裡子”,也就是實體自戀,你要覺得“我很好”的自我價值感是真實存在的,像一個實體,不會因為外界條件的變化受到很大的損害。

退一步講,要面子也要掌握好尺度,知道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面臨兩難選擇時,兩害相權取其輕,不能為了面子喪失道德。


《人生海海》:穿越海海人生的至暗時刻,抵達生命的天廣地清處


03 、人生海海,無視是比辯解更有力的反擊

上校在瘋之前,大家背地裡叫他“太監”,甚至有調皮的小孩子結夥當面喊他“太監”。

多數時候,他都埋頭走,不理睬。生活也絲毫不受影響,依舊挺直腰桿過自在日子。

有次“我”二伯因買不起兩塊錢的耶穌畫像,喝農藥自殺被上校救活後,上校對他說:“世上命最值錢,我被人罵成太監都照樣活,你死什麼死,輪不上。”

是啊,人生多舛,世事艱難,有誰又能讓所有人都喜歡呢。

其實上校不理睬這些言語中傷,還有一個原因,是他認為太監這個綽號可以掩蓋自己肚皮上的隱私,他寧願被人當成太監,甚至被人誣陷成強姦犯,也不解釋不辯白,為的是不讓自己最深處的恥辱有一絲絲暴露。

這其中有上校見過世面的豁達,也有身不由己的無奈。

但換個角度想,正因為他根本不在意“太監”這個標籤,所以這些緋言緋語傷不了他一絲一毫。

被人當成太監又如何?他依舊逍遙過活,而且因為人很能幹,誰家裡出什麼事都去找他拿主意,大家還都得討好他。

我們在生活中難免也會遭受語言暴力,而語言的攻擊力並不比身體攻擊小。

神經科學家麗莎•巴瑞特說:暴力語言對一個人的傷害很大,哪怕在沒有任何肢體接觸的情況下,也會讓人覺得噁心,它會傷害大腦中的神經元,甚至損害健康,會改變你對這個世界的看法。

《互聯網一代》一書中,發現人們遭受到語言暴力一般會經歷3個反應階段:憤怒、無奈、自省。

一開始很憤怒,大多數人會罵回去,但是發現罵戰只會導致攻擊愈演愈烈時,就開始逐漸自省,會問自己,為什麼要把寶貴的時間花在這樣毫無意義的事情上?聰明的人,便不再糾結。

但是書中提供了更高效的辦法,就是無視他們。因為如果你在意這些標籤,著急辯白,有可能越描越黑,而且正中了施暴者的圈套,你會被他們牽著鼻子走。無視,就是對施暴者最大的蔑視。

我小時候因為性格安靜,被一個叔叔當面說“你像啞巴”,我姐聽了非常生氣,馬上和他理論,可是我一點也不生氣,甚至有點可笑,我對他笑了笑,然後無視。因為我知道我不是啞巴,何必跟他解釋?他把我當成啞巴,又關我何事?

《冷暴力》一書中說:在面對精神攻擊時,建議受害者儘量表現出不在意,保持微笑並幽默回應,不要冷言冷語或語言嘲諷,你必須要把持住,不加入施暴者的遊戲。要學會保持冷靜,韜光養晦,等待時機。


所以,面對中傷,首先要盡力保持自己獨立判斷和思考的能力,確保心理健康不扭曲。因為一個人心理健全,才能保護自己,才不至於處於劣勢。

也不要著急爭辯,免得落人口實,無視就是一種有力反擊,與其生氣不如努力提升自己,待到時機成熟,用實力讓他們閉嘴。


《人生海海》:穿越海海人生的至暗時刻,抵達生命的天廣地清處


04 、人生海海,承受真相,才是精神強度的檢驗基石

人生實苦,《人生海海》中每個人的命運都在時代浪潮下起起伏伏,可是,他們無時無刻不在拼盡全力地生活:

上校瘋後,只有孩子的智力,但是他仍認真生活,八十多歲了養的蠶是村裡最好的;小瞎子雖是殘廢,可竟然自學了電腦,期待通過網絡遇到愛情;“我”一生漂泊在西班牙,遭遇喪妻喪子之痛,在車禍中死裡逃生,後因貴人相助,做起出售洋垃圾的生意,得以衣錦還鄉。

麥家說,生活是部壓榨機,把人榨成了渣子。

是啊,成年人的生活談何容易,生活的壓力、工作的壓力,是隨時壓在身上的重擔,好似一刻不得消失。

很多人曾經或者正在經歷人生的至暗時刻,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傷痕累累,不見希望,沒有動力。尤其現在遭遇新冠疫情,很多企業面臨倒閉,很多人擔心失業。

可人總還是要好好地活下去啊,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這是“人生海海”的意義,也是生活的真諦。

像小說中的人物一樣,被打擊後,依舊用力生活,依舊對生活充滿嚮往,依舊一身孤勇地闖蕩。熱愛生活的人總會得益於生活。這是小說帶給我們的現實意義與精神力量。

羅曼羅蘭說: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可是面對真相,我們不能僅僅是簡單消極接受當下的現實,而是學會區分能改變的和不能改變的。

對於可改變的,基於現實的可能性,積極改善和改造。

而對於不可改變的,要學會接受,學會放下,放下是一種饒人的善良,也是放過自己的智慧。

負重前行的路上,只要爬起來的次數比跌倒的次數多一次就是勝利,就是自己的英雄主義,就值得敬佩!

《人生海海》:穿越海海人生的至暗時刻,抵達生命的天廣地清處

結語

“人生海海”取自閩南方言,意為:人生像大海一樣變幻不定、起落浮沉,但總還是要好好地活下去。

品讀《人生海海》,就是見證上校曲折離奇卻又恢弘的一生。

從這部悲涼的英雄史詩中,我們真切體味到生活的殘酷、人性的衝突、時代大潮的裹挾、時間帶來的仁慈、以及悲劇沉澱後的反思:

與人相處,請建立清晰的心理邊界。若不逾矩,便能少一分傷害,多一分善待。

掌握好面子的尺度,其實活著比什麼都重要。

被質疑、被非議時,無需辯解,用實力讓他們閉嘴。

面對人生的至暗時刻,希望《人生海海》的勇氣能帶你穿過那條黑暗絕望的隧道,抵達天廣地清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